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移动PC 停止造神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a20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2年前就已现身的超移动PC,仿佛在一夜间“枯木逢春”,受到了众多IT厂商的追捧。在一轮热过一轮的“圈地运动”中,超移动PC被捧上神坛的奥秘是什么?它究竟是不是PC产业的一次革命?在喧嚣繁华的表象之下,超移动PC终将回归理性。
  
  捧上神坛的奥秘
  
  6月26日,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当华旗总裁冯军从一个大信封中抽出一个更小的信封,再从中拿出爱国者MID时,现场爆发出了会意的笑声和掌声。所有的参会者都回想起了在今年1月份的苹果MacWorld大会上,苹果公司董事长兼CEO乔布斯从一个信封里拿出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的场景。
  “用爱国者MID上网,超酷!”在这个完全模仿苹果MacWorld大会的发布会上,冯军刻意要表现的MID的一个特点就是: 比MacBook Air更轻、更薄、更具移动性。
  7月9日,同方也要在北京中奥马哥孛罗酒店举办imini超移动PC上市发布会。而巧合的是: 就在半年多前的2007年11月,华硕在同一个酒店,举办了易PC在中国内地的首发仪式。转眼间,华硕易PC已取得了让其他PC厂商艳羡的销售纪录。
  超移动PC厂商掀起的这场盛大的秀,似乎即将迎接高潮一幕的到来。“今年7月,戴尔、联想、Acer等PC前几名的厂商都会推出类似的产品。”IDC中国计算机系统研究部高级分析师王吉平表示,2008年超移动PC占全球PC市场的7%~10%,全球7~10英寸超移动PC的销售量将达到1000万~1500万台。“2008年是超移动PC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移动互联网枯木逢春的土壤
  
  在计算设备的历史长河中,国际市场上与超移动PC颇为相似的产品,其存在已经超过了12年,只不过这些产品的名字不叫超移动PC,而是被称为迷你笔记本电脑。1996年,东芝就曾推出了一款重量仅为840克、名为Libretto 20的产品,这款产品后来被PC World评为25年来最伟大的25款PC产品之一。可惜的是,由于设计过于超前,这款产品很快从消费者的视野中消失了。
  10年之后的2006年,威盛电子总经理陈文琦再次提出了超移动设备(Ultra Mobile Devices)概念。比东芝Libretto 20幸运的是,这个时候的超移动PC已经开始激荡着新鲜的元素。
  “它一定要有好的影像、好的声音、方便携带,而且能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可以收听在线广播和欣赏最新电影、分享照片、和自己的亲朋好友能即时进行通讯联络。”对于超移动PC,华硕中国业务群副总经理王俊人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
  “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苦苦寻找出路的超移动PC一下子找到了“枯木逢春”的土壤。2006年开始,全球无线网络的普及达到了令人吃惊的速度。据市场调研公司In-Stat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移动数据业务收入超过了1200亿美元,收入占比超过17%。3G的部署使得网络业务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各国主要的运营商分别推出了移动互联网服务。
  而在中国,因为电信重组、3G业务展开等因素的促进,移动互联网业务“井喷”式的发展已是呼之欲出。6月25日,“北京无线城市”一期网络开通,成为国内无线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标志。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令运营商和SP/CP心中暗喜,PC终端生产商们更是从中嗅到了超移动PC重生的机遇。尽管我国的无线网络覆盖并不完善,但IT厂商们在超移动PC的宣传上,都不约而同地喊出了“移动互联网”的口号。在Googel、苹果、诺基亚等巨头纷纷在移动终端平台上争夺市场时,终端生产商同样也不谋而合地实践着“平台”战略。
  
  小兄弟的革命与英特尔的反革命
  
  和传统的台式PC和笔记本电脑一样,PC产业的上游厂商依旧扮演了超移动PC这个新市场的庄家。但不一样的是,在超移动市场里,诸如时钟速度、MIPS等性能不再是其核心的发展方向,而出色的小型化、省电、耐用则成了主要因素。这一次,威盛、nVIDIA等小兄弟难得地找到了向大佬们“反水”的机会。
  作为最先提出超移动PC概念的上游厂商,威盛一直是超移动PC最狂热的鼓吹者。自2006年宣布转型主攻超移动PC市场以来,威盛专注的小型化、低功耗理念与超移动PC的需求实现了相对成熟的整合。2008年,新一代Nano(中文名为“玲珑”)处理器和OpenBook 迷你笔记本电脑参考设计的发布,令威盛腰杆挺直了不少。
  而信誓旦旦地宣称不做通用CPU的nVIDIA也开始显露出在超移动PC领域的野心。在6月份中国台湾省举办的Comptex展览会开展前夕,nVIDIA突如其来地发布了结合低耗电GeForce绘图处理器、音效处理器、影像处理器、高解析度影像处理器的单晶片Tegra,试图凭借在视觉计算领域的积累,以一匹“黑马”的身份在超移动计算领域小试牛刀。
  威盛和nVIDIA之所以对超移动PC情有独钟,正是为了在英特尔和AMD等芯片巨头的夹缝中,力图通过新的技术概念独立一方。而占据全球处理器市场份额78.9%的英特尔对超移动PC始终却“不太感冒”。“英特尔的主业不是这个方向”一位业界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事实上,作为处理器市场的既得利益者,英特尔在一开始是打压超移动这个市场的。”威盛电子总经理陈文琦说道。而与英特尔在正面战场上势同水火的AMD,则在超移动市场与英特尔保持了难得的一致,AMD高层甚至很少在公开场合提起与之有关的任何话题。
  不过面对小兄弟们在超移动领域的强势,压力越来越大的处理器巨头英特尔最终不得不选择了以攻代守。今年4月初,英特尔在上海举行的2008年IDF上宣布推出英特尔迄今为止尺寸最小的处理器Atom(中文名为“凌动”),成为第二家正式将超移动设备作为公司战略的IC设计厂商。
  尽管Atom的推出略嫌仓促,但深厚的积淀还是让英特尔的反击充满了震人心魄的威力。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甚至亲自寻找MID终端厂商。2007年,杨叙在中关村卖场发现了华旗的爱国者MP4,“当时我的第一感觉是: 这不就是MID的原型吗?”杨叙当即找到了冯军,两人一拍即合。
  就这样,在上游处理器厂商对超移动产品的支持下,低功耗/低散热、省电的硬件核心为超移动PC奠定了平台基础,使得Linux、各种Windows版本等操作系统均非常流畅地运行在各种超移动平台上,从而实现了对所有普通PC都能运行的应用软件的全面支持,超移动PC的阵营日渐庞大。目前,全球已经有25家设备制造商开发了35款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MID。而威盛旗下,全球已有近40家设备厂商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了惠普、AOC、同方、长城等厂商。
  
  IT弱旅的救命稻草
  
  但值得注意的是,PC巨头们在超移动领域的步伐却相对缓慢。直到6月份,Acer才发布了自己的首款超移动PC—Aspire One,并定于7月份在全球市场发售; 戴尔虽然在其官方网站预先登出了一款名为Mini Inspiron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的图片,但产品正式上市要等到8月份;而联想的MID产品的发布也被定在了7月份,全球第一款MID的发布被华旗抢了先。与巨头们相比,本土的同方、华旗和上游的威盛等企业呐喊的分贝要高得多。
  “IT弱旅迫切希望占领超移动这一新兴市场。”一位业界人士一语道破了这种怪现象的深层原因。
  尽管PC市场的容量每年都在增长,但是本土PC厂商的日子却并不好过。本土厂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网点,代理商模式依然是他们在销售上所采取的最主要方式。而洋品牌却在大举进驻正在日益壮大的3C卖场等新兴渠道,这使得本土品牌逐渐失去了渠道优势。
  消费电子厂商华旗也同样面临着优势丧失的困境。尽管华旗占有国内移动存储和MP3的最大市场份额,但价格和利润的逐年下降,使其收益大不如前。“爱国者”品牌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2006年,创业14年的爱国者因为数码相机的拖累而首次出现亏损,扭亏任务艰巨; 竞争对手韩国三星携奥运全球TOP合作伙伴身份大兵压境,苹果的iPod则在高端市场上纵横捭阖; 爱国者每年投入巨资3000万元人民币研发的数码相机也遭受了日本数码相机厂商的降价攻击。
  种种尴尬现状,使得IT弱旅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差异化市场,以替代传统市场的增量,而超移动PC,正好成为IT弱旅的“救命稻草”。“BiG1将会成为我们今年最好的明星产品。”在方正科技2008年暑促启动仪式上,BiG1的地位被突出地放大。而同方计算机系统本部笔记本电脑事业部产品经理袁继昕也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同方会一口气推出4款超移动产品。
  
  链接
  
  什么是超移动PC?
  尽管目前能联网的移动设备很多,但最为常见的笔记本电脑随身移动性不足,手机性能和网络内容的兼容性又常遭诟病,这就为一种类似于手机般轻便,又能像电脑一样具备高性能和良好兼容性的设备提供了发展空间,这就是超移动PC。
  超移动PC阵营包括UMPC、UMD、Netbook等不同概念的产品。
  2006年,英特尔最先提出了UMPC(Ultra-Mobile PC)概念,在当时英特尔的定义中,UMPC都配备了7英寸左右大小的显示屏,重量为900g左右,支持蓝牙、Wi-Fi和以太网连接,内存512MB以上,硬盘容量为30GB到60GB。
  同年10月,威盛首次提出了超移动设备(Ultra Mobile Devices,简称UMD)的概念。这类产品融合了移动运算、通讯、办公、GPS导航、MP3/MP4、摄像及PSP等功能。UMD与UMPC的区别是,UMD是威盛提出的概念,是一种移动设备,不具备完整的PC功能; 而UMPC是由英特尔提出的,是一种以便携为主要功能的小型PC。
  为了打压威盛UMD,2007年,英特尔提出了MID(Mobile Inernet Device)概念。这是一种体积小于笔记电脑,但大于手机的流动互联网装置。与前辈UMPC相比,它更强调随时随地的互联网接入能力,同时尺寸和重量都会缩减,弱化计算性能,更强调应用,是一种偏重于娱乐功能的智能终端。MID采用4~6英寸的显示屏,操作系统并非采用Windows,而是Linux。在提出MID之后,UMPC概念逐渐被英特尔所抛弃。
  英特尔还于2008年上海IDF大会提出了Netbook(上网本)概念。英特尔将其Classmate PC(学生PC)归类为“Netbook”,这是一种经济实惠、全功能、结实耐用的和以互联网应用为中心的计算机平台,它们易于使用,具备无线上网、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防水键盘和更强的防震功能。华硕Eee PC及惠普Mini note都是这种具有网络功能的便携PC,不过目前业内普遍将其称呼为“便携笔记本电脑”。便携笔记本电脑与UMPC的区别是,UMPC由英特尔定义为7英寸屏幕,而便携笔记本电脑为8.9英寸左右屏幕。
  
  超移动的理性生存
  
  目前已发布的超移动PC产品,可以用纷繁复杂来形容。这其中,方正BIG1、华旗MID等产品主打的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概念,惠普Mini Note更为强调全功能应用; 形状上,既有笔记本电脑的缩小版,又有类似MP4、PDA的手持设备版; 售价更是高低不等,既有易PC这样3000元人民币的低价产品,又有OQO等售价高达1.7万~2.7万元不等的高端产品。
  “超移动PC今年不可能出现井喷的市场前景。”尽管超移动PC概念被劲吹,惠普、Acer、华硕和英特尔等巨头的身影也闪现其中,但在OQO大中华区总代理——北京世纪奥通区域销售总监杜培眼里,超移动PC的整体性能和应用,以至市场推广力度仍旧有待提升,终端用户的参与感更不明显。
  
  普及困难重重
  
  “这会是一种很有噱头的产品需求,但不会成为最主流的应用。”华旗公司某高层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超移动PC的看法,“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超移动PC在短期内很难形成有足够支撑力的业务。公司会把它当做一种方向,但不会把所有的筹码都赌上。说得好听一点,超移动PC可能是个锦上添花的产品,但对于一个制造型企业来说,它起不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由于各厂商刚刚推出自己的超移动PC产品,市场宣传严重不足。此外,超移动在技术层面上也还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键盘尺寸、散热、分辨率问题。第一代超移动PC产品的发展遭遇了不少问题和阻力。
  以三星为例,最早响应威盛电子的号召、并采用了威盛芯片平台、将UMD概念产品化的三星电子,已经推出了近10款的“超移动PC”。但即便是三星风头最劲的超级移动PC—Q1Ultra,在2006年的销售量还不足10万台。对比起三星旗下的其他数码产品线,超移动PC在整三星电子的市场版图中占据的位置有限。
  “市场推广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刚刚推出了超移动产品,但方正相关负责人也只是抱着谨慎乐观的态度,“从产品定位来讲,超移动PC主要是用来畅游互联网的,还不能提高性能,因为高性能意味着较高的功耗以及较低的续航时间。我们只能争取实现一种平衡。”
  王俊人则从市场推广的角度指出了超移动PC的缺憾。“在初期,超移动PC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不断地教育受众。用户对产品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另外,内地无线网覆盖率比较低,用户对超移动PC‘随时随地无线互联’的优势认识不够。整体市场需要靠更多厂商一起来培养、做大。”
  摆在超移动PC产业面前的困难,使得踌躇满志的后来者不敢豪言目标。方正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整个超移动PC行业才刚刚开始,现在谈目标以及销量还为时过早; 袁继昕则称,同方iMINI今年的销售目标是月均一万台; 而冯军告诉记者,由于资金链条等问题,爱国者MID将采取7月首批限量发售1000台的“投石问路”策略。
  
  营销、产品多元化
  
  而相比IT弱旅们的低调目标,PC巨头们的目标却显得惊人。华硕宣称,2008年易PC的销售目标是500万台,而目前已经达到了200万台的销量; Acer尽管刚刚发布超移动PC Aspire One,却也发出了今年700万台、明年1500万~2000万台的销售豪言。
  “Acer、戴尔等PC巨头将会后发制人,首先在产品设计上避免了先行者由市场检验出来的错误,还可凭借品牌优势,对率先尝试超移动的威盛和中小PC厂商造成冲击。”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分析。
  PC巨头们的优势还在于渠道的新颖。华硕易PC的成功,除了采用2999元低价策略外,渠道的变革为其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易PC没有通过华硕成熟的笔记本电脑渠道销售,而是走进了3C连锁卖场,先通过国美、苏宁等3C卖场销售,接着才进入传统的笔记本电脑销售渠道。“我们也在尝试打开一些非主流的渠道。前不久我去逛一家电玩店,惊奇地发现电玩店里面居然摆了一些易PC,据店主说销量还不错,一个周末可以卖七八台。这给了我不小的启示,如果能打开这些特殊的渠道,易PC的市场将更加广阔。这段时间,我们还在一些登山用品店、女性SPA店推广易PC,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王俊人表示。
  先行者为新进入厂商提供了经验。“结合产品的定位,BiG1将主要在3C卖场和一部分传统渠道进行销售,而且会在电视购物频道中出现。”方正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正科技在2008年将在营销方式上变得更多元化。
  “如果超移动PC走传统PC的分销渠道,效果不会太好。”杜培和记者分享了OQO在中国的渠道尝试: 由于OQO主要面向的是高端商务人群和行业客户,定价也比较高(1.7万~2.7万元),世纪奥通采取的是体验式销售方式。在一些大商场、会所、高尔夫俱乐部、企业俱乐部等场所展开路演,通过高端应用抓住特定人群。
  “整体上,就目前市场上的产品而言,华硕、Acer、戴尔、方正、同方等厂商的超移动PC产品在价格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别,渠道的竞争和应用的提升则成为厂商竞争的关键。”业内人士分析。
  
  厂商们在以低价打开了超移动PC的市场之后,逐渐重视产品的差异化。华硕推出的易PC二代新产品已经相应提高了配置,开始重视性能,产品定位也由易学、易玩、易携带,延展为极简、极动、极享乐,价位上也相应有了近1000元的提升。爱国者MID则联合百度、淘宝、联众、大智慧等内容合作伙伴,支持不同的商业应用模式。冯军还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爱国者MID一项特殊的功能——照片翻译,即时拍照并将照片中的语言进行翻译。
  “未来超移动PC的竞争将不在于价格层面,更多会集中在外观设计、功能差异等方面,通过对应用和特性的挖掘与专注,带给使用者实际的价值。”袁继昕说。
  当然,在渠道和应用之外,尚在完善中的超移动市场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不过随着用户的应用更加成熟和多元化,超移动PC也必将走入一个多元的形态,通过产品的变化,激发一个更大市场的出现,成为一个新兴的蓝海。”王吉平说。
  
  评论
  
  不是革命,胜似革命
  2007年,在CeBIT展会上,时任Acer公司总经理的兰奇对超移动PC还不是很“感冒”: “我们认为现有技术尚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Acer暂不考虑推出超移动PC产品。”
  但时隔一年多,Acer就发布了超移动产品,并放出了700万台销量的豪言。
  一年多的时间,真的能让超移动PC技术成熟了吗?
  笔者不以为然。笔者试用过的超移动PC也算不少,却总觉得有所缺憾。OQO等UMPC产品尽管应用独特,薄弱的散热设计却令人难受; MID虽然体积轻薄到能放进口袋,显示效果却差强人意; 易PC是很轻便,但对于笔者这样的男士来说,键盘又显得拥挤……至少到目前为止,笔者尚未从现有的超移动PC中品尝到厂商们所宣称的“革命性”的味道。
  且不说这个产业本身的概念混乱、同行相轻以至相互施压的现状,单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超移动PC本身似乎并不具备不可替代性。智能手机正在“以小博大”,试图蚕食超移动PC。重视设计的苹果、手握互联网应用优势的Google,乃至向互联网公司转型的诺基亚,哪一个不是对移动互联网终端虎视眈眈?即便是加入了超移动阵营的惠普、戴尔,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产品。
  是的,很难讲超移动PC是革命性的产品。华硕、方正的相关负责人也坦承,超移动PC只是现有PC产品线的拓展、丰富和补充。直到现在,超移动PC更多的是一场厂商们自上而下的布道,一出曲高和寡的“独角戏”。
  不过我们还是要感谢超移动PC,毕竟它带来了一些东西。因为它,芯片技术的低功耗为更多的人所重视; 因为它,SSD闪存固态硬盘等技术得以提前应用;因为它,Linux得到了厂商们难得的重视,微软甚至为了打击Linux而延长了在超移动PC上使用的Windows XP的生命周期。
  夹缝中的超移动PC是一个有趣的暗示。在未来,IT行业的各部分将进一步出现分裂,越来越多强大的桌面或笔记本电脑,将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演变。或许在不久,我们会看到很多超移动PC死去,但完善的应用将像新鲜的血液一样得以保留。
  这么看来,超移动不是革命,但胜似革命。
其他文献
本报讯(记者 黄智军)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印发经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地震灾区恢复生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灾区恢复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按照“统筹安排,确保重点; 主动自救,多方支援; 调整结构,优化布局; 注重安全,防范事故; 广开渠道,扩大就业”的原则,把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协调配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
还是先说个前提,给自己挡挡风险: 从商业上而言,分众传媒依然是一家值得钦佩的公司。  这个前提我说完了,今天讨论的不是商业模式问题,依然是企业经营的底线和道德问题。我一贯不提倡用道德来评价企业和商业问题,更不建议把二者混为一谈,但在分众传媒面前,我总是对这个原则产生动摇,这很耐人寻味。如果谁不理解,请一定想办法暂时委屈一下,办法就是参考我上文说过的前提。  我们以前受到过的好的新闻教育,一个重要的
1949年9月初,金菊飘香,丹枫如火。一个天高日丽的早晨,郭沫若来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专程看望严济慈。两位科学泰斗,望着蔚蓝的天空,满怀着对新中国未来的憧憬,畅谈新中国发展科学事业前景,兴致勃勃,谈兴如同杯中的浓茶。  郭沫若是专门过来邀请严济慈参加中国科学院的组织领导工作的。  当郭沫若表明意图后,严济慈很犹豫,他对郭沫若说:“一个科学家一旦离开实验室,他的科学生命也就从此结束了。因此我希望
12英寸芯片厂投产武汉  本报讯 9月22日, 12英寸芯片厂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  据悉,该芯片厂委托中芯国际经营,技术转移方是全球NOR型闪存巨头Spansion公司。  方正打造数字资源包  本报讯 日前,方正阿帕比推出了针对党政机关的“数字资源产品包”。这个资源包囊括电子书、工具书、年鉴、报纸和艺术博物馆等五个内容模块。至此,方正吹响了进军该领域的号角。  实达创业绩新高  
请注意,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正在以飞快的速度靠近你。  这就是事实。当很多人还在对何谓云计算感到虚无缥缈的时候,云计算就在敲打我们的应用之门了。相比云计算环境的杀伤力和商业模式转变的速度,云计算的概念本身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作为普通计算机用户,我们更关心的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如何适应云计算的应用环境?现在可以看到的基本端倪是,当云计算时代全面到来之后,计算的重心将从我们习惯
燃油费改税,怎么改,何时改?眼下是全国老百姓关注的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民间很多普通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已经开始通过网络传播、放大。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危机的另一个代名词,恰恰就是转机。以全新的理念,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则是当前中国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大智慧、新思维。而催生这些大智慧、新思维的基础,则不可避免地令人想到,应该直接或间接地归功于当前传播日益便捷的信息网络基础、影响日益强大的信息网
当前企业数据中心正面临着成本、速度、整合、管理、安全、资源共享及动态调配等一系列挑战。构建新一代数据中心势在必行,一个全新的概念——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应运而生。  为了了解国内企业用户数据中心的建设状况,同时了解国内企业用户在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进程中的进度,IBM公司联合计算机世界报社、网络世界报社、CIO Insight以及天极传媒集团,对中国超过1000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
BenQ Mobile宣布破产,损失的不仅是超过3000名员工的工作机会,还有达成收购协议时确定的西门子公司应该支付给它的1.17亿欧元的分期付款。   “明基手机犯下的错误是由于想走捷径而导致的,将来我们不会再急于求成。” 在1月11日的明基2007年策略发布会上,明基电通中国营销总部网通事业群总经理姚鸿州如此对记者说。     破产几成定局     1月11日是BenQ Mobile(也被称之
近日,阿里软件副总裁农家庆在北京表示,阿里软件创新性地认为,搜索营销从广义上来说应该包括“搜索关键字营销”(Keyword- Search Marketing)和“搜索后营销”(Post-Search Marketing)两个阶段,相比目前国内外搜索引擎厂商提供的前端粗放式的网络营销,中国4000万中小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后端精准式的“搜索后营销”。  “对比2000年和2008年的搜索引擎关键词价格
在推动开源的道路上,Oracle一方面继续对Linux性能进行改善,另一方面则把自己更多的技术力量转移到开源领域,加大对运行Oracle数据库,以及对其他软件用户的技术支持力度。  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显示,在企业应用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推动下,2011年Linux市场的开支将从2007年的210亿美元增长到490亿美元。开源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并且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对于用户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