拨动孩子心灵的情弦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09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上,教学新歌《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首先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妈妈”这两个字,开门见山地跟同学说:“世界上最芳香、最伟大、最温暖、最美好、最强大、最光明的称呼便是妈妈,而我们对妈妈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就先来说说自己的妈妈,请大家回答两个很简单的问题。一是准确说出妈妈的生日,二是介绍妈妈的工作。知道的请举手。”问题下去,举手的学生只有十来个。大家面面相觑,有的甚至羞涩地低下头。几个学生本来很自信地举手,说出了妈妈的生日,却说不上具体年份和妈妈的工作单位。
  我借机问学生:“我想你们一定能很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生日吧!”
  “嗯!”学生们纷纷点頭。
  “你们认为这现象说明了什么?”
  一个学生说:“这说明我们只知道关心自己,而不知道关注别人。”
  “是的,这个人是我们身边最亲的人,她生我们养我们,日夜为我们操劳。她们付出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我们来共同听听这首歌《天下的妈妈是一样的》。”
  也许是前面的情感铺垫发挥作用,当歌曲播放到一半的时候,班长李静的眼睛红红的,有的同学看到了,也被感染了,和她一样动隋地流泪。听了两遍之后,我说:“我们轻轻地跟着唱吧,大家会唱了,回去唱给妈妈听。”孩子们很有感情地低声吟唱起来。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音乐教学过程本身就蕴含着对学生各种爱的陶冶,在课堂教学中更要让“爱”的教育充分得以体现。教育学生学会爱,从爱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使其人格更加完善,精神更为崇高,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爱的教育呢?
  要进行爱的教育,自己首先要学会“爱”。音乐教师要热爱自己的音乐事业,热爱学生。自己有爱,才能授人以爱。
  我们在教学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善于引领学生发现和寻找歌曲、乐曲背后的所要表达的情感。
  有一次去听一堂四年级的课《小鸟,请到这里来》,一位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怎么我们见不到鸟,也很少听到鸟儿的鸣叫呢?”于是老师问:“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很想知道,鸟儿都到哪里去啦?”学生们立即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咳,不就是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嘛!估计再过几年,你连麻雀都要到博物馆里看标本了。”
  “你也不看看,经常有些缺德的人为了个人利益,偷偷张网捕鸟呢!”
  “对呀,更可恶的是还有人专门高价买野味来吃,要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了” 看着学生们义愤填膺的样子,老师因势利导:“的确,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而一些人却利用它的慷慨为所欲为,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我们设想,当美丽的地球变得荒芜,人类面临生存危机,再也没有鸟的歌声时,该有多么可怕?”
  “大自然给予我们爱,我们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小鸟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接下来,请你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美好境界。” 启发学生感知“爱”。在学习《甜甜的秘密》之前,我提醒学生认真观察老师们一天的劳动。观察后,他们体会到老师的辛劳,而老师无私的劳动,也换来了学生的尊重与爱戴——课上能刻苦学习,课下有热情的问候,当老师生病时,讲台上会有把椅子,讲桌上会多一杯热水,真诚的情感使师生关系更和谐了。
  在《爱的礼赞》单元中,我增加了欣赏歌曲《感恩的心》,并让学生一起随歌曲轻哼并模仿歌曲中的手语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了爱的呼唤。在随后的小结活动中,学生都明确表示:“要用我们的爱和双手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激发学生表达“爱”。音乐课堂上,我们模拟“向幸福出发”节目,设立了一个小小的爱的“点歌台”,让学生学习“爱”的歌曲,发出爱的声音,给亲人、朋友、老师、对手甚至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张纲小学)
其他文献
什么是“饥饿式”的语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设置足够的悬念,让学生从心理上充满着无限的学习渴望,保持学习的热情,呈现想学习、要学习、爱学习的精神状态。只有如此,学生面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时才会走心。  笔者观摩过的一节四年级习作课《练写生动的人物对话》。下面我们重温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大板块:  以上教学板块非常清晰,层次明显,是一节精品课。但本节课有没有值得商榷之处呢?有!那就是缺
期刊
一些教师在借班上课的过程中会有局面失控、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发生,因为缺少课前对新授内容的预案。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实施前后应有“三备”,即“备课前”“备课中”“备课后”。  备“课前”,教师应利用有限的时间与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体育教师联系,熟悉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总数、男女生之间比例、学生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及特异体质学生的基本状况。教师若能记住体育委员和几个学生的名字,就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线上教学”成为渡过疫情难关的“权宜之计”,课堂互动、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组织的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然而,“线上教学”以其更强的共享性、自主性和信息查询的便捷性,形成了独有的、可与传统的“线下教学”互补的特色。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弥补不足,成为我们“线上教学”课堂探索的一大方向。  一、 教学设想  《鼠疫》讲述了鼠疫
期刊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读书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当我一看到《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里面的主人公金玲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我喜欢她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她长得非常可爱,就像书中说的:因为胖,脸、鼻子、嘴巴都是圆嘟嘟的,一看就叫人喜歡。  我喜欢金玲的另一个原因是她善良宽容大度,又有一颗悲天悯人的高贵心灵。她的老师生病了,只有她一个人带着一枝花去探
期刊
STEM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STEM教育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STEM教育模式中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学生的实验操作、自我探究,而不是教师讲解或示范;在实验方面,STEM模式往往将要探究的问题与生活相结合,学生的感受更加真实生动;STEM模式下,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多
期刊
科学合理地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分组的人数,一般4到6人为宜;分组要有层次性,教师要确保在每个组中都会有不同成绩层的学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各司其职,加强彼此合作,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多边形内角和》时,教师首先进行分组,规定4人一组,在每个组中设置4个职务,分别为发言员、补充发言员、小组长、记录员。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安排不同的职务。其次,确立学
期刊
一篇好文章应当结构严密,有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同样的道理,一节精彩的课也应该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  一、课题入手突出主线  以课文题目为落点设计教学主线,不但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传递拟题目的技巧,还有利于学生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比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证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生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只有确定了教学目标、要达到的德育目的,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展开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只要充分发掘语文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品德。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標,有目的地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完成设定的任务目标,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型阅读是中考中最重要的题型之一,也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题型。任务型阅读由短文和图表组成,通常在表格中设置十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短文所提供的信息,用恰当的词语完成表格,每空一词。本题型综合性强,考查的角度多样。它以任务为学习动机,以任务求
期刊
班主任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的急剧变化,学生们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出现了逃学与厌学、人际交往困难、过度依赖、儿童多动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班主任要区分出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要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一概而论,要加以区分,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一、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团队建设。班主任是班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