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五保户老人床前的大孝子——吴二康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ream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间真情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个报道反映了山西偏关陈家营乡薛家嘴村村民吴二康无偿奉献伺候五保户老人吴三女住院治疗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2015年12月28日,偏关县人民医院住进一位脑血栓导致左半身不能动的老人。老人病情来的突然,生活不能自理,而令众人感到惊奇的是,身边陪侍住院治疗的是与老人非亲非故的同村村民吴二康。原来这位老人是陈家营乡薛家咀村五保户老人吴三女,现年72岁,一生无儿无女。吴二康现年52岁,老人住院的几天时间,都是他悉心照顾老人吃喝拉撒。在送老人来医院的时候,吴二康背着老人走了1公里路才放在车上,在医院住院期间伺候老人输液治疗跑前跑后没有一点空闲,晚上没有地方睡觉,就躺在地上睡。住院第三天晚上老人想上卫生间又不好意思说,屎尿糊了一身一床,吴二康身上也弄脏了,吴二康不嫌脏臭为老人清洗了全身,清理了床铺,里里外外将老人的衣服换洗干净。同病房的病人及家属看到非常感动,都说亲身儿子也未必能做到,但没有血缘关系的吴二康做到了,这真是用金钱都换不来的。吴二康出去有事的时候,同病房的好心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一把。
  据了解,吴二康与吴三女虽然同村,但两家相距1公里,平时老人有困难有事也是给吴二康打电话,吴二康总是第一时间赶到。这次吴三女突然得了重病不能动,老人也是第一个给他打电话,因为老人信得过吴二康,希望吴二康陪他看病。吴二康说:“他是村里的五保户,生活来源靠政府补贴2800元、养老保险1000元,我带老人看病是看他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并不是为他的钱,当初带老人看病是有顾虑的,怕社会上人们不理解说闲话,但看到他的处境,我如果不带他进城看病,他的命就没了。”吴二康认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的行动挽救了一位五保户老人的生命,也得到妻子的大力支持,陈家营乡政府也知道吴二康陪老人住院治疗的事。
  吴二康也有一个大家庭,他大部分时间在外打工,赚钱养活一家,他的妻子李志平是薛家嘴村村主任兼妇女主任,工作积极上进,为村民办实事,是村里的好干部。
  五保户老人说:“要是没有二康就没有我的今天,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二康虽然不是我的亲儿子但胜过亲儿子,从今以后我要把二康当亲儿子。我也感谢政府对五保户老人的关怀和照顾。”
  吴二康的善行体现了社会的正能量。他只是普通的农民,却能在关键时刻为一位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撑起一片天,这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值得每一位公民学习。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扶贫济困、友善待人的传统美德深深地植根于广大人民中间。
其他文献
华灯初上,忙碌的人们纷纷回家,享受最温馨的亲子时光.可是,在我家里,热气腾腾的饭菜全摆上餐桌了,爸爸还没有回家.爸爸又一次缺席了,他要加班,所以不回家吃晚饭.rn我的爸爸在
期刊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现在,创新已经是教学改革
期刊
体育课上,老师在分组活动前不厌其烦地重复讲述动作要领及安全注意事项.我充耳不闻,因为,我被手中的小说的精彩情节吸引住了.rn我沉浸在书中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中,完全不知道
期刊
以“封面传媒”和“楚天都市报”为代表的媒介融合案例在媒介经营与管理上有值得深入挖掘和讨论的价值,基于此,从媒介经营与管理的角度,笔者将两家媒体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够
晚自习课,因为和同桌聊得十分投入,我忘记了时间,没有写完作业.无奈,我只好把作业本藏在衣服里,带回了宿舍,打算熄灯后再补.rn熄灯后,我躺在床上假装睡着了,焦急地等待宿管老
期刊
拉里·埃里森是全球第二大软件制造商“甲骨文”创始人、CEO(CEO一职去年卸任)。他的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2015年,他在《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名列第二,总资产500亿美元。  对于所有的IT精英而言,埃里森绝对是个另类。他爱留着长长的大胡子,喜欢穿价值一万美金的亚曼尼西装。他的私生活极其泛滥,他总是先为自己树立一个假想敌,然后把他打倒,而这一次他的敌人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朦胧的月光温柔地洒在院子里,给小院披上了一层纱衣.rn“这是你明天要穿的衣服.”妈妈把衣服放到我的床边.“哪里需要穿这么多衣服?明天又不冷.”我嘟囔道.“你自己看看明天
期刊
1963年,我在北大读三年级。有一天,系领导交给我一项任务,让我帮助一个名叫姜锡柱的朝鲜留学生学英语。此后我就与姜锡柱同住一屋。白天我们分开吃饭、上课,晚上我辅导他一小时英语。因为性情相投,我们成了好朋友,学校组织什么活动,我都拉着他一起参加。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我毕业。  那个年代纪律严格,他回国后,我们就不再联系了。但我们都曾表示,毕业后要为加深中朝传统友谊而努力工作。若干年后,姜锡柱担任了朝鲜
98岁高龄的陈炳靖,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美国第14航空队12个中国“飞虎”中的一个,也是现在唯一在世的中国“飞虎”队员。他击落过日军战机,先后在越南河内,中国上海、南京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