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失踪之谜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记录的人类集体失踪案发生在1915年12月,英国与土耳其之间的一场战争中。英军的诺夫列克将军率领第4军团准备进攻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的军事重地——加拉波利亚半岛,那天英军很英勇地一个一个爬上山冈,高举旗帜欢呼着登上山顶。突然间,空中降下一片在阳光下呈现淡红色的云雾,射出耀眼的光芒,它覆盖了一百多米长的山顶,在山下用望远镜观看的指挥官们对此景观十分诧异。片刻,云雾慢慢向空中升起,随即向北飘逝。指挥官们惊奇地发现,山顶上的英军士兵们全部消失了。诺夫列克将军率领一千多名士兵登上山顶,并亲手插上英国国旗,旗帜还在山顶上飘扬,而人却一个也不见了。
  1990年夏,英国伦敦出版的《观察家》杂志发表文章,列举了近现代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些神秘事件,其中披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奇事:在中国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中,曾有一个团的中国官兵在南京东南三十余里外的青龙山山区神秘失踪,从此再无消息。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1937年12月初,近20万国军云集南京城内外,参加南京保卫战。其中,72军、74军、93军等部队是从淞沪战场且战且退,来到南京城外布防的;还有几个师是最高统帅部从四川、安徽、湖北、江西等省紧急抽调来的。这些部队虽然同仇敌忾、士气高昂,但装备太差,只有步枪、机枪、手榴弹及少量迫击炮。而乘胜进攻的日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拥有重炮、装甲车、坦克,还有大队飞机助威,张牙舞爪,气焰凶猛,不可一世。激战中,中国军队损失惨重。据南京东郊马群、白水桥地区一些老人回忆,损失最惨重的是远道开来的川军某师,他们的枪弹多为劣质品,不堪使用,显然是被混入国军后勤供给部门的日本间谍和汉奸暗中做了手脚。官兵们的血肉之躯怎能抵挡住疯狂的日寇,几乎全军覆没。该师有一个团,因担任阵地左翼京杭国道一侧对敌警戒任务,未直接参加战斗。该团团长在战事失利后,为保住有生力量,便带上全团二千余官兵急行军向南撤退,进入绵延十几里的青龙山山区,但却从此消失,无踪无影。
  攻占南京的日寇总指挥部在战事结束后统计侵略战果时,就发现中国守军有一个整团未被歼灭或俘虏,也未放下武器进入城内由万国红十字会划出的难民区,但该团似乎又没能突出日寇的两道包围圈。日寇们认为此事蹊跷。重庆作战大本营于1939年统计作战情况时,注意到这一咄咄怪事,列为“全团失踪”。
  抗战胜利后,军政部、司令部都派出专人对此事做了专门调查,但仍查不清楚真相,最终不了了之。
  根据推测,这个团在当时不可能突围。因为日寇松井石根采用了迂回战术,于1937年12月1日出动两个精锐师团从上海南边的杭州湾登陆,经嘉兴、湖州、广德、芜湖,包抄中国大军后方。12月10日,这支日军的一部在南京东南部重镇汤山与沿无锡、镇江一线打过来的日寇主力会师,从三面对南京实行大包围。中国军队只有邓龙光将军指挥的93军等少数部队,趁日军尚未合围,经龙源、孔山、湖山间山道大胆穿插,冲过京杭国道,撤往溧阳山区。而在这之后,没有一支中国守军能冲出日寇严密的封锁圈。
  英国《观察家》杂志将此事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个营的法国步兵在马尔登山地上的神秘失踪事件相提并论,称之为二十世纪世界军事史上的又一个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开发中国苏南煤田的高潮中,青龙山山区的矿校学生在和驻军建矿井、采煤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几个洞穴,有的洞穴很深。据当地人介绍,山区一定还有一些洞穴因洞口隐蔽或被山洪暴发的泥石浆掩埋住洞口而未被人们发现。传说其中一座山的山岩下就有很大的溶洞,因为如用铁锤敲击某一处岩壁,可隐隐听出空声回音……也许,当年那一团川军,黑夜里为了躲逃日寇的追杀而躲入了山里某一巨大的洞穴里,由于某种原因没能再出来,全部葬身于洞中;也许,当时这个团为突围逃生而主动化整为零,部分人逃出了封锁圈……总之,这至今仍是一个未解开的谜。
  1975年的一天,莫斯科的地铁里也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失踪案。那天晚上21点16分,一列地铁从白俄罗斯站驶向布莱斯诺站,只需要14分钟列车就可抵达下一站,谁知这列地铁车在14分钟内,载着满车乘客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列车与乘客的突然失踪迫使全线地铁暂停,警察和地铁管理人员在内务部派来的专家指挥下,对全莫斯科的地铁线展开了一场地毯式的搜索,但始终没有找到地铁和满列车的几百名乘客。这些人就在地铁轨道线上神奇地失踪了。
  而最近的一次集体失踪发生在1999年7月2日,在中美洲的哥伦比亚,约有一千多名圣教徒到阿尔卑斯山的山顶去朝拜。这些圣教徒相信1999年8月“世界末日”将来临,他们上山去祈祷上帝的拯救。谁知这些教徒上山以后就再也没有下来,从此失踪了。此事惊动了哥伦比亚政府,他们派出了大批警察在阿尔卑斯山顶四周大面积寻找,并出动了直升飞机。近1个月,警方查找了整个内华达山区的每一寸土地,但没有找到一个教徒的踪影。
  人们对这些神秘的失踪案件有种种猜测。由于失踪人数众多,过程离奇诡异,各国政府也从未放弃对它们的追踪与调查,但始终一无所获。他们究竟去了哪儿?这至今仍是个没有答案的谜。
  (摘自《科海故事博览》)
其他文献
新的标识反映出FESP作为一个活跃的印刷团体的心脏所发挥的全球作用FESPA已经更新了它的标识,推出一个新的协会标识和其全球展览会的系列标识。新的标识看上去现代、清爽和鲜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IT)越来越深入中小企业的核心业务,影响中小企业的策略制定和业务发展.恰当地把握IT外包和处理好IT外包问题,能够使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
山东新峰植绒设备有限公司新近推出了SDXF—B型卷材自动植绒流水线。该设备由上胶设备、植绒机、放卷机,自动植绒室、浮绒清除设备、输送设备、烘干设备、收卷机、静电消除设
在我们周围,熟知绘画的人知道油画、国画,不一定知道版画;进而熟知版画的人,知道木刻不一定知道丝网版画。丝网版画因其材料和版画本身的特殊性,总是处在一种尴尬的位置上,不为人们
出生于江苏泰兴(今泰州)的沈安娜,20岁从上海到达杭州参加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中央特科,潜伏在国民党内从事秘密情报工作长达15年。其中,1938年至1949年,在周恩来的指派下,她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做速记员,以国民党特别党员身份作掩护,在蒋介石主持的党政军特高层会议上为党搜集大量重要情报,并从未暴露。  沈安娜也因此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出生书香门第加入中央特科  1915年,沈安娜出生
黄陵二号煤矿铁路专用线白石隧道是一座瓦斯隧道,洞身通过地段有大面积小煤窑采空区分布.从钻孔、灌浆、安全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检查等方面阐述了隧道煤窑采空区的处理
明朝第一清官海瑞,因为有“笔架山”的美誉,由一个相当于当今的县教育局长职位直接升为浙江淳安县长。这下可好了,原先当的是教育战线上的官,要搞肃贪风暴也只能在教育系统内部搞,影响不大,现在当上了县里一把手,那整个行政系统不都在其肃贪之中?  海瑞上任不久,时任中央都御史的鄢懋卿来浙江视察,海瑞给鄢懋卿写了一封信:说您“素性简朴,不喜逢迎”,可我听说您所到之处,“各处皆有酒席,每席费银三四百两,金花两段
梁漱溟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之称。他幼年时身体虚弱,好静不好动,经常生病,智力也差,老一辈曾以为他会夭折,最后却享有96岁的高寿,被誉为“超标准的健康老人”。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的高深智慧。  养身需养心  梁漱溟觉得养生的第一要旨是“养身需养心”。在他看来,“人在世上生活,如无人生的反省,则其一生就活得太粗浅,太无味了
为保证西部开发的顺利进行,迫切要求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针对西部信息资源保障能力比较低下的现状,提出应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资源储备与开发力度、积极发展信息服务
应用福建惠安核电厂址SF6野外示踪试验数据来验证在核电厂的国内外导则中经常使用的高斯烟羽模式的有效性.结果分析表明,高斯烟羽轨迹模式在复杂地形滨海厂址的应用有效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