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素描教学中的专业认识与情感培养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力是创新的源泉,而创新又是个人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伴随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早教专家与学者意识到了从小激发孩子们创造力的重要性,提出要通过各学科教育、各种方法去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美术学科下的素描教学,不仅仅能让学生们对基本的线条、色彩、构图、设计有所感知,更能通过长时间的美术熏陶培养起他们良好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欣赏和创意设计的过程中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们进行良好的审美启蒙教育,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素描;教学;学生;培养
  一、素描教学现状分析
  (一)部分学校和老师对美术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美术教育不仅能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更有助于培养起学生们鉴赏美的能力,利于学生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从小给学生们进行美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美术教学不仅能教会学生们基本的美术常识、图画知识,也能让学生们欣赏美术作品中的感情,从创作过程中去学会与人相处、领会团队意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国自传统以来普遍比较重视对文化课的学习,家长和老师一直以来将文化课置于学生们学习的第一位,甚至认为其他艺术兴趣的学习会影响到文化课学习。由于文化课学习压力大,学校和老师常常将教学重心放在文化课教学上,花大量时间让学生们做题练题,一心想要学生们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导致美术课程在小学校园不被重视。有些老师甚至还将美术课程看做“副科”,学校和老师们对美术教学的不重视导致美术教学陷入困境。
  (二)素描老师的教学水平需要提升
  伴随着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及各类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很多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工具已经涌现。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日常生活中对互联网接触并不多,因此教学多采用一些常规的教学方式,并且教学理念也偏向保守和传统,但是由于大环境的原因学生们普遍都能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面对的都是电子设备及各类移动端,他们也习惯了便捷、高效的生活节奏。这样一来,在新时代背景下部分学生面对老师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时会很不适应,会对素描课程甚至老师产生抗拒心理,这样对他们的素描学习非常不利,这一问题亟需得到解决,老师们要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素描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就笔者调查到的情况来看,目前素描老师在授课时明显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把控是不太清晰的,很多老师仍然将自己的教学内容局限于美术课程基础知识和技巧的教授,而没能从宏观上去明确对学生们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学生们的美术素养、艺术素养恰恰又是培养其综合素养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因此素描老师们通过素描教学培养学生们的美术核心素养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认识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不应该局限于知识本身,而是要通过不同的学科教学帮助学生们搭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通过知识积累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因此,素描教学中,老师在教授学生们基础素描知识的同时,更要清晰自己的教学目标,重视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目前的素描教学中,这一点是亟待改善的。
  二、素描教学对于学生们的重要意义
  (一)素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对美的感知力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和电子产品占据了学生们越来越多的时间,血腥游戏、狂热追星等新兴事物使得很多学生沉浸在虚幻世界,甚至导致人性扭曲、情感压抑等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况出现,也给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带来了负面影響。培养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一直是学校和老师努力的方向,因此从小开始对学生们多方面启蒙的关注是十分重要且有必要的。素描教学能通过简单的线条、构图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能够净化心灵,从小让学生们接触世界名作、接触各类优秀美术作品,能够加强其对色彩、线条的感知,他们站在学生的视角也能对作品蕴含的情感和意义有自己的解读。素描老师在进行素描教学时,引导学生们分辨简单的线条、材质、明暗对比,教导他们掌握基本的美术小知识,引导学生们通过美术作品去领悟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们对美术作品的感悟力,让学生们耳濡目染优秀作品,有利于逐渐培养起学生们良好的审美能力,提高其对美的感知力,对其情商发展十分有利。
  (二)素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学生们从小接受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对书本知识内容的学习,而是要通过老师的引导逐渐去搭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去感知、感悟知识,最终将学习到的知识用于自己的生活。比起其他科目的学习,素描教学更多需要学生们用双眼去仔细观察、用脑袋去想象、动手去实际创作。眼睛在仔细观察,学生们的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很多相关的画面和意境,同样的美术作品带给每个人的感受几乎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联想到的画面也是不同的。老师重视对美术教学、素描教学进行创新,这样长期的美术训练会让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得到长足的培养和发展。
  三、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研究
  (一)老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式素描学习氛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强调要将学生们看作课堂的中心,引导他们自主地去探索知识,并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大脑研究学家博赞曾经在《启动大脑》一书中指出“当我们的大脑处于紧张状态时,其对外界的信息会更不易吸收,当我们的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时,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学习氛围对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能够加速孩子们对知识的接收和理解。因此,在素描教学中,老师要努力为学生们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开放式课堂氛围。在轻松的、开放式的素描学习氛围中学习,学生们能放松身心,更专注地听课、学习,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为学生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新闻上聆听到的有趣的美术小故事、小作品等;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孩子们到户外进行学习,去大自然中发现美。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为孩子们营造出开放式的素描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逐渐培养起学生们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老师要借助多媒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技术能够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便于老师的课堂讲解,也可以供学生们有取舍地使用和观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赋予了多媒体技术很大的灵活性和丰富多彩的形式,老师们在多媒体技术的利用过程中会融入一些有趣的图片、动画甚至小故事,这些小互动有利于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认真地观看和学习,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站在学生视角去了解他们的日常喜好、他们所关注的东西,并将其融入多媒体技术教学中,使得自己的授课更易被孩子们理解和喜爱。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对孩子们的关注度,主动去探究他们在生活中所关注的热点、他们生活中喜欢的事物,这样一来有利于老师加深对孩子们的了解程度,也有利于老师将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关注点融入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对老师和学生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该掌握一些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因此老师们要努力提高自身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不断创新自己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老师要为素描课程教学加点“色彩”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学前教育中老师们在进行素描课程教学时,要充分从生活中挖掘一切“美”的东西,再结合教学将这些“美”展示给幼儿,引导他们自己用双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美术老师在进行素描课程教学时,要积极地为美术教育加点“色彩”。老师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色彩、美术知识的讲解,而是要通过艺术鉴赏培养其学生们良好的美术素养、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艺术感,培养起学生们良好的审美水平。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讲授一些伟大艺术家们的故事,提高学生们对美术的理解;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加入课外美术鉴赏的内容,不局限于课本上的艺术作品欣赏,而是将课外优质的美术作品带给孩子们进行品鉴;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推荐一些好的美术作品、画展等,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感受和品鉴美术,而不是只知道书本上的基础知识,逐渐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水平。
  (四)老师要利用素描教学加强对学生们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脑力学家博赞的著作中,其提出了一个公式“E+M=C∞”,该公式可以解读为:Energy+Memory=Creativity∞。在素描課程教学中,老师们要想办法不断去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老师在为学生们讲解素描课本上的内容时,要多引导孩子们去进行画面的想象和思考,通过教学创新使孩子们对素描教学感到新奇和有兴趣,这样的状态下,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energy”是充足的;在老师进行素描课程教学、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孩子们也能体验到不一样的角度和思路,并且在反复的观看和理解的过程中,其“memory”也会不断加深,在这样的锻炼下,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感知力和人文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能力,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灵感和感悟,激发其创造力,进而不断激发其自身的潜能,这样一来也能得到更多家长的认可,进一步提升素描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水平。
  四、结语
  素描课程教学对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老师要进行思考和创新,不断提高素描教学能力,让学生们在美术学习中找到兴趣所在,逐渐爱上美术学习,并在美术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1]卢钢强.结构素描教学创新思考——教具创新[J].艺术评鉴,2018,(03):111-112.
  [2]贾淑梅.素描教学的所感所悟——中学素描教学浅谈[J].时代教育,2017,(18):114.
  [3]郇晶.高职美术素描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渗透分析[J].学园,2017,(20):56-57.
  [4]刘子楠.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2017,(05):178-179
  [5]郑青.论如何在中职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J].考试周刊,2017,(35):129.
  作者单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正>一、引言 在化学纤维生产中,熔体的纯净度接直关系着成品质量。采用预过滤技术,可以提高熔体的纯净度。目前国内、国外在化纤抽丝设备上,高速纺丝生产线上,都已广泛采用
版画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更重要的是,版画还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能锻炼作画者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提升小学
天使夜话魏敏夜阑人静时,我喜欢抖开思绪翻看逝去的岁月。看那12个小女兵躺在用木板排成的大通铺上,神采飞扬地叙说着、争辨着,充满激情地遐想着、憧憬着。她们说了700多个夜晚,做了200多
眼纹 眼睛内视网膜的图纹,叫眼纹.通过电子照相机扫描摄像,可将每个人眼底视网膜进行摄片,发现每个人的视网膜结构均有差异,可用来鉴定身份.专家们一致认为,它的可靠性可与指
随着一声长笛,37次特快列车载着小侄女瑶瑶徐徐地离开了站台。然后,风驰电掣般向南驶去。怀着一种莫名的惆怅,我缓步回到居室。窗外明月高悬,秋风阵阵;屋里寂静无声,只有台灯放出的桔
文章以陆俨少先生与桂林山水的缘起谈及先生的艺术生涯与写生情怀。从中国山水绘画写生发展的脉络入手,探讨在山水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山水画在写生演进中表现手法以及表现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8例腹部外科中等以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均给予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观察和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配合芒痔汤熏洗坐浴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重度痔病患者,按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即PPH术配合芒痔汤坐
摘 要:探索旨在改变传统素描中以技法为主的概念,打破单一的描画方式,在注重观察、思维表现的同时,不摒弃基本的结构造型要求。以概念、基本表现能力、创造性思维三个部分构成教学主体,是认识自然,为创造性的设计构建基本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素描;体系;创造  素描作为艺术学科中的表现形式训练,已经有多年传统,可以说,欧洲绘画艺术发展伊始,从蛋彩到素描的过渡,又至油彩承接,整个变化形成了欧洲绘画的创作体系
中医药院校传统考试存在考试内容缺漏、方式单一、评判多元等缺陷,从内容到模式都已不能满足新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目标。考试应重点突出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