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 女,41岁.因反复腹痛1年余入院,诉全腹部阵发性胀痛,伴腹胀,解烂便.体格检查: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腹部立位片:不全性肠梗阻.经口肠镜检查:考虑小肠狭窄.剖腹探查手术见距回盲部约1.5 m处有一段小肠病变.行狭窄段小肠切除并吻合术,术后病理:(小肠)低分化/未分化癌,黏膜层未见癌.肠周淋巴结2枚均未见转移癌.免疫组织化学:CK+,EMA+,Ki-67+5%~10%,GCCFF-15+
【机 构】
:
530012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肝胆腺体外科,530012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肝胆腺体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女,41岁.因反复腹痛1年余入院,诉全腹部阵发性胀痛,伴腹胀,解烂便.体格检查: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腹部立位片:不全性肠梗阻.经口肠镜检查:考虑小肠狭窄.剖腹探查手术见距回盲部约1.5 m处有一段小肠病变.行狭窄段小肠切除并吻合术,术后病理:(小肠)低分化/未分化癌,黏膜层未见癌.肠周淋巴结2枚均未见转移癌.免疫组织化学:CK+,EMA+,Ki-67+5%~10%,GCCFF-15+(图1),ER+,PR+;Vim、Syn、CgA、S-100、SMA、LCA、CEA均阴性.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建议先从乳腺找原发灶.术后为进一步治疗转我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右乳10点见一大小约15mm×29mm×7 mm低回声肿块,12点见一大小约14 mm×8 mm低回声肿块,左乳12点见一约15 mm×7 mm低回声肿块.右侧腋窝探及一大小约8mm×5mm低回声结节,左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患者行右乳肿物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提示:右乳浸润性小叶癌,周边见小叶原位癌(占80%),ER 80%、PR 70%、CerbB-2-、Ki-67-.
关键词:乳腺肿瘤;小肠转移;肠梗阻
其他文献
中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随着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深入,淋巴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根据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淋巴结清扫已成为胃癌根治术研究的重点.D2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而腹腔镜下D3根治术目前亦在积极探索之中.就腹腔镜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应用中的现状、近期和远期疗效等进行综述。
目的 比较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和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GX)方案二线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NP组40例,GX组35例.NP方案:长春瑞滨25 mg/ 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3天;21d为1个周期.GX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 m2,静脉滴注,第1、
目的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筛选乳腺癌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方法 用SELDI-TOF-MS仪及CM10蛋白芯片检测110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及100名健康对照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应用软件自动采集数据、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对表达有差异蛋白的诊断效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结果 乳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共有49个蛋白峰
目的 探讨子宫颈原位腺癌的病理诊断特点.方法 应用液基细胞学(TCT)、活组织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6例子宫颈原位腺癌进行分析.结果 3例TCT结果为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活组织检查为原位腺癌,伴不典型增生2级(CIN2);2例TCT结果为非典型腺细胞,倾向瘤变,活组织检查为原位腺癌同时伴CIN3;1例TCT结果为上皮内高度病变,活组织检查后证实为CIN3,行锥切术,于锥切标本中发现子宫颈原位腺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铂类药物化疗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4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铂类药物化疗前,抽取外周血,提取DNA,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法检测ERCC1第118位密码子[ERCC1(118)]的基因型,并随机抽取5%的样本进行基因测序来验证该方法的准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是一种广谱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包括纤溶酶、胰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内的多种蛋白酶.TFPI-2可通过维持细胞外基质的完整、调节肿瘤血管生成、调控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调节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并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目的 加深对全髓白血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点认识,减少全髓白血病的误诊.方法 分析l例全髓白血病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临床及生物学特点.结果 全髓白血病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有出血、发热、胸骨压痛等症状;血象进行性减少;骨髓象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Ⅰ+Ⅱ型占0.100(NEC 26.9%),红系占0.408;分类可见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占0.275;免疫分型显
目的 研究乳头瘤病毒衣壳蛋白(HPVL1)及p16INK4A基因在子宫颈病变患者中的表达与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210例HPV阳性液基细胞学标本及组织中HPV L1蛋白及p16INK4A的表达.结果 在各级液基细胞学标本中,HPVL1蛋白阳性率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50、P<0.005),其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最高[68%(34/50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肿瘤,高级别的胶质瘤治疗效果不佳,对放化疗抵抗.目前认为在胶质瘤组织中存在着胶质瘤干细胞,此种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是高级别胶质瘤放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针对胶质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可能相对于传统放化疗能更好地改善高级别胶质瘤的预后.一些新的治疗手段通过作用于胶质瘤干细胞信号通路可靶向治疗胶质瘤。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5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率,用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59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64岁,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为74.6%(44/59).随访9~123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61%,Ⅰ、Ⅱ期患者的生存明显优于Ⅲ、Ⅳ期患者.结论 男性乳腺癌有其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