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林业产业开发路径探析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zerov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林业资源比较丰富,充分开发林业资源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文章以青海省大通县为例,从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以科技为杠杆,以改革为手段四个方面对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林业产业开发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林业产业开发;青海大通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4.062
  大通森林资源丰富,境内林业用地15.39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8.6%,其中有林地1.15万hm2;疏林地0.08万hm;灌木林地10.91万hm;灌丛地1.86万hm2;未成林造林地1.14万hm;宜林地0.22万hm2;苗圃地236hm2。全县林木蓄积量为166.4万m3,森林覆盖率为38.1%,是西宁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基地。森林植被种类繁多,以青海云杉、白桦、青杨、沙棘为主的乔、灌木主要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下的北川河及支流的河谷两岸,森林中的经济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生长在林地及林缘的中草药170余种,黄芪、党参、大黄、羌活、防风等名贵药材量多质优。中国沙棘、西藏沙棘遍布全境,面积达1.15万hm2,年结果量800万kg。由于全县林木有效利用率低和产业化程度低,林业潜在的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认真剖析林业产业开发面临的问题,破解林业发展遇到的难题,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推动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必然选择,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和发展林业产业
  1.1 抓好森林旅游,打响生态旅游品牌
  在现有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和开发力度,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在全县兴建更多更好的生态旅游景区。以国家森林公园和林区旅游资源为平台,积极发展森林观光、探险、休闲等多种形式的森林生态旅游,重点抓好察汗河、鹞子沟两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1.2 驯化当地野生花卉和引进优良品种相结合,建设高原特色花卉繁育基地
  加大科研力度,在培育、移埴、盆景制作、风景栽植上大做文章,通过驯化当地野生花卉和引进优良品种,营建花卉繁育基地。
  1.3 大力发展速生林木,不断优化资源结构
  以提高林木生长率和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为主,狠抓定向培育、集约经营和速生丰产,培育森林资源。一是要大力营造用材林,并向基地化方向发展,以满足木材生产需求。抓住杨树生长快,市场需求量大的实际,在全县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杨树,力争使杨树资源在短期内实现片林化、网带化、规模化。二是要依靠当地苗木优势,大力培育多树种、多规格的优良苗木、花木和经济林。三是要抓住柠条、黄花条(连翘)等树种生长快易编织的优势,在荒山造林上大力种植用于编织的优良乡土灌木,充分利用柠条及树皮、苔藓等林木、林地附属品发展编制、工艺品制作。
  1.4 全力推进林地开发,积极开发林下产业
  一是要突出抓好森林野蔬菜、中草药采集、加工和销售,大力培育林特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大通县境内中草药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发蕨菜、柳花菜、鹿角菜等林下产品。根据自然条件分布的规律,分区种植,实行规模经营,开发优势品种,引进优良品种及新技术,提高产量、品质,增加附加值。二是要做好林药种植。充分利用好林地优势,种植天然中药材。在林区的林木空地或林间,开发种植黄芪、党参、羌活、茵陈、秦艽等药材植物,采取林药间作的模式,集约栽培。三是要做好林下养殖的开发。以林下饲养畜禽为主要类型,开辟林下养殖新路子,逐步形成上林下草、上林下药、上林下菌、上林下禽、上林下畜、上林下粮、上林下菜等林业复合经营模式。
  2 以项目为支撑,培育龙头企业
  2.1 抓住生态旅游这个热点,兴建旅游开发龙头
  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在快速造林和有效护林的基础上,继续开发生态旅游景区。通过兴办旅游企业帮助国有林场走出困境。
  2.2 抓住森林食品这个卖点,兴建林果加工龙头
  抓住我县发展沙棘、枸杞、白桦等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林,建立以饮料为主的林产品加工基地。
  2.3 抓住林药间作这个重点,兴建药材加工龙头
  围绕药材加工龙头,要充分调动林农、药农的积极性,重点推进林药间作,做好林药间作文章,力争全县有林地内的闲置林地全部实施间作项目。
  2.4 抓住林下养殖这个重点,兴建畜禽养殖龙头
  一是做好林中养鸡、林中饲养特种动物的项目。二是在林下种草的基础上,提高科技含量,做好畜禽的圈舍养殖,实施封山禁牧,严禁牛羊进山破坏植被和林木。三是大力推广饲草和绿叶饲养畜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资源价值。
  2.5 抓住产品交易这个终点,兴建林业销售龙头
  一是成立林业信息服务中心,为林农和林业企业提供产、供、销、人才、物资、政策等各方面的可靠信息和技术服务。二是成立林产品销售组织,鼓励农民、供销社、各类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市场流通,负责林产品的收购和销售,搞好市场开拓。三是在全县规划建设林产品交易市场。四是在有影响的社会活动中举办林产品展销会,从而不断扩大我县林产品知名度,提升林产品的价值。
  3 以科技为杠杆,加快产业发展
  3.1 做好科学研究
  要不断构建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密切联系,用他们的技术力量为我们的资源繁育和资源转化做后盾。力求生产出更好的、更有市场前景的林业产品,为地方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3.2 做好科技培训
  建立和完善科技培训机制,使林业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做到服务到位;同时做好林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工作,确保技术运用到位,力求更多的林农能用最新的知识从林业中获取最大的效益。   3.3 做好科学规划
  要吃透县情,尤其是林木资源的生长规律,在绿化造林和产业发展上做到适地适树,科学种植,力求一次投资,极早受益。
  3.4 做好科技推广
  要坚持把发展名优品种当作林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大引进优良树种的力度,提高树木良种使用率。加大技术开发和引进力度,积极向企业和林农推广使用新技术,提高林业生产贡献率。
  4 以改革为手段,增强林业活力
  4.1 改革林业投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要加大自我投入,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公益林业建设和林业企业的启动投资;二是要争取社会投入,用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向林业聚集;三是要吸引外资;四是要开展林地林木贴息贷款,对造林大户、承包大户予以扶持;五是要实行林地林木抵押贷款,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对林业的支持作用;六是要推行林业保险。
  4.2 改革林业造林机制,加快资源培育
  一是推行专业化工程造林模式。按承包方式落实植树造林工作,确保一次投资,一次成活,一次成景。二是推行“谁造谁有”模式。凡在荒地上造林者,按照规划设计和招标方案,谁造林,谁受益,以此推动植树造林的快速高效发展。三是推行“公司+农户+基地”的联动模式。用合同形式把利益相关的龙头企业和农户联结起来,公司负责造林投资、技术指导和回收产品,农民负责提供土地、劳动力、种植、管护和合格产品,利益分成,农户占大头,从而确保风险共担,共同发展。
  4.3 改革林业经营模式,推动林地流转
  抓住林地和林木权属这个“牛鼻子”,冲破公有和非公有“两姓”禁锢,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机制。一是要以“谁造谁有”为驱动,以快速发展为目标,大力支持股份造林,合作造林和个人造林。二是对乡村集体林地和林木,大胆采取托管、承包、租赁、返包倒租等新形式,推动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从而缓解集体投资难的问题和集体经营管理难,护林防火压力大的问题。三是允许林权抵押和荒山拍卖,盘活森林资源,提高林地价值,争取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林业流动,形成“以林权融资,以融资养林”的良性循环。四是积极鼓励林药间作、林草间作、林粮间作、林菌间作、林菜间作以及林下养殖等多种经营方式,让林木和林地充分发挥潜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引娥.青海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03(3).
  [2]李连凯.几种林下经济模式[J].现代农村科技,2015(2).
  [3]潘斌,李瑞华,钟敏.西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与贫困治理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13).
  [作者简介]梁妱娣(1974—),女,汉族,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桥头公园管理所,助理工程师;王洪平(1966—),男,土族,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委党校讲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制度模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是欠发达地区制度供给的主要方式,属于制度创新的范畴;发达地区也存在制度模仿,它们模仿更发达地区的典范制度。由此可见,制度模仿是普遍存在的,但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制度模仿不尽相同。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制度模仿;制度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4.015  较之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人口更多、资源不足、人
期刊
[摘要]文章以長三角城市群为例,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经济集聚过程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大气污染存在着倒“U”形关系,即在经济集聚的初期,污染随着集聚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之后,随着集聚程度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城市群;经济集聚;大气污染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295  1研究背景与意义  城市群是目前全球城市发展的趋势,在我国的9大城
期刊
[摘 要]近年我国P2P行业发展迅猛。但在征信方面,目前平台仍缺乏系统性的信息化手段;在监管方面,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监管存在较多空白。总体而言,我国P2P借贷领域“跑路”现象严重。文章从征信和监管两方面分析原因。通过总结美国成熟经验,总结我国P2P资产证券化不足,并分析对策。  [关键词]P2P;资产证券化;监管;征信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4.083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科技金融的内涵、结合机制以及风险分担理论进行综述,重新定义了科技金融的内涵,我们认为科技金融是指金融资源的供给者依托政府搭建的科技金融平台,根据科技型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特点的融资需求,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担保融资等单一或组合融资工具,推动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  [关键词]科技金融内涵;结合机制;风险分担  [DO
期刊
[摘要]随着会计行业的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近几年,独立院校的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文章选取了美国和澳洲的高校同三所中国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总结出了这些学校的亮点和需要后续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176  近几年,教育部也对专业建设、办学质量和教学改革
期刊
[摘 要]营改增是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推行营改增可以加快我国税收制度优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应该及时调整内部税收规划,制定合理的企业税收方案,减少企业承担的税收负担和风险。基于此,文章对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如何进行税收筹划作简要分析,以期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税收筹划;对策探讨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4
期刊
[摘 要]盈利能力的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由于利润的分析可以说明企业财务成果的增减变动状况及其原因,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指明方向,所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对利润率的分析。同时,由于上市公司因为股权流通、股票价格公开等因素,而具有一些特殊的指标,比如每股收益、普通股权益报酬率以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等指标,因而对这些指标也要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制药行业;盈利能力;利润率  [DOI]10
期刊
[摘 要]随着世界融合趋势的不断迈进,企业之间的频繁合作以及与各国间经济碰撞都对我国企业治理、企业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多个领域提出了挑战。这些问题作为企业内部的审计问题,使企业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关注。企业审计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国家、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对其研究的拓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从全球化语境和企业审计的概念入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企业审计
期刊
[摘 要]家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但其公司治理仍表现出封闭、保守、落后、不规范等特征。李锦记作为百年老字号,其科学的运作机制为我国家族企业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家族企业;内部治理;案例分析;对策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4.199  1 家族企业和公司治理的概念  家族企业是指资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手中,家族成员出任主要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国贸易出口量大增,是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然而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却并不强。这种悖论如果长期存在,必将严重阻碍和限制中国经济的发展。文章运用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分析和解释中国经济悖论,并从理论模型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运用1999—2009年中国所有企业的数据和联合国贸易统计司公布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中国企业加入国际分工的利益分配效应。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分工;利益分配;垂直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