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人才队伍建设须“四注重”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更是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应做到“四个注重”。
  增量开发人才,应注重培养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无论是盘活存量人才,还是增量开发人才,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培养创新人才,一方面要努力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营造好激励创新、鼓励冒尖、尊重个性、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依托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科研基地等,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创新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创新人才。还应加大对创新工作投入的力度,加大政府投入,调动创新资源配置的能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投入体系,调动人才自主创新的激情和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全面发展。
  全面开发人才,应注重开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就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而言,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比较充分,管理比较规范,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还没有完全破题。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企业来支撑,优秀的企业则需要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来统领。目前,我国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企业家还没有真正成为一种社会职业。只有尽快进行机制体制上的改革,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选拔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才能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才有可能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壮大产业人才,应注重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开发急需的紧缺人才是壮大产业间人才队伍的关键。目前,产业间的人才虽然在不断增长和壮大,但是产业集群领域的专业人才仍然严重不足,市场经济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紧缺。只有准确掌握人才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培养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才能调整和解决好供求之间出现的结构性矛盾。要疏通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人才流动渠道,定期举办人才信息交流会,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紧缺专业,及时提供政策服务和相关信息,吸引更多的紧缺人才为我所用,促进发展。
  统筹城乡人才,更应注重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发展乡镇经济、县域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建议一支规模大、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村人才队伍。要进一步增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整体合力,明确职责,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农村人才能力素质大培训,既要突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又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健全和完善农村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构建以市、县人才市场为主干,乡镇人才市场、服务站与村人才服务信息点为基础的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促进农村人才合理流动、科学配置。这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坚实的人才基础。
其他文献
2004年我省启动了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对政法系统的人均公用经费采取全省统一的标准予以保障,以下是该机制运行3年来的一些利弊的思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用事业企业,加强企业宣传,内聚力量,外树形象,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企业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从
“灌输”一词较早已经使用在教育中了。在它的历史发展中,相继出现过诸多关于“灌输”教育的重要理论,也发生过积极的作用。德育发展到今天,现代德育中的“灌输”教育也有过一些
为适应此种刑罚改革发展趋势与要求,我国从2003年开始在上海、山东等六省试点,后来扩大到18省市。四川省经过近两年的矫正实践与探索,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要求,矫正实践中存在哪些问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本文就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
民事诉讼既判力原则发轫于古罗马,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司法力量解决社会纠纷的最终保障。但中国法学界对此领域的研究却呈现出匮乏局面。本文将以既判力的概念为契
在新历史条件下,作为地方政府,需要对自己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自觉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推进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形成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地方经济社会
走出“作风是小节”的误区,弘扬良好风气必须“大事大抓”;走出“大环境使然”的误区,弘扬良好风气必须“洁身自好”;走出“空喊不落实”的误区,弘扬良好风气必须“重在行动”;走出
行政学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强化了行政学研究本土化的紧迫感。本文主要在分析行政学中国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揭示了行政学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并对行政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进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才靠教育培养,教育现代化靠的是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人才不是整齐划一的,教师也一样,因为多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