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寻找曾经的苗王

来源 :旅游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个苗民族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一位真正的“王者”。所谓“苗王”,既可以是一个氏族、部落的领袖、首领,也可以是一个山寨、村落的寨主、长老、土司,甚至还可以是义军首领、土匪头目;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
  由于苗族历来不建庙、不立碑、不修坟,因此除了许多苗寨口传的一些有关“苗王”的传说或古歌以外,可考证追溯的历史人文遗迹多已灰飞烟灭。
  这便成了我们追寻苗王足迹的缘起——他们确实在苗民族历史中存在过,在苗人心中的“王者”地位也是任何外族统治者所代替不了的。在被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之前,我们期望能够亲自发现他们曾经的威仪。
  
  榕江苗族天下独一庙——苗王庙
  
  追寻“苗王”影踪,一定要去黔东南,尤其是历史文化在世界苗族中最古老的榕江。按计划,滚仲苗寨是我们榕江之行的首站。被告知去滚仲只能步行而往时,我们有些发怵。所幸滚仲离榕江县城只有20多公里,且前10多公里至平江乡段已通车。
  但突如其来的冷空气打乱了我们的行程。气温骤降近20度,下起了雨夹雪。滚仲之行只能暂缓,改为榕江苗王庙。
  说是不建庙,榕江县城西卧龙冈上却有座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苗族天下独一庙”。拦了一辆三轮车前往,约十多分钟后,车夫把我们拉到了一座中学的大门口,指着半山腰处说,那里就是了。
  沿榕林夹道的石阶踽踽而上。千年往事如呼啸不止的山雨野风扑面而来。来到苗王庙残破的院墙外,转了几大圈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一位身穿雨衣头戴斗笠的老人跟了上来:见我们没有打伞,扛着三脚架,警惕的老人误以为是上山偷猎的。得知是误会,老人告诉我们,苗王庙即将重修,大门被封死,要想进庙院只能原路返回,穿过中学进入。
  


  几经迂回,终于进了庙。破损变形的门庭,东倒西歪的院墙,杂乱泥泞的院落内,树木零落,杂草丛生,一地的断条石砖瓦砾。三间沧桑斑驳的庙堂,如果不是门楣上那两块写有“苗王庙”、“苗王宫”的牌匾,几乎与一般农家小屋没有什么差别。倒是庙门前那条石阶,泛出的光泽中,依然可见曾经的肃穆以及祭拜者虔诚的脚印。
  中间的明堂,既没有传说中缭绕的香火烛光,更没有不绝的朝拜者。空荡荡的厅堂内除了那尊威严的苗王塑像外,还有两位侍卫般的塑像,一左一右,一扛火铳,一吹牛角,守护在苗王身边。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不远的神台上竟然还供奉着送子观音,两间侧堂里更是贴满了各路菩萨的画像,甚至还有财神爷。
  庙内的苗王身份一直是高悬千年的历史之谜。有的说是苗族祖先蚩尤,也有的说是“故洪故流”的那个啊德,更有甚者说是被诸葛亮三擒三放的孟获。众说皆无确凿证据,但有一点非常明确,榕江苗王庙,就如同山西洪桐的大槐树被华夏子孙视为祖根一般,是整个苗民族对故土祖先的精神寄托。
  
  翻山越林进滚仲
  
  第二天一早,天空依然阴雾沉沉,雨却是止了。从榕江路过平江乡的班车很多,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了离滚仲最近的一个苗寨下了车。下了公路,远端是云雾缭绕、层峦起伏的大山,近处是一条水流湍急的溪流,根本无路可行。无奈只能往后侧的苗寨而去。找了寨口一位头裹黑布身穿蓝色苗裙的苗族老大娘打听,老人不会讲普通话,连说带比画半天,我们还是没明白。老人对着自家屋门大喊了几声,吊脚楼里探出了一个正梳着头的姑娘。听说我们要去滚仲,连连摇头,说前几天一直大雨,原本通往寨子的那条小路已被洪水淹没,得去溪流转角处找另一条上山的小路,一直往前,翻过两座山才能到。
  可姑娘忘记告诉我们,那个山坡上竟然有两条羊肠小路。一条小路比较平整,路面上的枯叶十分干净,另一条十分泥泞,有明显被踩踏过的脚印。按照经验,有脚印就意味着有人走过。于是,我们选择了那条。好不容易登上了坡顶,一直在脚下延伸着的小路竟莫名地消失了。两条大黄狗从坡侧的竹林里穿了出来,对着我们狂吠。有狗附近必定有人家!我们接连叫喊了几声,回复的声音却从坡下传来。梯田里几个人正在埋头插秧,一个男子正朝我们看。一番喊叫问路才知道,我们又走错了。
  10多分钟后,终于踏上了另一条曲折、逶迤的泥石小路。行走在这条荒无人烟的小路上,黑暗、空寂、崎岖乃至野兽的攻击都不是最可怕的,最恐惧是那种别样的几乎令人窒息的死寂之静。
  整整行走了两个小时。走出丛林,转上一条相对宽的山路时,天地仿佛豁然开朗。原本阴霾沉沉的天空一下子通亮了许多。又两个小时后,我们进入了滚仲。
  
  侃门子大爷口中的苗王
  
  一进寨子就遇到了一大群从山坡上奔跑下来的学生。拦住一个问村委会在哪儿?小孩扭过头用手一指坡顶上的一片老房子说,就在小学边上。
  在学校边的一位李老汉家里,我们见到了滚仲的书记兼村长杨昌凡。杨书记个子有些矮,但看上去十分精神。见我们上了土坡,便快步迎了下来。与他一起走过来的是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的李老汉。
  孩子们一涌而上,好奇地围着我们转。杨书记说,山里孩子一年也见不到几个外地人,看到陌生人都觉得好奇。说完,他驱散了孩子,把我们请进李老汉家。
  李老汉端出一只火炉,让我们烤着火等开饭。刚坐下,他又端上了米酒,每人一碗,说是他们这里的习俗,叫进门酒。暖暖的炭火,甜甜的米酒,让半天来的辛劳疲惫烟消云散。因为惦记着苗王,一碗酒下肚,我便说起了我们本次滚仲之行的目的与计划。两人竟哈哈大笑起来。“不急,我们边吃边聊。”李老汉妻子正好把烧好的腊肉及酸菜端了上来。李老汉连连邀我们入座。
  酒过三巡,李老汉开口了:“哈哈,来我这里找苗王,你们是摸对了门,找对了人。杨书记既是这里的书记,也是苗王,还是芦笙王呢。而我就是这里的侃门子。”
  所谓“侃门子”就是口传村里所发生的一切重大历史事件之人。苗族每个村寨所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是代代口传相授的。李老汉是侃门子世家。要想了解有关滚仲苗王之事,他还真是最有权威的发言人。
  李老汉全名李洪福。已是70岁的老人了,说起苗王,老汉还是两眼放光。据老人回忆,滚仲最早的苗王姓杨,名老卯。虽高大威猛,力大无穷,但直到三十岁前一直都不会说话。一天下午,杨老卯与往常一样在滚仲坡放牛,见一个伙计溪里捕到一条大鱼,形状十分奇特,于是跑过来,突然就开口说,这条我要了,你帮我送回家,不要让人杀,我回家后自己会处理的。
  老卯开口说话了!伙计又高兴又害怕,送鱼到他家里时告诉了他父母。二老乐坏了。吃过晚饭,父母睡下,老卯一个人在院子杀起鱼来。一刀下去,从鱼肚里掉出两把金光闪闪的小刀,随手一扬,电石火光间,一院子八十几只鸡的鸡头全部落地!怕被父母责怪,他便把一地鸡头胡乱按回到鸡身上。第二天母亲起来见鸡全死了,且公鸡头被按在母鸡身上,母鸡头又被插在公鸡身上,喊来老卯问。老卯实话实说,母亲不信,让他演示。虽与母亲相距有丈远,但老卯刀一出,母亲的头竟然也被砍掉了。老卯欲哭无泪,后悔不已。杀母之事很快传到了几个舅舅耳里。舅舅们上门讨说法,结果又是一番示范后,几个舅舅的脑袋也掉了……
  宝刀之事很快传到了朝廷的耳朵里。原本就想把苗民赶尽杀绝的朝廷便派出了大队人马攻打滚仲。苗民纷纷推举老卯为苗王。滚仲历史上的第一位苗王诞生了。由于滚仲地势险要,加上老卯指挥有方,朝廷军队“围三年,困三年”仍无法攻进滚仲。无奈,当时的皇帝只能采取美人计,表面上封杨老卯为苗王,把一个公主嫁给他做王妃,背地里却让公主趁其不备下毒蛊,偷去他那两把神刀。最后杨老卯被擒,被俘的一万多名苗民在解押去京城途中(今榕江平永镇凤鸣堡附近)被全部杀害。至解放前,那块万人碑一直竖立在那里。
  杯中酒喝得一点不剩时,李老汉的故事也讲完了。告别老人,走出屋子,原本阴沉的天空突然放晴,远处的狮子峰如同滚仲苗民的天然屏障,绵延挺拔。
  
  踩踏着苗王脚印走进历史
  
  杨书记没有李老汉会讲故事。但苗王就是苗王,他答应带我们去狮子山方向探访苗王屋基的遗址。这比听故事更让我们振奋。
  由于路途险峻,他打电话叫村文书小文陪同。小文家住新寨下面的侗寨里,上来需要一段时间。杨书记先带我们去看离李老汉家不远的一处石城墙残垣。
  据杨书记说,滚仲村苗民的祖先最早在江西,因明朝政府采取“见苗不留、见客不留”的杀戮政策,1368年被朱元璋兵马追杀至黔东南,后分流至滚仲。追杀他们的明将叫石满重(音译),直到明亡,清军入关,他们也没有停止对苗民的镇压与杀戮。清朝中期,石满重的部队一部分被清军剿灭,剩余人马便定居在了滚仲村。现在滚仲的侗寨就是当时石满重军队的后裔,文书小文就是那支军队的后代。让人讶异和感动的是,几百年来,滚仲的苗民们并没有以怨抱怨,而是以一颗宽厚仁慈的心,包容着这些“仇人”的子孙。
  那片隐约在杂草中的旧城垣,杨书记说,就是乾隆二年(1737年)清统治者为屯兵镇压苗民所建城墙的遗址,同时,也是当年苗王的义军们扎营之地。据光绪《古州厅志》记载,当时滚仲城墙“周围四百零五丈,计二里二分零,开三门,炮台三个,子营土城一座,周围八十丈,开二门……”。如今年久失修,仅存南门和炮台一处以及取垛城墙三段,总长200多米。李老汉家后的厨房就是当时清政府的总兵衙门所在地。
  半路上和小文会合了。据他说,苗王屋基上有棵大枫树。每天从家里出来去村委会,不管刮风下雨,只要一看到,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它曾是整个苗王家族的象征,在这棵树下,苗王处死了无数的清兵,惩罚过众多违纪的手下。它不仅是滚仲苗王兴衰荣辱的见证,也是滚仲苗寨由弱变强、由衰变兴的见证。苗王被杀后,为了斩草除根,官兵焚烧了苗王的楼屋,杀光了与苗王关联的人家,唯独逃过一劫的就是这棵树了。
  曾经的苗王屋基不知不觉到了。可除了一片荒草及残留的砖瓦外,似乎再找不到一点与苗王有关的痕迹。看我发呆,杨书记拉了我一把说,他们曾经拔去杂草,挖土查勘,屋基痕迹依稀可见。就在这里,杨老卯亮出了他作为一代苗王的神刀,点燃了一直压抑在苗民心中那团求生活命之火。
  顺着屋基上行,绕过大枫树,再翻过两个土坡,指着前面那片嫩黄的油菜田,杨书记告诉我们,这就是当年苗王操练苗兵的练兵场。与练兵场相连的是一个土堆砌的平台,是练兵阅兵的指挥台。望着那大片大片的绽放在阳光下的油菜花,我心头泛起一丝伤感:历史无法重复,可也不该被现实所覆盖啊。所幸的是油菜花覆盖的只是昨日苗王的一些印迹,而不是历史的原貌与记忆。
  继续攀登,约20分钟后,我们到了滚仲的最高处——狮子山头。两个坡头高出整个滚仲约700米,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正是当初苗王选择狮子山头作为他的大本营及军事指挥中心的目的所在。据杨书记说,当时的苗王已控制了方圆好几百里的地区,狮子山附近都有他的烽火台,哨兵日夜放哨巡逻,一但发现敌情就会点燃狼烟、放烽火。为预防官兵突然袭击,苗王还在主要的山坡上“层垒土墙”,或“垒石为关,留小窦,仅容一人匍匐出入,又用木为栅,多凿小孔,以架火铳,守御严密”(见《黎平府志》)。
  而此刻站在峰顶鸟瞰,远处群山云蒸雾罩,依然如同当年狼烟烽火弥漫。只是山下滚仲的五个寨子,倒恰似五朵盛开的油菜花,娇艳中透着勃勃的生机。
其他文献
滇藏路上连爆三次胎    我和象哥两个人开了一辆红旗牌进藏。从梅里雪山出发往盐井,一路上居然爆了三次胎。爆到已经没有备胎可换,补也补不了,只好拦车求助。  一辆面包车上的男子答应带象哥去找修理铺。可找了一大圈才知道,盐井没有补真空胎的工具,也没有我们这个型号的轮胎。只能把内胎卸下来换了条新的先凑合开。  男子是藏族人,藏名叫次多杰,汉语名字叫张志强,给一个走茶马古道的外国旅游团做司机。知道我们的困
期刊
青海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境内的唐古拉山脉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水,主峰各拉丹冬冰山群有3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冰峰,延伸出两条大型山谷冰川姜古迪如冰川。冰川尾部的冰舌在融溶作用中形成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等,构成了最初面积约为八百平方公里的壮丽冰塔林岗加曲巴。岗加曲巴常年融化的雪水汇集而成尕尔曲河,从长江的源头汩汩而出成为沱沱河,再悄悄壮大最终成为母亲河长江……  这长江的由来我只是知
期刊
指挥者发出放飞的口令,孔明灯腾空而起,挟带着阵阵震耳的鞭炮声、大人孩子的欢笑声,直奔茫茫苍穹。盏盏孔明灯,远远近近,闪闪烁烁,布满了整个夜空,与星月交相辉映。人们抬头仰望,已分不清哪是星星哪是灯……      “最孔明”的灯    一张鲜红的蜡光纸在任道洪老人的面前展开。对老人而言,这张普通的蜡光纸无疑是世间最吉祥的纸。隆冬时节,老人的双手会因制作一盏盏孔明灯而冻僵,但因了这一张张充满祈愿与祝福的
期刊
与其他苗寨的芦笙会不同,金民村的芦笙会不光是年轻人的盛会,也是全寨老小的狂欢节。当年轻的姑娘沿着芦笙场围成一圈后,身穿黑色绣花服饰的苗族大嫂以及穿着明朝服饰装的大爷大娘们也纷纷加入到了芦笙会中,各自形成一个个小圈。一圈套一圈,形成一个色彩斑斓的欢乐旋涡。      问了20个出租车司机  都找不到这个小苗寨    在凯里金泉湖的芦笙会上,一位老芦笙手告诉我们,第二天下午在金民村有一个规模非常大的芦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李宁    楠溪江:  春江水暖脚丫知      除了昆明,楠溪江是第二个“四季如春”的所在。而春天的楠溪江更是飞花流翠、妖娆妩媚。三百里逶迤曲折,三十六湾七十二滩缓急有度;江水清澈见底,纯静柔和;水底卵石光洁平滑,色彩斑斓……多么适合漂流的地方!  漂流分三种:一种是探险式的,一种是激流式的,而楠溪江的漂流属于第三种——随波逐流式。恬恬静静,没有任何风险,这正是我们这些
期刊
冬季,当新疆福海的乌伦古湖冰层达到五六十厘米、可以行车时,渔民传统的冬捕生活开始了。祭湖醒网、纳福放生、头鱼拍卖……当地传统的捕鱼方式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而冰上拉大网捕鱼也有50年历史了,这种壮观的场景目前仅在我国东北松花江和乌伦古湖地区存在。    奔赴福海,零下30度的“发烧”    2008年1月,听朋友说要前往乌伦古湖参加冬捕节,我立马来了精神,要知道,我早就盼望着一睹冰面上那种拉大网
期刊
武昌户部巷美食一条街有家“老何记豆皮”。每次从这条巷子经过,我一定会在他家门前驻足。因为看何师傅做豆皮,真是一大艺术享受!  门前立着两个烧煤球的大炉子,一个旺火,一个文火。炉子上架着大扁(pian第四声)锅,扁锅像炒菜用的斗笠型铁锅,只是扁平些。做好的豆皮放在文火炉子上温着。何师傅就在旺火炉子上做豆皮——先把手指贴近锅面试温度,然后用竹刷子蘸上熟油刷锅面,再将米豆浆浇在锅里,一手拿铲把浆摊平,一
期刊
“虽然你看不到我写你的饼,但看到的人可能会专门来找你的饼店。”我絮絮叨叨地对在一旁忙碌着烤饼的店主说道。他的反应明显有些愕然。  青海玉树往西宁约46公里处有一个小镇名叫歇武镇。小镇很小,只有一个丁字路口,向南通玉树,向北连西宁,向东则是四川石渠。因地理位置重要,丁字路口成了交通要道。在这里能找到很多通往石渠的小面包车,30元左右坐满即走。沿路口数百米间林立着一些路边店铺,多以杂货、菜店、小食店、
期刊
你相信吗?这不是哪个乡村,这是晨光里法国里昂的某个角落。    里昂的冬天向来很冷,第一次见到大雪,兴奋的我拎着相机像个狩猎者,在这个城市尽情搜寻着每个可能出现奇迹的角落。直到天亮我在这里发现了这一幕:城市像一幅白色的画布,涂抹上了许多层次丰富的色彩;小径上早起的陌生人,让通宵漫游的我没来由地温暖起来……
期刊
每年四月,油菜花开,就到了龙水村这家老油坊榨油的日子。可是今年的老油坊,却只有前来拍照的驴友和摄影师。“咚——咚”的撞油声已经沉寂。    响了几百年的撞油声今年停歇了      当周围的老榨油坊随着我们的记忆渐渐远去时,雅安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人至今仍经营着祖上传下来的老油坊。  老油坊在离雅安市区40公里的龙水村。我们来到时,春雨潇潇,油坊主人张育贤看着地里的油菜苗,幽幽地叹了口气:“也许再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