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村学校校长的十条建议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ho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教育是西部教育的重头戏。西部农村学校分布零散,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现代化水平不高,管理不科学、不规范,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还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对此,农村小学校长应如何有所作为?基于多年的校长培训经验和送教下乡的体会,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心政治,掌握政策
  
  教育事关国运和民族兴衰。作为校长,不论大小,都要有战略眼光,树立全局观念和发展意识,要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统领下,实现办学目标。校长要带头讲政治,努力办出能体现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树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办好教育的雄心壮志和政治抱负;校长要有法制观念,办教育,离不开党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障;作为校长,要学习和理解有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有关的教育文献资料,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二、要有新课程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校长一定要走在这场变革的前列,领导好新课程改革。校长首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确立新的教育目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中陈腐的东西,引领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用教学方式的改变带动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新的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评价体系。
  
  三、校长应是教学能手
  
  当校长,千万不要离开课堂。有一种奇怪现象:学校不论大小,只要当上校长,就再也不愿承担课堂工作了,成了脱离教学的纯粹领导。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当校长,琐碎的事情固然很多,但要领导好教学,必须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去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策划者和积极实施者,是教学能手。一个脱离教学或教学能力弱的校长,是难以领导好教学的。建议农村学校的校长向著名校长学习,向教育专家学习,学习他们忠于教育、勤于教育、精于教育,且矢志不移的精神品质。
  
  四、成为教科研的带头人
  
  教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校长一定要带头开展教育科学的研究,从本地区、本学校的教育实际出发,不断开发新的教育资源,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个案研究,积极探究少年儿童教育的方法,经常关注教育科研的最新成果,从思想意识上要敢于冒尖,敢于冲浪。校长要带头向专家型、学者型的方向努力,要组织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构建研训一体的校本格局。校长每年都要有教研课题,要有一定的质量指标。
  
  五、管理中要体现人文关怀
  
  校长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经常把教师看成是具有各种需要的人而不是工具。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作为校长,也要给教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要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不要管得太死,让教师能自由支配自己,根据自己的好恶有所选择地工作和学习。要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着想,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承认每一个人的价值;要尊重教师的各种合理需求,注重感情交流和投资。
  
  六、抓大事也拘小节
  
  校园无小事。校长除了抓教学、抓安全、抓建设、谋发展之外,还应当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有的校长认为,生活在农村,成天泥里来,土里去的,还讲究什么形象?于是不修边幅、蓬头垢面,平时说话口无遮拦,语言低俗,开玩笑不讲究方式技巧,不分场合。考虑不到自己身为一校之长,一语既出所产生的效果。要知道,学校是块净土,学校的一切都有自身的教育内涵,对学生的成长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校长一定要仪表端庄,谈吐高雅,举止得体。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一定要率先垂范;与教师交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且不可抱成一团,搞无原则的团结,否则,就会在师生面前失去威信和尊严。
  
  七、把那点家底公开来吧
  
  农村学校经费比较紧张,全部经费来源,主要靠向学生收取的极为有限的学杂费,特别在实行一费制以来,学校的办公费用和日常各项开支仅限于此。说到底,一所农村学校也没有多少家底可以遮掩,可问题出在有些学校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有些甚至是会计、出纳、校长一人独揽,经费收支不公开,弄的神经兮兮,大家对此很有意见,久而久之,使校长与教师互相猜忌,搞得离心离德,关系紧张。学校不论大小,在经费的计划、使用、审批权限、票据要求等方面,一定要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账目要分明,要按期提交校务会议审议,确保学校经费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以增强教职工对校长的信任度。
  
  八、务教务农,统筹兼顾,以教为主
  
  农村校长,家在农村,普遍存在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的困扰,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使务教和务农两不误,不仅是一个信念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生活问题。我们不提倡为了事业不顾家庭的超现实主义倾向。一个好的校长,一定是能够兼顾两头的。要抽时间,特别要很好地利用节假日,承担一些农事劳动和家务劳动。“民以食为天”。一家人生活有了保障,校长才能无后顾之忧,心安理得地务教。农村学校,一定要把节假日全部还给教师,不得借补课或其他活动为由,无端占用教师的节假日。校长也要鼓励教师利用空闲干好家务活,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化。强调了一方面,绝不是要放松本职工作,务农是为了更好地务教。
  
  九、胸怀要开阔,气度要宽广
  
  校长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遇到与同事发生矛盾和争执时,只要是非原则性的,要敢于退避三舍,铭记“让人非我弱”的古训,经常换位思考,求得矛盾化解。不要刚愎自用,唯我独尊,要善于从别人的各种不同意见中吸取精华和养料,为我所用,但也要明辨是非,不受迷惑。要用人之所长,容人之所短,不搞“武大郎开店比我大的”那一套,动不动就以调走、下岗吓唬人,搞得人人自危或关系对立。不能因别人有负于自己而耿耿于怀,或者发泄私愤,伺机报复;或者疑心太重,对谁都心存戒心,风声鹤唳。这样,于公于私都是没有好处的。
  
  十、经常补充营养,莫亏了自己
  
  农村教师工作辛苦,农村校长工作更辛苦。一方面,校长一定要珍惜自己,关爱自己的生活与健康,注意就餐与就医,善于保养,有病不拖延,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旺盛的精力和体力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去。另一方面,校长要不断学习,吸取精神养料,不要借工作忙而放松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在新旧课程交替的关键时刻,更应注意学习。不学习就会掉队,就会指挥失误,就会给教育事业造成损害。校长应当是学习的典范,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的组织,带头学政治、学文化,了解周围的世界,使自己成为身体健康、知识渊博、充满朝气的、令教职工信任和敬仰的带头人。
其他文献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生活丰富多彩,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冬天在幼儿园的“自然角”里种植白菜、胡萝卜、蒜等植物,让幼儿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的小苗”等;
期刊
教师节短信    讲台上,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花园里,扶残助弱,风霜雨雪,育出新蕊婷婷。    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您深深的敬意,谢谢您,敬爱的老师!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桃李遍天下!     老师,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飞翔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  我虔诚
期刊
湟中县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一个人口大县。教育的现状是:学校布点多,规模大小不一。在400多所学校中,有7所完全中学(以下简称完中),46所初级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60所完全小学(以下简称完小)、初小和教学点。6名教师、100名学生以上的学校不足120所。这样的学校规模,无疑限制了全县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使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2001年,
期刊
近几年,农村学生辍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笔者走访了农村的一些学校和家长,结果发现在农村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的辍学学生中,女孩所占比重较大,入学率明显低于男孩。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观念落后与重男轻女思想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男女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但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封建陈旧思想依然印在有些家长的脑海里,传统的陈
期刊
近年来,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屡见不鲜,这一不良现象严重阻碍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完成,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现就这一情况做具体分析:    一、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在某些贫穷、闭塞、落后的农村,盛行着这样一种错误的看法:书不读不行,但没有必要读那么多书,念上几年到初中毕业,识些字就行了。这一错误看法无疑给农村学生的流失找到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另外,社会上一些外出打工人员对有些
期刊
这几年,在我们农村,中学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有一部分学生回到家中,一些学生到外地打工,还有些学生离家出走,致使学校的学生逐年减少。经过调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家庭贫困。我国农村大多地处山区,多数人以种田为生,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较差,多数家庭无经济收入。面对学校教学条件的日趋改善,学杂费的提高,使农村家庭在无经济收入的情况下负担不起孩子上学的费用,出现了家长供不起的现象。再
期刊
【案例】  前不久,我校几位教师在交流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教学时,我突然想到以前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了解到的知识。于是我问道:“哪位能说说,为什么2月(平年)只有28天,7、8两个月连着是大月?”听了我的问题,大家竟然面面相觑,摇头不知。我不禁想搞一个测试:4、5、6年级的同学中有没有人知道呢?通过询问,很遗憾的是,我校4、5、6年级的两百多名同学竟无一人知晓!或说“老师没讲”,或说“书上没
期刊
一、教材分析    乙醛是在学习乙醇性质之后接着学习的一种新的烃的衍生物。所以,在本节的学习中,首先,需要在学生的脑  海中初步建立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次,本节需要突破的难点内容有:乙醛的加成实质及银镜反应(包括实验操作、反应实质及方程式的书写和识记)。其中乙醛的加成实质因为有以前的烯烃的加成作铺垫,故学起来较为简单,而银镜反应则是学生学起来感觉较难的。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
期刊
时下校本教研虽然叫得很响,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特别是一些农村普通完中,虽然展开了校本教研工作,但也是流于形式,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原因何在?校本教研的出路又在哪里?怎样搞好校本教研?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从事校本教研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作为长期从事教学和教研工作的一线教师,我们认为,转变观念,找准着力点,建立长效机制,是校本教研走出困境的重要思路。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是新一轮课改的主要任务。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如何用“新理念”教活“新教材”?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传统的教学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新课标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处理教材,才能体现新理念?怎样组织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