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北漂们的爱情,已经不可能有一见倾心后的矢志不渝;承诺和守候,总轻易被那艰辛的打拼所抛弃和辜负。然而,2014年4月,一位叫熊可俊的“北漂”小伙子,却在守候了一位姑娘十年之后,终于盼到了爱情的花开……
2004年的4月2日,北漂穷小子熊可俊第一次遇到他心中的女神:北京电视台女记者叶特娜。
那天身为爱馨特家具公司广告业务员的他,因为要找领导盖章,匆匆走进了公司大门。一进门,他便被一个背影镇住了:瀑布长发,红色短裙,还有如天籁般的声音。他悄悄问一位同事:“这是新来的同事,还是谁的女朋友?”话音刚落,那女孩转过身来。熊可俊这才发现,她握着一支话筒——
原来,当天北京电视台经济节目的3名记者,来公司采访,采访的主题就是“北漂青年的非典型生活”。几名被抓住采访的男同事正在忸怩,见熊可俊来了,连忙将他推上前:“这小子刚来4个月,但业务做得好,采访他吧!”那女孩向他笑了:“就你了,可以吗?”一向能说会道的熊可俊竟结巴起来,他努力镇定自己,才告诉对方,自己1979年出生于山西平遥,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平遥和哥哥卖盒饭。为了挣大钱,今年年初熊可俊随老乡来到北京,成了“北漂”。虽然和5个同事挤在20平米的小宿舍里,虽然一个月才850元,可他坚信只要肯拼,一定能在北京越来越好……
采访很顺利,熊可俊也得知这女记者叫叶特娜,中央民族大学大四学生,因为同事的孩子生病住院,作为一名实习生,第一次得到了外出采访的任务。
第二天,他打电话到电视台,却被告知:叶特娜已经回学校了。他不死心,又辗转问到她的寝室电话。但是宿舍电话一直都处于“通话中”。熊可俊来到中央民族大学,问到了叶特娜的女生宿舍楼。他在宿舍楼下大喊:“叶特娜!”“北京电视台实习的叶特娜!”
终于,熊可俊将叶特娜喊下楼,勇敢地说:“我喜欢你。”叶特娜笑了:“是吗?那你能给我什么?”熊可俊脸红了。是啊,他能给她什么?一箱方便面?一张宽一米的单人床?一个可以随时搬家用的大号整理箱?或许是受不了他的窘迫,叶特娜最终缓和了语气说:“今天我请你吃饭吧!”
在校园里的一家餐厅,叶特娜告诉熊可俊,自己的初恋是一位学长,他曾发誓会为了她,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但前不久,他却最终受不了北漂的艰辛,选择了父母为他在老家找的一份稳定工作,并放弃这份爱情。叶特娜说:“都是北漂,所以我特别懂得北漂的艰辛。曾有人统计十年来‘北漂’留下的概率,结果是,超过80%的人呆不过三年。所以,虽然北京永远人满为患,但你今天看到的‘北漂’们,早就不是三年前的那一群……”叶特娜的潜台词,熊可俊懂得。作为北漂,生存尚不易,怎能轻易谈爱!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第一个走进他心扉的女神。熊可俊眼眶里的泪水,让叶特娜有些不忍。临别前,她把自己的QQ号和电子邮箱给了他,说:“假如十年后,你还在北京,而我也没有嫁人,那我们再说恋爱吧!”
那晚,熊可俊回到家,看着桌上一块小白板,他突然特想写一些字,纪念今天。他写道:“从此,我的心,只为叶特娜一个人宁静和荡漾。2004年4月3日。”熊可俊让室友用数码相机给举着白板的他拍了一张照片。熊可俊跑到网吧,将那张照片,发到叶特娜的邮箱。
在北京做业务员很辛苦。熊可俊几乎一个月就穿破一双球鞋,而且没有正常上下班时间和周末,被客户骂被同事算计更是常事。每当此时,熊可俊都会在白板上写下一段话,拍下照片,发到叶特娜的邮箱。
2004年6月27日,熊可俊被业务竞争对手欺骗,给公司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经理暴怒着让他赔光了所有的积蓄3万元,并让他立刻走人。
那一夜,熊可俊找到了老乡喝闷酒,老乡们都劝他早点离开北京。熊可俊一言不发,不知何去何从。午夜时分,告别了老乡,熊可俊来到天安门广场漫无目的地走着,他想念那个叫叶特娜的姑娘。为了她,自己留在北京,如果坚持十年,真的可以相爱吗?终于,熊可俊决定,再苦再难,他也要呆在这里。他在白板上写下:“虽然我们平时并不见面,但只要一想到你也在北京,我就充满了力量。”
半个月后,熊可俊终于在一家牛奶厂找了份送奶工的工作。找到工作的那天,他高兴地去中央民族大学找叶特娜,却得知她已毕业了,电话号码也换掉。她何去何从,他无法知道。唯一的期望是,她还在北京。
失落之余,熊可俊在随身带的白板上写下:“虽然北京那么大,但如果我用十年去等待和相信,我们一定会再遇到。”他请路过的学生给自己拍了照,接着来到网吧,将照片又发到叶特娜的邮箱。就这样,熊可俊给这个邮箱发了两年的照片,却没等到叶特娜的回音。这两年里,他又去了另一家文化公司做宣传员,月薪涨到了2000元。2006年7月,熊可俊给自己买了台电脑,并联了网线。
2006年11月,因不配合突然涨房租,熊可俊被房东撵了出来,离开家时,熊可俊在白板上写:“在这间阴暗却也安静的地下室里,我度过了想你的342天。下一站在哪里,我就在哪里等你。”写完后,他举着白板,笑嘻嘻地让房东给自己拍下了照片。
熊可俊不断用白板写字,他希望叶特娜能看到:他的不堪、他的辉煌、他的泪水,因为这些都代表着他在北京的努力。但,她在哪里呢?
2007年2月一天,熊可俊终于收到了叶特娜回信:
“熊可俊:打开这个邮箱,你发给我的35封信,让我惊讶。
2004年夏天,我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北京电视台做记者。3个月后,因为我所在的节目取消,我也被炒鱿鱼了。之后,我又去了一家公司的内刊做编辑。我与人合租一间房,休息日时常加班,在北京,我过得如同一只蚂蚁,忙碌而微小。忙碌中,我早都忘记打开这个大学时使用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