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力调度管理在保障我国居民用电秩序和用电安全方面显示出其重要价值。我们已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调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地方电力集团福州电力公司为背景,在分析电力调度管理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重点从信息技术在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应用入手,重点研究信息技术在电力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调度管理;信息技术;系统结构;系统功能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3-0079-02
1 电力调度管理现状与需求
在中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大势下,中国电力工业实现了由粗放型工业向集约型工业的转变。目前在电力运行中,电网调度和商业运行应采用先进的调度管理系统。此后,主要技术的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调度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运行安全性。系统可以对电力调度管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电力调度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实现整个系统内各子系统数据的共享,有效促进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展,提高电力调度管理的效率及方便电网调度。福州电力分公司是福建省地方电力集团的重要分支。作为90年代中期成立的国有二级供电公司,公司已拥有数十个不同档次的变电站和电力调度中心,目前已全面实施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管理达到了福建省地方电力集团供电的最高水平。
2 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结构
2.1 C/S体系结构
基于C/S架构的信息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应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C/S架构应用于数据库,数据库放置在服务器的一端。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实现客户端对应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客户端可以将数据传输给用户,实现数据库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在网络条件下,客户可以通过服务器连接实现数据库中的数据共享。该结构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可以为决策支持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如图1所示。
2.2 基于Web的三层体系结构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一些电力调度公共信息需要通过网络公告来显示。同时,各电力局的局域网不断从局内部扩展到各个变电站。此外,用户对系统性能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需要在现代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方向上发展电力调度和数据管理。因此,为了实现远程用户的功能和网络中的信息通告需求,一般选择三层的Web架构来使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强大。
3 基于系统功能分析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3.1 检修管理方面
主网络调度指令票据通过OMS系统编写,配电网络指令票据通过DMS系统开票,调度指令票据由次值写入。值长或为正值后,指令向下传送。如有变更,及时向运维部门报告,并重新填写操作票,然后向下传送。
3.2 调度管理方面
①移交。通過OMS系统和GOMS系统,可以直接完成维护,事故处理和遗留问题等问题的交接,自动签署和传输下一个值。②职务日志。值班监管人员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值班运行记录,包括日常工作,停电和维修,控制和技术支持系统异常,运行方式变化,工作票和现场操作,关键监控,设备变化,电厂管理和故障管理。过渡工作完成后,以前的工作记录不能修改。应根据价值记录审查价值,以避免记录错误或遗漏。③查询和浏览历史。每个用户可以查询和浏览历史记录,并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后续时间”和“值班”等条件查询历史记录。在查询过程中,您可以输入要查询的关键字。例如,如果输入“系统运行状态”,则可以通过系统的自动模糊匹配查找用户的相关查询结果。根据用户的要求,选择您需要的查询结果,然后双击打开它查看详细信息。
3.3 继电保护定值管理方面
①继电保护计算书。继电保护计算书应包含计算系统组件的参数,计算和组织电网参数,如变压器容量,线路长度,线径等参数。②继电保护通知。保护值通知单可以为保护装置设置创建条件,并为现场保护装置的调试打下基础。每个设定值必须包括批准,验证,计算和签名和印章。值列表必须编号并标有计算和执行日期。站点设置后,运维人员和控制器将签署并存档信息。
3.4 负荷管理及信号监控方面
①负荷预测和实时监测。有三种类型的负载预测。a.人工智能方法,如模糊预测,专家系统预测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b.傅里叶分析和小波分析和预测等时域分析方法;c.动态过程描述方法。利用iES600系统和信号分类系统,可以对主变压器,线路负载,设备和线路操作进行实时监控。监测结果以三个级别显示:一般上限,严重上限和事故上限。限制情况,通过合理的解决方案解决,并向有关管理人员报告。②无功电压管理。进入AVC系统,变压器的档位可以自动调整,电容器自动切换。在电压超限的情况下,相关人员的手动调整可以确保将无功电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5 故障研判方面
相关人员可以通过配电自动化DMS系统发出的报警和配电系统电压的变化直接判断配电网故障。然后通过故障指示器短路电流,清除故障线路段。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故障诊断的科学化和自动化,为现场维修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可靠依据,减少了维修时间,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4 电力调度中心的硬件及软件整合技术
在福州分公司电力调度中心过去的硬件工作系统中,服务器数量的增加主要伴随着业务应用系统的扩展。因此,由于公司服务器的长期发展变得越来越繁重,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因此,电力调度运营质量严重下降,服务器利用率大幅下降,甚至出现停机。因此,该公司推出了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其核心是一个独立的虚拟机,它运行在独立的服务器和多任务线程上。它在系统操作期间启用打包和迁移的应用程序,从而提供服务器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奠定了基础。在虚拟网络建设中,虚拟主机在多个虚拟网络中分配多个虚拟主机。例如,办公室主机可以虚拟化连接到虚拟网络的两台虚拟机。在电力调度系统中,这种利用信息物理隔离技术合理解决调度中心信息安全问题的方法,也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硬件投资成本。福州电力分公司实施的软件集成技术主要侧重于软件模块集成粒度的RPC集成和功能集成。它们都改善了公司软件资产始终具有低重用率的固有问题。因为在公司传统的软件技术应用中,许多新的系统软件模块一直处于重复劳动的过程中,很难跟上现实世界技术需求的快速变化。为此,公司为调度中心建立了电力组件库,主要用于完成中心内可重用软件资产的使用,分析和管理,如系统架构,领域模型和组件。这种软件集成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调度中心的操作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系统化,降低了软件重复开发速度并增加了软件资产的积累。因此福建省福州分公司的技术也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福州电力调度中心来说,他们的软件模块集成是目前功率元件库的建设,它包括域模型,域体系结构和软件组件的开发,以及软件资产的统一检索,存储和定量管理。另一方面,调度系统还引入了组件技术和应用程序框架技术,这是功率组件库中软件重构的重要应用程序。
5 结 语
如文章所述,电力调度中心的系统集成技术方案是根据不同的背景,不同层次,不同需求而建立的。福州电力支行引入的虚拟化运营平台,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分析了公司内部业务数据的特点,并将虚拟化方案进行了整合,实现了电力调度工作的管理,开发和再利用。
参考文献
[1]袁学明.如何加强电力调度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15).
[2]陈 宇.浅谈新形势下的电力调度安全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7(34).
[3]国家能源局开展2017年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专项监管[J].农村电工,2017(11).
[4]贺 玮,孙艳茹.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21).
[5]张 祥.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J].农电管理,2018(01).
收稿日期:2018-7-6
关键词:电力调度管理;信息技术;系统结构;系统功能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3-0079-02
1 电力调度管理现状与需求
在中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大势下,中国电力工业实现了由粗放型工业向集约型工业的转变。目前在电力运行中,电网调度和商业运行应采用先进的调度管理系统。此后,主要技术的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调度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运行安全性。系统可以对电力调度管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电力调度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实现整个系统内各子系统数据的共享,有效促进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展,提高电力调度管理的效率及方便电网调度。福州电力分公司是福建省地方电力集团的重要分支。作为90年代中期成立的国有二级供电公司,公司已拥有数十个不同档次的变电站和电力调度中心,目前已全面实施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管理达到了福建省地方电力集团供电的最高水平。
2 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结构
2.1 C/S体系结构
基于C/S架构的信息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应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C/S架构应用于数据库,数据库放置在服务器的一端。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实现客户端对应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客户端可以将数据传输给用户,实现数据库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在网络条件下,客户可以通过服务器连接实现数据库中的数据共享。该结构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可以为决策支持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如图1所示。
2.2 基于Web的三层体系结构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一些电力调度公共信息需要通过网络公告来显示。同时,各电力局的局域网不断从局内部扩展到各个变电站。此外,用户对系统性能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需要在现代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方向上发展电力调度和数据管理。因此,为了实现远程用户的功能和网络中的信息通告需求,一般选择三层的Web架构来使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强大。
3 基于系统功能分析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3.1 检修管理方面
主网络调度指令票据通过OMS系统编写,配电网络指令票据通过DMS系统开票,调度指令票据由次值写入。值长或为正值后,指令向下传送。如有变更,及时向运维部门报告,并重新填写操作票,然后向下传送。
3.2 调度管理方面
①移交。通過OMS系统和GOMS系统,可以直接完成维护,事故处理和遗留问题等问题的交接,自动签署和传输下一个值。②职务日志。值班监管人员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值班运行记录,包括日常工作,停电和维修,控制和技术支持系统异常,运行方式变化,工作票和现场操作,关键监控,设备变化,电厂管理和故障管理。过渡工作完成后,以前的工作记录不能修改。应根据价值记录审查价值,以避免记录错误或遗漏。③查询和浏览历史。每个用户可以查询和浏览历史记录,并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后续时间”和“值班”等条件查询历史记录。在查询过程中,您可以输入要查询的关键字。例如,如果输入“系统运行状态”,则可以通过系统的自动模糊匹配查找用户的相关查询结果。根据用户的要求,选择您需要的查询结果,然后双击打开它查看详细信息。
3.3 继电保护定值管理方面
①继电保护计算书。继电保护计算书应包含计算系统组件的参数,计算和组织电网参数,如变压器容量,线路长度,线径等参数。②继电保护通知。保护值通知单可以为保护装置设置创建条件,并为现场保护装置的调试打下基础。每个设定值必须包括批准,验证,计算和签名和印章。值列表必须编号并标有计算和执行日期。站点设置后,运维人员和控制器将签署并存档信息。
3.4 负荷管理及信号监控方面
①负荷预测和实时监测。有三种类型的负载预测。a.人工智能方法,如模糊预测,专家系统预测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b.傅里叶分析和小波分析和预测等时域分析方法;c.动态过程描述方法。利用iES600系统和信号分类系统,可以对主变压器,线路负载,设备和线路操作进行实时监控。监测结果以三个级别显示:一般上限,严重上限和事故上限。限制情况,通过合理的解决方案解决,并向有关管理人员报告。②无功电压管理。进入AVC系统,变压器的档位可以自动调整,电容器自动切换。在电压超限的情况下,相关人员的手动调整可以确保将无功电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5 故障研判方面
相关人员可以通过配电自动化DMS系统发出的报警和配电系统电压的变化直接判断配电网故障。然后通过故障指示器短路电流,清除故障线路段。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故障诊断的科学化和自动化,为现场维修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可靠依据,减少了维修时间,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4 电力调度中心的硬件及软件整合技术
在福州分公司电力调度中心过去的硬件工作系统中,服务器数量的增加主要伴随着业务应用系统的扩展。因此,由于公司服务器的长期发展变得越来越繁重,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因此,电力调度运营质量严重下降,服务器利用率大幅下降,甚至出现停机。因此,该公司推出了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其核心是一个独立的虚拟机,它运行在独立的服务器和多任务线程上。它在系统操作期间启用打包和迁移的应用程序,从而提供服务器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奠定了基础。在虚拟网络建设中,虚拟主机在多个虚拟网络中分配多个虚拟主机。例如,办公室主机可以虚拟化连接到虚拟网络的两台虚拟机。在电力调度系统中,这种利用信息物理隔离技术合理解决调度中心信息安全问题的方法,也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硬件投资成本。福州电力分公司实施的软件集成技术主要侧重于软件模块集成粒度的RPC集成和功能集成。它们都改善了公司软件资产始终具有低重用率的固有问题。因为在公司传统的软件技术应用中,许多新的系统软件模块一直处于重复劳动的过程中,很难跟上现实世界技术需求的快速变化。为此,公司为调度中心建立了电力组件库,主要用于完成中心内可重用软件资产的使用,分析和管理,如系统架构,领域模型和组件。这种软件集成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调度中心的操作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系统化,降低了软件重复开发速度并增加了软件资产的积累。因此福建省福州分公司的技术也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福州电力调度中心来说,他们的软件模块集成是目前功率元件库的建设,它包括域模型,域体系结构和软件组件的开发,以及软件资产的统一检索,存储和定量管理。另一方面,调度系统还引入了组件技术和应用程序框架技术,这是功率组件库中软件重构的重要应用程序。
5 结 语
如文章所述,电力调度中心的系统集成技术方案是根据不同的背景,不同层次,不同需求而建立的。福州电力支行引入的虚拟化运营平台,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分析了公司内部业务数据的特点,并将虚拟化方案进行了整合,实现了电力调度工作的管理,开发和再利用。
参考文献
[1]袁学明.如何加强电力调度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15).
[2]陈 宇.浅谈新形势下的电力调度安全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7(34).
[3]国家能源局开展2017年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专项监管[J].农村电工,2017(11).
[4]贺 玮,孙艳茹.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21).
[5]张 祥.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J].农电管理,2018(01).
收稿日期:20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