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穴注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共选择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近年来收治,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回顾临床资料。
  结果:一般治疗病程1~3个疗程,痊愈:15例,好转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
  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刺穴位注射周围性面瘫效果观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01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39-01
  面瘫是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临床把面瘫分为二类,即中枢性面瘫及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患部呈痉挛性麻痹,而周围性面瘫,是患侧面神经控制的颜面部上、下面肌的随意运动均消失以致瘫痪,属驰缓性麻痹[1]。周围性面瘫以突发同侧面部麻木,口眼歪斜,流涎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生存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次选取相关病例,就针刺配合穴位治疗展开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共选择研究对象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7岁,依据《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诊断。病程最长2月,最短2天;左侧12例,右侧8例。患者均为一般普通门诊病人,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1.2方法。取穴:风池、翳风、牵正、攒竹、阳白、瞳子髎、迎香、太阳、颧髎、四白、下关、地仓、颊车,承浆,对侧合谷、太冲。操作步骤: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后,发病7-8d内用30号1.5寸毫针针刺患侧穴位,补法,得气即止;9d后起针刺上述穴位得气后用电针,取2对穴位,通电20分钟。起针后,穴位注射选用维生素B12注射液2毫升。翳风、下关、牵正、颊车为主穴。每次针刺治疗交替选用上述穴位,穴注每次2穴。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快速刺入穴位,回抽无血后注入。上法每日1次。一个疗程10次。
  1.3效果评定。依据《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相关内容进行评定。临床治愈:闭眼好,额纹及两侧鼻唇沟对称,鼓腮、露齿无障碍。有效:额纹及鼻唇沟基本纠正,闭眼及露齿轻度障碍。未愈:额纹及鼻唇沟明显不对称,闭眼及露齿严重障碍。
  2结果
  一般治疗病程1~3个疗程,痊愈:15例,好转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
  3讨论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为常见病,根据多年的行医诊疗发现,周围性面瘫的发病过程有一定的遵循规律,就依据该病的各期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及其症状表现,可采用相对应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就能获得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周围性面瘫引起原因主要是遭受风寒的侵袭,风邪入中颜面部,痰浊阻滞阳明经络而致,以突发同侧面部麻木,口眼歪斜,流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一般为患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睑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并流涎。患侧不能做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整个疾病发病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发生发展期、稳定静止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发病前7~8天以内归属于发生发展期。本期病因病机主要由于病邪初入,风寒之邪气侵入经络,邪气旺盛,正气衰弱。应给予面部相关穴位针刺,起到扶其正气,驱其邪气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防止扩大。疾病发生的第9-20天为稳定静止期。可按照面神经受损的分布特点选取相关穴位,以泻法为主,加用电针和穴位注射。发病的第21天到3个月为恢复期。相关穴位的选用手法上更注重恢复和加速气血运行,采用补泻结合的方法,正气存于内而邪不可干,祛除邪气达到痊愈状态,使面神经得以充分调养,血供,营养全面恢复的目的[2]。发病的3个月以后为后遗症期。本期治疗上根据受损未恢复的面神经的相关控制区域,采用泻其余补不足的方法,从而使面神经的营养和供血以及受损面部肌群的功能的达到正常痊愈。
  本病早期邪气入侵旺盛,正气一时亏虚所致,而造成颜面部经脉的一时痹阻不通。应采用一定量的针刺适宜穴位,达到祛邪扶正,疏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充养经筋的效果。另外,稳定静止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治疗上,也可综合采用别的加强辅助治疗措施,例如神灯,理疗等其他辅助治疗,可提高治愈效果[3]。本法使用针刺配合维生素B12注射液穴注治疗,以风池、翳风、牵正祛风通络,攒竹、阳白、瞳子髎、迎香、太阳、颧髎、四白、下关、地仓、颊车、承浆、合谷、太冲疏经通络,总以祛风驱邪疏经通络为原则。针刺治法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来缓解面神经的麻痹,小剂量的维生素B12注射液穴注可营养局部神经,穴位注射亦能延长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因此针刺与穴注合用提高了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本次临床总有效率居较高水平。
  综上,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焦乃军,蒋可.针刺配合TDP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8):724-725
  [2]何兴伟,王柏阳,黄建华,等.灸刺足三里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6,26(11):755-777
  [3]文明利.瞬目反射在面神经麻痹的早期诊断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0):34-35
其他文献
长沙将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到2013年将有五成孩子在普惠园接受学前教育……6月16日,记者从长沙市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3年内长沙市将新
本文对万光泰古韵谱著作《九经韵证》进行了文献校勘,在参照段玉裁、王念孙等人古韵谱的基础上,对稿本中的一些音韵问题作了注释。叙例部分就韵谱归纳法及其在古韵部研究中的
李庄(长沙市雨花区教研室):1.建立单元概念,确立单元目标。人教版教材将关于伟人毛泽东的文本集中编排在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这就要求教师将这组课文看成一个整体,根据文本内容与
期刊
本文从训释方式、训释词语与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孟子》赵岐注同义连用训释并列式短语的类型,并以该种训释词语在现代汉语的流变形式为参照,总结汉语词汇化
目的:探析西医内科治疗方法对于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糖尿病的临床西医疗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近年来于我院接受西医内科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完整资料作为此次临
由于建筑物体量越来越大,结构越加复杂,疏散出口多且疏散路径呈复杂多样,因此传统的疏散示意图已很难满足火灾时建筑物内疏散引导的需求,更难以满足消防指挥救援的需求。本文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在常规西
目的:探讨护理方法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观
目的:研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针刺结合梅花针叩剌拔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