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畜牧兽医队伍法制化建设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h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三定”工作初步完成以来,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技术推广工作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但是,在某些地方,“三定”工作规定没有得到及时全面落实,距畜牧业生产发展和“放心肉”工作建设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动物防疫检疫作出新的规定,对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行基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存在很多同国家法律不适应的地方,影响各地动物防疫检疫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我们认为,适应法律要求,积极推进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和技术推广队伍体系建设,是有关部门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一、基层畜枚兽医队伍体系建设的法律要求
  1.《动物防疫法》规定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动物防疫和动物防疫监督。
  (2)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实施对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设动物检疫员,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3)乡镇动物防疫组织应当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下,组织做好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4)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应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
  (5)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2.《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纳人法制化管理轨道。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业务上受农业主管部门指导,行政上受当地乡镇人民政府领导。
  (2)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事业经费足额由各级财政承担。
  二、当前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政执法主体组织形式不适应国家法律规定。
  ①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为各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所属,不符合《动物防疫法》执法主体资格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组织形式。
  ②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在本乡镇继续实行对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背离了《动物防疫法》有关“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为动物检疫行政执法主体”的规定,极易引起相关行政诉讼败诉。
  (2)管理体制不顺,事业经费不足。
  ①乡镇畜牧兽医队伍接受业务指导与行政管理相互之间严重脱节。农业主管部门由于没有行政管理权,不能有效开展人员考核、管理,“业务指导”名存实亡;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由于专业业务不通,工作关心、支持相当有限,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乡镇政府平调、占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人员和财产的现象,妨碍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②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特别是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工作条件简陋、社会地位低下,严重影响了业务工作开展。
  (3)国家法律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未得到有效落实《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动物防疫法》明确赋予乡镇畜牧兽医机构的技术推广和动物疫病预防职能,普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作职能没有及时从动物疾病治疗转移到行政执法上来。
  (4)动物诊疗许可制度进展缓慢,动物诊疗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松懈,整体动物诊疗技术水平较低。
  (5)行政执法职能没有与经营性活动分开,违反了《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有关“执法机关(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的规定,影响执法公正,损害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形象。
  三、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体系法制化建设设想
  (1)出台有关规定,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组织形式上确定为各级人民政府所属。有利于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行使行政执法职能。
  (2)各乡镇设立动物防疫监督派出机构、动物防疫组织,与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合署办公,综合行使动物防疫检疫和技术推广职能。动物检疫员由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从在编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中聘任。动物检疫员兼任动物防治员和技术推广人员。动物检疫员名额按乡镇行政区域实际工作需要在“三定”人员编制范围内合理确定。各乡镇(街道办、办事处、管理处)一般设1名~2名。事业经费足额由县级财政承担。
  (3)实行动物诊疗许可制动物诊疗从业人员,归口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实行行业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经严格培训、考核,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方可开展动物诊疗活动。
  (4)禁止行政执法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参与本地区同行业经营性活动,维护行政执法公正。
  (5)建立稽查、监督机制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专职稽查队伍,统一监督、管理辖区内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推广工作。我们认为,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明确基层机构的工作职能,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建立一支高素质、规范化的基层动物检疫和技术推广队伍,从根本上将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纳人法制化管理轨道,将极大地推进各地畜牧业生产发展和“放心肉”工程建设。
其他文献
摘 要: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原则;导入方法  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千门万户的钥匙。它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活”
期刊
生命化课堂是以充分释放生命的活力为手段,以生命成长为目的,提升每一个生命的价值赋予课堂教学以生命的意义,就是“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为了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打造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山东省乳山市大孤山初中积极推行生命化课堂教学,以理念提升促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一、开展“讲三课”磨课活动,让课堂走向生命化  在认真学习生命化课堂理念的基础上,组织各学科教师通过“每科
期刊
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呈螺旋式提高。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外 代过程。写的能力要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而写的训练又能进行一步提高听、说、读的能力。因此,写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寓写于听、说等诸方面的训练中,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写 的能力。  现在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动物福利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动物福利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的一个壁垒。因地制宜解决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动物福利问题势在必行,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动物福利;畜牧生产;国际贸易  近几年来,动物福利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国外很多国家己为动物福利立法,而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动物福利问题却比较突出,特别是已经影响到我国动物和动物产品出口
期刊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人际交往中起重要作用,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只有深入了解其内部文化,才能更好的应用。日语的寒暄语作为日语的一部分,体现出日本人的“和”文化。  关键词:寒暄语;和文化;内外;上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积淀。日本语言学家森田良行在《日语的视点》中指出:「言葉はそれを生み出した社会的文化であり、文化的視点を離れて言葉を考えることは生きた本当の言葉を
期刊
摘 要:随着电力工业和电气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能的使用日益广泛。电气安全技术知识不足,对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不当、错误操作或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设计不完善,都有可能发生人身触电伤亡、电气设备损坏等事故,甚至还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本文介绍了触电的原因以及预防触电的措施。  关键词:用电安全;触电的原因;预防措施  一、相关案例  【案例1】2000年11月4日,安徽省某化肥厂
期刊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开展,通过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局面,有效地减少了各类事故发生,建立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可以说安全生产是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而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进步也为安全生产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领导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
期刊
摘 要:企业培训课程体系是企业培训成败的关键所在,一套科学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可以为员工素质能力的提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本文拟从企业课程体系的概述入手,着重分析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探讨课程体系如何高效运作从而实现企业培训工作的有效推进。  关键词:企业培训;课程体系;构建  企业培训工作的目标是使员工胜任岗位,满足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同时满足员工自我成长需要,无论何种培训体系,从资源的
期刊
摘 要:分析供电企业实行用电营业管理的内涵及意义,并就供电企业实行精细化电力营销管理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电力企业中的用电营业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管理措施及方法,可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精细化;电力营销;管理措施  一、电力营销管理思想  现代管理理论有:人本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企业再造理论、“三老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耗散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