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zh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在自身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实现知识迁移,掌握新知识、归纳新规律,帮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进行自学的能力。
  【关键词】中年级数学;自学能力;策略研究
  21世纪迎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量成几何级数地增长,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
  所有新知识,不管是高新尖的前沿科学,还是基础科学,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在自身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实现知识迁移,掌握新知识、归纳新规律,帮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进行自学的能力。
  知识迁移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前一种知识对学习后一种知识的影响。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实现知识迁移,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策略一:创设任务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创设学习任务,并将一个大的任务细化成若干个小任务,让学生在强烈的问题驱动下,调动已有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积极主动地使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案例:
  在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时,学生是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了达成这个大的学习任务,可将其分成以下三个小任务,让学生根据万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完成各个小任务。
  任务一:读出528与5280000。
  读这两个数时有什么区别?
  让学生读出这两个数后思考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很容易发现读5280000比读528只是多读了一个“万”字,万级里的“528”与个级里的“528”读法是一样的。
  任务二:读数时我们可以用虚线区分万级和个级,你先读哪级?再读哪级?
  学生很容易便知道要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由于前两个任务难度不大,学生能很快完成任务,并且完成状况良好。学生初步品尝到完成任务的喜悦和成功,表现更为积极。
  任务三:读出308与30800003008与300800003080与30800000
  你能发现读这些“0”时有什么规律?
  教师在肯定学生刚才的表现之后,再展开讨论难度最大的第三个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高涨,热烈的讨论就这样开始了,离完成整个任务不远了。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规律,归纳出亿以内数的读法,实现了知识迁移,并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发现和归纳规律的能力,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养成。
  策略二:导学预习
  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前练习,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新知识内化(此方式一般適用于中高年级的课前预习)。
  将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教学,通过预习,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式学习,使之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预习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经验开展高效的先行性学习。有效的预习有助于知识的有效迁移,对于一个新问题,能够在旧知识点之间进行迁移,或在例题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形成对数学本质内涵的有效建构,体验并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案例:
  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为例,在内容编排上,教材将其放置于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后。教师可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之后再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我们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 )。
  你能根据上面的计算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质疑:
  1.为什么用十位上的数乘另一个因数,所得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
  2.为什么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所得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
  学生通过完成课前的导学练习,知识实现正迁移并得到拓展运用,加深了学生对笔算乘法算理的理解,知道以后遇到需要计算多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
  那么如何设计具有导学性质的预习任务呢?一般有以下几种策略:
  1.直接式呈现。将新授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解决,并写出思考过程,其形式可以是直接呈现的数学习题,亦可以是分成一个个的数学探究任务直接呈现。
  2.情境式呈现。当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不足以完成直接呈现的任务时,可借助情景化的任务呈现方式,引起学生生活经验、心理状态、认知水平的共鸣或冲突,但情境的设计需体现知识点的本质内涵。
  3.分解式呈现。把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呈现新学内容知识体系中的相关前续知识,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其内容包含前续知识的复习、新授知识,此方式能较好地体现知识或能力间的迁移性。
  4.反思式呈现。运用元认知式的设问进行引导,即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我知道什么?”“我还要做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还有什么不懂?”等。教师可以在课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元认知,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学习效果更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新知识,逐渐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只从知识迁移这一个维度来探索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还需要从更多维度研究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实现终身学习、进行创造性活动打下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边红霞.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J].学周刊.2017(12)
  [2]刘凤仙,王志远.抓住三个主要环节 培养数学自学能力[J].教师之友.1998(09)
其他文献
综述了RNA干扰(RNAi)的作用机理、介导载体、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本文记述我国食蚜蝇属Syrphus二新种:硕食蚜蝇Syrphus pernicis He et Li,新种及敏食蚜蝇Syrphus pernicis He et Li,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农学院昆虫标本室。
作者根据近年农药环境毒理的研究结果向读者介绍在不同条件下农药在环境因素中降解的四个数学表达式。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指数模式 C=C<sub>0</sub>e<sup>-kt</sup>。当前
咨询台:我侄女今年大学毕业后.四处找工作均被用人单位以“缺乏工作经验”为由拒之门外。为尽快获得工作机会.积累工作经验.我侄女放弃了劳动报酬,与一家文化用品公司签订了一份2
“83%的抗ED药物用户会提前计划一个特定的时间来选择服用药物,88%的抗ED药物使用者对万艾可表示满意,是使用者中满意度最高的。而满意度高是因为其良好的硬度,迅速的起效时间和低
写作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能全面、有序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是教师检验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写作情况能够有效反馈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针对性
[摘要]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改革事业的发展,我国医院用药逐渐理性化,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为突出。本文就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危害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加快临床药师发展是医院合理用药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现代化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合理用药临床药师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276-02      所谓“是药三分毒
很多人认为,电脑蒙了灰尘只是卫生问题,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电脑上的灰尘还会增加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因此电脑要经常擦拭,避免蒙尘。
南溪县最近出台政策.从十个方面促进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创业。政策强化了企业吸纳安置责任,明确公益性岗位援助、社区就业实体优先安置、落实社保和岗位补贴等扶持措施,鼓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