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洗礼 点心灵明灯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op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农村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因此,我们倡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本文主要讨论了新课下如何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的问题,从而希望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用中有学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农村;新课改;生活;语文
  农村高中的语文学习相对城市是“弱势学科”。我们发现农村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着兴趣不浓、习惯不良、整体语文水平偏低、语文综合能力不高等令人堪忧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农村的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没有调动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使语文学习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树立新课标理念
  新课改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既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也不可能沿用传统教法照本宣科。学生知识平庸、技能匮乏,还带有在应试教育下养成的不良习惯。要一帆风顺地实施新课改,的确存在诸多困难。但我们除了用理性的眼光审视存在的差距,同时也应辨证地去发现积极有利的因素。只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地渗透新课标理念,实施新课改还是有章可循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的确如此,语文与生活同在。大语文教学观也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宜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课本和课堂教学中,而应将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袤的时空,与生活、与社会链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现状,笔者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低下,主要是不能将学习语文与生活相连,脱离生活,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我们倡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逐步实施课程改革。
  二、具体做法与尝试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教材中有很多与农村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课堂教学時,教师利用好这样的结合点,有利于学生更快更深感悟文本内涵。如在教授刘亮程先生的《今生今世的证据》一课时,农村的学生对于他笔下描写的证据是非常熟悉的,圈棚、炉灶、土墙、大榆树及打夯的号子都历历在目。在感性了解这些证据的前提下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带有感情与兴趣的,它远比学生们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讲解更有感召力,也正是此,语文课才有别于科学或其他课程。再如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文,文中对闰土童年生活的介绍也和我们的学生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得到学生们的共鸣。学生的淳朴、天真,让农村的孩子真正在学习中找到自信,不做盲目的边缘人,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是学生与闰土以及自己心灵的对话。特别是一些实践类学习,结合我们镇丰富的地理与人文资源,清明踏青,古桥寻迹,历史人物追怀,这样语文学习就建立在爱家乡的基础上,真实而深刻。
  2.积极挖掘农村文化内涵。在教学时除可能利用好农村资源外,对农村风土人情、乡语乡俗的认识与认同是需要在教师的良好引导下展开的。以教材上某一个语文点作切入,以丰富的生活资源作面的展开,多角度挖掘生活中的语文内涵。如教材上有“我爱家乡的——”的习作练习,要学生真正有感而发地写出对家乡的爱,对于高中生来说,做到内容充实也不是太简单的。我们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走、看、访、问等多种形式,带着为什么去了解枯枝牡丹的历史,去探询烈士方强的渊源……学生们则通过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学语文,使学习变得更为主动与有效。很多的乡土人文,其实正在悄悄流逝,在90后一代已经变得空无。仔细想想,这与我们的教育也不无关系,也再一次让教师感受新课改的压力与必要。
  3.客观对待农村语文现象。农村有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农村广袤的土地蕴涵的深深的文化内涵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支撑。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淳朴的民风下一些我们所不太愿意涉及的方面。如农村语言的粗俗,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等。如何帮助学生真实地走进生活,客观对待是基础,合理引导是根本,辩正学习是关键。如我们就学生发现的身边错别字现象开展街头纠错行动;对家庭成员的脏话现象做原因调查和监督;对于家乡贴春联的现象我们去了解,并通过送春联活动展示学生的书法功底,对有浓烈迷信味道的春联进行了替换……认识生活,促进语文学习,采用积极态度对待,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也是对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负责。
  4.广用农村媒体学习渠道。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媒体手段,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我们组织学生观看《唐之韵》等录像片,帮助他们赏析古诗词的意境,了解诗人的艺术风格,丰富作文素材。我们还结合上信息课,指导学生浏览从网上下载的各种读物及信息。“伍中之声”广播电台一直正常广播,信息容量也不断扩大,我们每周组织学生出谋划策、积极投稿、认真收听、写听后感等;课间、节假日,我们精选一些旋律优美的轻音乐、节日歌曲以及优秀的校园歌曲,用录音机或VCD放给学生听;二是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家庭社区和媒体手段,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我们指导学生在家里有选择地看电视,主要的是一些优秀的综艺节目和爱国主义电视剧。我们还组织学生去看精彩的电影(如《红楼梦》《雷雨》《辛德勒名单》《边城》《霸王别姬》),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相关背景资料。
  5.农村学生亦可谈天说地。为了拉近语文学习和生活空间的距离,我们利用课前五分钟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描述生活,评论生活,实话实说,自由表达。规定的基本内容有:生活事件、人物画库、生物写真、景物扫描、心灵感悟、品评书报、影视感观、焦点透视。教师当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向生活进军的引路人,学生的目光就被引向了生活,都来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教授苏教版必修四教材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时师生之间可敞开胸怀,谈天说地,畅所欲言。笔者在课堂上选用这种教学手段,学生积极性异常兴奋,效果颇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在新课程指导下,我们捕捉生活现象,链接生活情境,感悟生活真情,在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人格素质的积淀,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种人生经验,品味各色别样人生。语文课程因此才会涌动着生活的灵性,点亮学子们心灵的明灯。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
其他文献
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幼年【释义】:三岁左右到十岁左右的时期,十岁之前的孩子,特别纯真,特别有趣,特别贪玩,特别随意。生活习惯需要培育,学习习惯需要培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
期刊
摘要:和审美有关,却又超越审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数百年时间里,融入和融合的本土化进程一直在进行。音乐,或者说,那些原本为信仰所用的宗教文本的赞念就留有基因。  关键词:伊斯兰音乐;回族宗教音乐;诵念;文化  西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中东地区兴起以来,就有穆斯林来到中国经商、传教,被称为藩客;自西元8世纪唐朝与大食建立外教以来,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间的交流、交往不断深入;蒙古人西征大量归附的中亚人穆斯
期刊
摘 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提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提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效建言。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欣赏;教学效率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新课标也强调,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
期刊
摘 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我国高中数学竞赛的发展概述,总结高中数学竞赛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高中数学竞赛活动的建议,希望能让人们对高中数学竞赛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竞赛;作用;意义  1我国高中数学竞赛的发展概述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其目标是为了促进我国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数学人才。时至今日,我国的高中数学竞赛活动的发展已经相当壮大。高中数学竞赛的内容也
期刊
摘 要:新课标基本理念指的是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使得学生在教育中得到健康和全面的发展。那么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教育则是教育实施的主要阵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参与课堂的有效性将直接决定这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是否能够提高。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参与有效性最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构建互动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调动起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期刊
摘 要: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对象是小学生,处于童年期,是以快乐为原则,以游戏为生活。在阅读中,他们也渴望快乐,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从中寻找自己的身影。因而,我们在制订推荐书目时,首先要考虑书目的趣味性,契合学生的阅读需求。信息化环境下的儿童文学分级阅读应该以小学儿童应该发展的语文阅读能力为依据。  关键词:课外阅读;书目推荐;快乐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变革的挑战,要求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能够得到进步和发展,在目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相应的问题,传统的管理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带来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促进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水平的发展,实现我国小学教育不断向前进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问题;措施  近
期刊
摘 要: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小学生合唱教学,激发小学生音乐兴趣,有利于增强小学生自信心,提升小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探讨了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态型政府”之语义界说,结合建--设生态型政府所遭遇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要构建生态型政府的措施:一是要健全社会法规制度,科学安排筹划;二是要规划好建设主体,紧跟党政步伐,呼吁大众投身其中;三是密切关注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治理;四是加快产业升级,着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发展绿色经济;五是加强管理,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生态水平。  关键词:生态行政;管理  1“生态型政府”之
期刊
摘 要:对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游戏教学法正好可以贴合学生的心理,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主性、积极性。本文从小学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兴趣、小学信启、技术教师的教学手段以及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等多方面角度来进行分析,探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用教育游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游戏小学;信息技术课;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游戏活动进行设定和开展。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