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熊猫”兰花基因破译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科植物(兰花)是植物界最大和进化程度最高的家族之一,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文化和药用价值,也一直是科学界的关注焦点之一,今天仍然是研究生命与进化的理想模式植物。我国兰科植物众多珍稀种类已陷入极度濒危境地,因其资源珍贵而被喻为“植物界大熊猫”。
  2013年7月3日,中国科学家在深圳宣布完成“兰花基因组框架图”,标志着“兰花基因组计划”实现了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兰花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小兰屿蝴蝶兰”的兰花基因数目约为23000 个,与人的基因数量相近。
  兰花进化可能比人还厉害这项针对兰花的重大研究成果,由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发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台湾成功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完成。“兰花基因组计划”自2013年7月20日启动。科学家在对小兰屿蝴蝶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时发现,小兰屿蝴蝶兰有1N=19条染色体,基因组大小约12 亿个碱基对,基因数目约23000 个。这个数目与人的基因数量几乎相当。
  “兰花的进化历史比人类还长,在基因的进化上其实可能比人还厉害。”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刘仲建表示,人的基因多用来控制情感或者运动,兰花的基因则可能多用于适应自然环境。
  兰花比人小,怎么数量与人差不多?刘仲建分析,可能是在进化过程中有些基因沉淀了,不表达了(即不表现出生命特征了),但是这个基因还是存在的,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生命科学具普遍重要意义
  除了小兰屿蝴蝶兰,科学家还对杏黄兜兰、大根槽舌兰、蜜蜂眉兰等11 种代表性兰科植物进行基因表达的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目前9 种兰花的基因测序工作已经完成,整体测序工作接近尾声。下一步将以基因框架图的组装分析为基础,继续把小兰屿蝴蝶兰的基因图谱推进到精细图的水平,进行基因注释、比较基因组分析等,同时还将通过11 个物种的转录基因组分析,为兰科植物描绘出完整的“进化路线图”。
  世界著名科学大师达尔文曾著有《兰花的传粉》一书。基因组计划的专家表示,通过对兰花基因组的分析,为兰花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能够重新审视达尔文时代以来的经典研究成果,从而为进化生物学和达尔文理论注入新鲜血液。“这是个历史性的成果。”有与会专家表示,这项计划不仅将揭开兰花的进化历史和奥秘,对生命科学与进化生物学也将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花卉信息网
其他文献
据青海省统计局统计,2012年以来,青海省设施农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六月末,全省拥有温室12.65万个、大棚1.02万个,温室、大棚蔬菜产量9.47万吨,其中食用菌类产量0.2万吨。
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做出的郑重承诺。2011年9月27日,国务院专门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打赢节能减
介绍12导联数字心电图机研制开发,采用双CPU架构,包括数字信号处理TMS320F206和微控制器AT89C55。该仪器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06PZ实现实时对心电信号进行滤波和心电参
系统研究了新洲金矿外围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区的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为了加快阵列乘法器的运算速度,降低延迟,提出了一种基于4选1多路选择器的乘法器设计方案。这种方案在每一步运算中同时处理两位操作数,使产生的部分积数量减少了一半,显著提高了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具有良好的尺度、光照以及空间旋转不变性,在人机交互的环境中可以很好地识别出影像。介绍了SIFT算法和人机交互原理,并进行了实验论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识别出遥感影像,并具有实时性意义。
一个健康发展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二手车鉴定评估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二手车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二手车鉴定评估的潜在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一方面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得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增速下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面对这样的新局面,如何促进保险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如何在保险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巴象鼓舞历史悠久,隶属"巴渝舞"支系,是古代巴国土著賨人由巫舞演化而来的狩猎舞,也是为祭祀、战阵、仪仗的战舞、集体武舞。本文力图从舞蹈学入手,并结合历史学、宗教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