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来源 :信息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许多高层建筑由于建筑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主体结构必须设计转换层。然而高层建筑中转换层主要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转换层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下部,在它的上面承受着几十层的荷载,受力复杂,它的破坏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由于设计时分析方法的限制,对各种形式转换层难以做到精确分析。另一方面是转换层部位地震反应强烈。由于转换层承受荷载巨大,导致其截面超出常规,钢材耗用量大、刚度大,重量也较一般楼层显著加大。因此,在对转换层进行施工时,必须保证技术的可靠性。本文仅就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作以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特点;施工技术
  我国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作为现代建筑行业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形式,它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是相通的,但它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
  一、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特点
  1.转换层构件大,楼面承受力大。假如建筑有转换层,它的承载需求往往要通过转化与改变构件截面内力予以实现,建筑内部应力状况较为复杂,要实现结构的水平剪力,并让其顺畅向下传导,就必须将转换层楼面的水平刚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现阶段,转换层的构件尺寸都比较大,楼板厚度基本都在16cm以上,楼面的承载力相对来说也很大。
  2.叠加浇筑要求高。转换层的构件一般都有较大的体积,相对来说其高跨比也会更大。其次,转换层截面产生弯曲变形时呈水平向,这使得其内部结构极可能产生错动。正是基于上述状况,施工时浇注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叠加浇注时,首先应做好仔细分析与研宄,综合考虑分层处水平剪力可能带来的影响,确保叠加浇注的质量及其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承受力。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转换层施工技术
  1.控制网的布置。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分为顶层、转换层以上标准层、转换层、转换层以下等四个层面。在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中,由于受施工范围的限制,为了全面保证施工的整体进度和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各个控制点不遭受破坏,主楼的垂直度和施工测量数据都必须得到有效地控制,各项数据存在某些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有充分应用现代施工技术和测量仪器,是完全可以把误差控制在科学范围之内的。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中,控制网的布置就是要将施工内容显现在图表中,以实现施工各项内容的有序进行。
  2.模板工程。选择模板支撑方案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保证转换层混凝土的结构质量,满足结构设计要求模板支撑体系稳定可靠,确保高大模板施工的安全: 选材方便,降低工程成本。
  (1)底模板及支撑。选择定尺的48×3.5mm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通过计算确定模板支撑体系立杆的间距、步高及剪刀撑的间距。立杆下铺垫板,上端设可调顶托,主楞骨为100mm×100mm方木,密排50mm厚木方作次楞骨,选用12mm竹胶合板模板,胶合板模板上面铺设一层0.6mm厚的塑料薄膜,用以对混凝土底面的保温、保湿养护。支撑采用双立杆布置的方法,除满足荷载要求外,还应考虑操作方便。纵距为550mm,双立杆间距250mm,间隔布置(即La=550mm),步高(h)为850mm,横距(b)为400mm。设置双向扫地杆,每3600mm设置双向剪刀撑如图1所示。边梁部位转换层厚度3.1m,且较三层外挑1080mm,竖向支撑在三层楼板上布置(16# 槽钢@800作挑梁。槽钢外挑1300mm,内压1700mm,遇墙时在墙上穿孔。在悬挑槽钢上通长布置6根)10#槽钢,立杆按设计要求布置在上面,支撑边梁底部,边梁900mm高混凝土先行浇筑后与梁底支撑系统共同作用,支撑2.2m厚板式转换层的施工荷载。
  2)侧模支撑。转换层在15.65m标高上,为了防止出现胀膜现象,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侧模采用了全钢大模板。模板高度3240mm,设锚固螺栓固定侧模,螺栓与支撑系统、竖向及水平混凝土结构连接固定。二、三道螺栓在有柱的部位焊接在柱的钢筋上,在无柱的部位,第二道螺栓焊接在梁上的预埋筋上,第三道螺栓焊接在10槽钢上。由于钢大模板散热较快,混凝土侧表面与环境的温差极易超过25℃。为了满足温差要求,及时采取了拆除钢模板,覆盖、保湿、保温措施。
  3.钢筋的制作以及绑扎钢筋的技术。在主体结构进行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为钢筋,因此其施工工艺是如果制作钢筋以及绑扎钢筋需要用到的技术。所以,首先需要将一些U形的钢支架按照一定的距离固定在钢筋的四周,主要用于确保钢筋的垂直程度以及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除此之外还能够在绑扎转换梁钢筋的过程中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且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在对转换梁的钢筋进行绑扎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高层建筑在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4.混凝土施工。首先需对转换层做一个全面检查,将杂物清理干净,并予以一定的湿度,然后才能进行第一次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按照要求,转换层需进行两次混凝土浇筑工作,应提前设计好浇筑路线,这样可避免缝隙的产生。第二次浇筑前,需彻底清洗表面浮浆,然后撒上约13mm厚的水泥浆。此外,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一般要控制在350mm左右,间隔时间在1.5-2h之间。混凝土表面的控制也相当重要,钢筋绑扎质量要严格。由于种种原因,浇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裂缝。温度裂缝是比较常见的,入模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5℃,如果内外相差太大,就会造成温度裂缝,可减少水泥用量,加大细颗粒的填补,同时添加外加剂,以此方法控制裂缝发生率;对于塑性裂缝,应做好振捣工作,通过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使其抗裂性增强;混凝土的坍落度也是一个很关键的考虑因素,通常要控制在18cm以内。在混凝土初凝后,在其表面覆盖一层薄膜,将其保持在湿润状态,可使外加剂的作用充分体现。
  三、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
  1.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完全迈入了信息经济时代的领域,“技术转型”必将导致“技术观”的转型,传统的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已经难以涵盖新技术的许多特征了,从而需要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要对新技术的对象、目的和结果等问题加以重新思考与分析,得出新的信息技术观。高层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各施工步骤都要建立在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创新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上,建筑行业中应用的技术基础都具有信息化的特征。我国高层建筑行业正处于技术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一旦被高科技时代所抛弃,就很难再有大步发展的机会了。
  2.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与进步一定要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潮流,还要积极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要在不断摸索、研究的过程中,以创新的形式向前发展。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作为现代建筑行业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形式,它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是相通的,但是它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与进步涉及到建筑技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等諸多技术种类,所以其创新发展决不能是片面的创新,而是要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创新发展。
  转换层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控制和把握转换层结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虽具体施工专业中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但只要科学规范施工,并采取严密科学的控制方案,转换层的施工质量就能得到充分的保证,从而实现高层建筑的多种功能。
  参考文献:
  [1]张书坤.城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构建及转换层施工技术[J].河南科技,2013,28(4):138-141.
  [2]焦民顺.谈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J].山西建筑,2009,26(11):229-231.
  [3]吴孟水.试论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现代装饰(理论) , 2012,14(02) : 102-105.
  [4]陈强. 梁式转换层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18(28) : 95-9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智能建筑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想要保证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能够更加安全高效的运行,不仅仅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还需要对自动化施工技术有一个认真的工作态度,不能忽视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限度内保障施工的安全性,确保施工质量。本文就会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引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却与人们的要求相悖而行,各种环境和资源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也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理念;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现代建筑业提出绿色建筑概念,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降低污染、降低能耗,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降低环境污染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近年来,我国地铁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且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由于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客流量较大,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本文通过对防火封堵材料和防火封堵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以确保防火封堵部位满足消防防火分区隔离的要求。  【关键词】地铁机电;防火封堵;材料;工艺  1、防火封堵材料  1.1材料分类  地
期刊
【摘 要】建筑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将建筑设计与美学进行了良好的融合,并且把握了建筑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房屋建筑的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工作和居住的多种需要,更在一定层次上,建筑也属于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人们对居住生活水平的提高致使建筑设计的美学越发受到了重视。本文介绍了建筑形式美的内涵和规律,并提出相关的看法与实施措施,以供参考。  
期刊
【摘 要】建筑的给排水系统是极为复杂的,设计或安装过程中需要克服众多困难,被许多条件所限制,而且它的重要性我们也是有目共睹的,因为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正是因为给排水系统对人们来说这么重要,所以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最为看重的无非是它的质量,这样一来,给排水的设计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作为专业人士,必须认真制定方案,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本着实用、节俭的原则,努力创新,因地制宜
期刊
【摘 要】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进步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而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舒适度和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包含着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可是对现阶段的建筑施工来说,建筑施工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理问题。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理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重要,所以,必须加强施工的安全监理工作,当前建筑行业的重点工作就是改善工程的总体质量。本文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性的城市化趋势,地球的自然环境,尤其是人所居住的环境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农业社会时代那西方国家种清新的自然景观已越来越难以寻觅了,取而代之的是犹如工业机器般的城市建筑。既然城市化的全球性发展趋势不可逆,人口不断增加如何改善城市的环境,景观就成了当今城建的首要任务。除了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和建筑间的联系外,城市内部的一些细节也是相当重要的。  【关键词】城市绿化;景观设计;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控制措施进行了相关探析,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可以给广大结构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控制措施  近年来,随着各种土木工程拔地而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然而土木工程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虽然国家建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外观及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保证建筑安全性的基础,因此,在建筑结构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要将所有安全性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达到其设计要求,保证其质量与安全性。本文简单分析了建筑结构在设计中提高其安全性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安全性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筑业也实现了快速的發展,对建筑的施
期刊
【摘 要】随着土钉桩锚联合支护基坑工程应用面的不断提高,研究其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支护基坑工程存在的主要质量通病,探讨了支护基坑工程设计前的控制要点,并提出了支护基坑工程存在问题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土钉桩锚;联合支护基坑;工程设计  一、前言  作为基础性工作,土钉桩锚联合支护基坑工程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极为关键,随着支护基坑工程的相关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