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包括对绿色供应链成本的构成要素、优化与控制方法、评价指标的研究。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成本构成 成本控制方法 评价指标
一、引言
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运作流和知识流,涉及到“闭环供应链”的思想,其中涉及到的成本类型众多,研究绿色供应管理的成本控制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二、绿色供应链的内涵
绿色供应链是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因素。BenitaM.Beamon(1999)在供应链模型中注重考虑环境因素,提出了更广泛的供应链设计模式,注重再生资源的利用,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经营指标,包括资源再生率、核心回报率、废物比、生态效率等等。但斌等(2000)提出了一种绿色供应链的体系结构,它包括绿色供应链技术基础、实施对象、研究内容和目标。崔涛(2008)指出传统供应链是“从摇篮到坟墓”,而绿色供应链是“从摇篮到再现”的循环中。
三、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体系
1、绿色供应链成本的构成要素
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的过程中会产生绿色成本,如何控制绿色成本。首先要充分了解绿色供应链过程产生的成本要素。
孙保华等(2004)供应链总成本就是指在供应链运行过程中由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产品质量和日常管理所引起的成本,以及供应链维持和变化合作及经营关系所引起的成本、供应链整合过程中所引起的成本和由交货期所引起的顾客等待成本。孙兴华等(2008)指出绿色成本是环境保护活动的资本性或费用性支出核算。包括尾端设备投资或其他支出,也包括环境保护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是企业总费用的组成部分。姚茜(2011)认为,绿色供应链成本包括直接成本、供应链上合作者为完成供应链业务流程所发生的作业成本、与上下游合作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和绿色成本。
2、绿色供应链成本的控制及其评价指标
绿色供应链成本的控制,一方面降低整个企业供应链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环境保护的目的,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绿色供应链成本的评价指标的制定有利于其成本的控制。
王建明(2004)运用事前规划法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对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到产品销售及回收的过程中涉及有关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考虑环境整体效益最大化,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章宏升(2011)绿色成本控制就是从减小环境污染,节约能源消耗出发,在生产经营中进行相关成本设计控制、管理控制、技术控制的过程。企业的绿色成本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过程,主要依据产品生命周期。三个阶段之间通过信息反馈相互衔接,共同完成企业绿色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姚茜(2011)提出精益生产方式下的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将环境意识和精益思想融入整个供应链管理,达到经济效益最优,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四、绿色供应链成本控制方法
对绿色供应链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是借鉴传统的供应链控制方法,主要有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赵建荣(2009)制定制造业供应链绿色物流的控制方法。将绿色供应链成本控制划分:重新设计供应链绿色物流流程阶段,采用目标成本法;绿色供应链的上、中、下游的物流成本控制,采用全生命周期法;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绿色物流成本控制,采用作业成本法。张伟(2010)分析目标成本管理具有的特点以及其在供应链成本控制中的适用性基础上,说明了目标成本管理在供应链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和实施步骤。陈爽等(2008)针对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成本难以甄别和难以统筹管理两大问题,从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和作业成本法的共同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管理和作业成本法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延兵(2009)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陈燕(2012)将物流成本按其功能、运作范围和支付形态分类。构建了基于“时间一经济增加值一作业成本法”的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集成模型。
五、总结
由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新兴概念,在对绿色供应链的成本控制的研究成果还很欠缺。很多只是局限在对供应链上、中、下游各个节点企业及采购、供应、销售方面的成本控制,对回收物流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等绿色成本的研究还有待挖掘。关于绿色供应链成本控制优化方法中,多数都只是停留在框架设计和理论模型层面,关于绿色供应链成本优化和控制的研究鲜少。虽然关于供应链成本控制方法的实证研究也有很多,但是更多的是根据个别行业或企业的特点从理论框架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或控制的大体方向,做出具体实施步骤或进行定量分析的较少。另外,对于绿色供应链成本的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较少,没有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32-1234.
[2]崔涛.制造型企业绿色供应链实施探讨[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8,25(2):32-35.
[3]孙保华,孙元,石芳堂.供应链成本分析及控制研究[J].内蒙科技与经济,2009(2):69-70.
[4]孙兴华,孙莹.中国企业绿色会计披露指南初探[J].会计视窗,2008(6):62-64.
[5]姚茜.浅谈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7):151-152.
[6]王建明,李书华.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实施[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3):129-131.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成本构成 成本控制方法 评价指标
一、引言
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运作流和知识流,涉及到“闭环供应链”的思想,其中涉及到的成本类型众多,研究绿色供应管理的成本控制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二、绿色供应链的内涵
绿色供应链是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因素。BenitaM.Beamon(1999)在供应链模型中注重考虑环境因素,提出了更广泛的供应链设计模式,注重再生资源的利用,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经营指标,包括资源再生率、核心回报率、废物比、生态效率等等。但斌等(2000)提出了一种绿色供应链的体系结构,它包括绿色供应链技术基础、实施对象、研究内容和目标。崔涛(2008)指出传统供应链是“从摇篮到坟墓”,而绿色供应链是“从摇篮到再现”的循环中。
三、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体系
1、绿色供应链成本的构成要素
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的过程中会产生绿色成本,如何控制绿色成本。首先要充分了解绿色供应链过程产生的成本要素。
孙保华等(2004)供应链总成本就是指在供应链运行过程中由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产品质量和日常管理所引起的成本,以及供应链维持和变化合作及经营关系所引起的成本、供应链整合过程中所引起的成本和由交货期所引起的顾客等待成本。孙兴华等(2008)指出绿色成本是环境保护活动的资本性或费用性支出核算。包括尾端设备投资或其他支出,也包括环境保护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是企业总费用的组成部分。姚茜(2011)认为,绿色供应链成本包括直接成本、供应链上合作者为完成供应链业务流程所发生的作业成本、与上下游合作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和绿色成本。
2、绿色供应链成本的控制及其评价指标
绿色供应链成本的控制,一方面降低整个企业供应链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环境保护的目的,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绿色供应链成本的评价指标的制定有利于其成本的控制。
王建明(2004)运用事前规划法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对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到产品销售及回收的过程中涉及有关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考虑环境整体效益最大化,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章宏升(2011)绿色成本控制就是从减小环境污染,节约能源消耗出发,在生产经营中进行相关成本设计控制、管理控制、技术控制的过程。企业的绿色成本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过程,主要依据产品生命周期。三个阶段之间通过信息反馈相互衔接,共同完成企业绿色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姚茜(2011)提出精益生产方式下的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将环境意识和精益思想融入整个供应链管理,达到经济效益最优,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四、绿色供应链成本控制方法
对绿色供应链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是借鉴传统的供应链控制方法,主要有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赵建荣(2009)制定制造业供应链绿色物流的控制方法。将绿色供应链成本控制划分:重新设计供应链绿色物流流程阶段,采用目标成本法;绿色供应链的上、中、下游的物流成本控制,采用全生命周期法;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绿色物流成本控制,采用作业成本法。张伟(2010)分析目标成本管理具有的特点以及其在供应链成本控制中的适用性基础上,说明了目标成本管理在供应链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和实施步骤。陈爽等(2008)针对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成本难以甄别和难以统筹管理两大问题,从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和作业成本法的共同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管理和作业成本法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延兵(2009)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陈燕(2012)将物流成本按其功能、运作范围和支付形态分类。构建了基于“时间一经济增加值一作业成本法”的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集成模型。
五、总结
由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新兴概念,在对绿色供应链的成本控制的研究成果还很欠缺。很多只是局限在对供应链上、中、下游各个节点企业及采购、供应、销售方面的成本控制,对回收物流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等绿色成本的研究还有待挖掘。关于绿色供应链成本控制优化方法中,多数都只是停留在框架设计和理论模型层面,关于绿色供应链成本优化和控制的研究鲜少。虽然关于供应链成本控制方法的实证研究也有很多,但是更多的是根据个别行业或企业的特点从理论框架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或控制的大体方向,做出具体实施步骤或进行定量分析的较少。另外,对于绿色供应链成本的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较少,没有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32-1234.
[2]崔涛.制造型企业绿色供应链实施探讨[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8,25(2):32-35.
[3]孙保华,孙元,石芳堂.供应链成本分析及控制研究[J].内蒙科技与经济,2009(2):69-70.
[4]孙兴华,孙莹.中国企业绿色会计披露指南初探[J].会计视窗,2008(6):62-64.
[5]姚茜.浅谈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7):151-152.
[6]王建明,李书华.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实施[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3):129-131.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