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调控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四川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3388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不同密度调控(4950株·hm^-2、1800株·hm^-2、1160株·hm^-2)下的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模型模拟法获取和分析了不同密度云杉人工林林分的生物量,乔木各器官生物量,乔、灌、草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研究了密度调控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调控不但提高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还提高了其以乔木生物量为主的林分生物量。1160株·hm^-2的密度水平较另外2种密度更能提高云杉人工林的林分生物量
其他文献
山合欢(Albizia macrophylla(Bge)P.C.Huang)属含羞草科合欢属。试验苗圃位于凉山州林科所内,距西昌市6 km,位于北纬27°55',东经102°16',鸣鹤山的下部,东南坡向,海拔1 58
本文通过对洪雅县林场目禅寺工区杉木第2代无性系种子园进行窝位清理核实,对无性系母树生长势等进行调查,同时参考洪雅县林场中山杉木2代子代林初期测定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对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概述了"海绵城市"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建设思路。并以当下成都市"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现状为基础,论述了城市水主题公园与"海绵城市"建
鸥形目(Lariformes)鸟类是湿地水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德阳市1983年以来,虽曾多次调查发现不少鸥形目鸟类,但该市的鸥形目鸟类资源不清。
协同创新是增强科技支撑能力的重要方式,其中平台建设是基础。加强林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对于培养林业拔尖创新人才、增强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增进服务林业现代化建设能力和丰
本试验对核桃种子采用秋季和春季播种,处理方式为温水(40℃~45℃)、常温水浸种、沙藏和不处理4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秋季播种,且采用沙藏和常温水处理对核桃种子
以野生黄牡丹(Paeonia delavayi var.lutea)为试材,在仁和区中坝乡小纸房村,开展了种子有性繁殖、枝条无性繁殖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黄牡丹种子当年成熟后秋季即采即播发芽率
采用实地调查和环刀法,研究了王朗自然保护区7种典型生态系统(糙野青茅草地、柳树灌丛、白桦林、混交林、冷杉林、云杉林和方枝柏林)的土壤持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评价了王朗自
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泸州市江阳区古树的数量、种类、树龄、级别、分布情况、生长情况和管护现状等进行了调查,以摸清该区古树资源特点及现状。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