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亡细胞细胞膜和线粒体的动态变化

来源 :卫生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d_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VP-16及化学毒物叠氮钠分别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坏死,在0、2、4、8、16及24h各时间点,应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对核形态进行观察,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二乙酸荧光素(FDA)、罗丹明123(Rh 123)和碘化丙啶(PI)荧光强度的变化,观察细胞凋亡及坏死过程中细胞膜通透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HL-60细胞在VP-16处理4h时核形态开始变化,有核浓缩的细胞比例在8h达高峰,然后下降;核碎裂细胞的比例在24h达高峰,约占80%,表明核浓缩发生在核碎裂之前.线粒体跨膜电位在8h后渐渐降低,16h可见明显降低.坏死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在4h降低50%,细胞膜通透性也在8h之后出现变化.随处理的时间延长,FDA荧光强度进一步降低,对PI的摄取渐渐升高.结果提示,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通透性逐渐增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这两个指标能反映细胞凋亡及其程度,结合对细胞核形态观察,能更准确、可靠地反映细胞凋亡的发展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60岁以上老年人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及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首诊的老年伤害病例6605例,对其伤害发
目的比较汉族和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方法共纳入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46例,按民族分为汉族组及维吾尔族组。比较2组患者就诊时年龄、乳腺癌家族史、初
在研究白鲢/团头鲂遗传图谱时,对RAPD反应中的模板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镁离子浓度等影响反应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些基础上建立了适于实验室RAPD研究的最佳
在一个新嗜盐菌H.sp.XZ515中, 编码自螺旋C至螺旋G的视黄醛蛋白基因片段已用PCR方法进行了扩增并测定了此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 翻译出的氨基酸排列次序与菌紫质蛋白(br)和a
动物界和植物界密码子使用频率不同.冬鲽抗冻肽中丙氨酸占60%而且偏爱GCC,38个Ala密码子中23个为GCC.我们设计合成抗冻肽基因时采用了植物基因常用密码子.用甘薯(Ipomoea bat
Many insects left "oviposition markers" on the surface of the eggs or at the egg-laying site after oviposition. It was found that "oviposition markers" were che
磷脂酶D是植物中一类主要的磷脂水解酶.它的作用不仅在于通过水解细胞膜中的磷脂而影响到膜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而且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它在细胞的信息传递、激素作用的发
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是一种仅生存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珍稀、濒危淡水豚类,目前已不足100头.近几十年来,对白鱀豚的生物学、饲养和保护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1]
从内蒙古乌都淖咸性盐湖分离到嗜盐碱菌菌株Y21.其形态为杆状,能运动,红色菌落,通过生理生化、极性脂成分、基于16S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和DNA-DNA杂交同源性比较,发现菌
将对鞘翅目昆虫有特异毒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cry3A基因电转化到只对鳞翅目昆虫有毒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野生型菌株YBT803-1中,获得转化了BMBY-001.SDS-PAGE分析及镜检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