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来源 :医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s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住院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0%,两组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无鼻腔填塞与填塞的疗效,探讨术后无鼻腔填塞的可行性.方法 将82例1,2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填塞组(44例,75侧)和填塞组(38例,65侧),两组患者均采取术前抗炎、降压等治疗,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比较两组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黏膜水肿程度、疗效、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出血量、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填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内镜检出率及直肠指检、粪便隐血试验、肿瘤标志物与无痛结肠镜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2 167例结肠镜检查患者,所有病例在行结肠镜检查前均行直肠指检、粪便隐血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查,并与病理、手术结果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2013年男、女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40 5,P>0.05).2010-2013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的整理,探讨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盘组织中胎球蛋白A(AHSG)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43例正常足月妊娠剖宫产患者(对照组)和45例GDM患者(GDM组)胎盘组织中AHSG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剖宫产前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
目的:了解贵阳市吸毒人群HIV、梅毒和HCV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贵阳市监管场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收集其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NS患儿在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尿蛋白定量及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甲状腺激素水平[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结果 NS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尿蛋白定量及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中枢神经损伤姑息护理疼痛管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从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中枢神经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治疗第一产程活跃期进展缓慢或停滞效果及围生期结局.方法 选择在宫口开大2~3cm后出现产程进展缓慢或活跃期停滞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应用间苯三酚80 mg和地西泮10 mg,对照组只应用地西泮10 mg,观察两组的宫口扩张情况、宫颈软硬及有无水肿,并记录宫口开全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阴道出血总量及围生期新生儿结局
目的 探讨双能量脑动脉CT血管造影(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30例经DSA证实为脑动脉瘤患者的双能量脑动脉CTA影像学特点,比较双能量脑动脉CTA和DSA检查对脑动脉瘤诊断准确性.结果 双能量脑动脉CTA能较好地显示脑动脉瘤的直接征象,对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动脉瘤征象显示优于常规脑动脉CTA扫描.对瘤体及瘤颈的测量与DSA有较高的一致性
目的 探讨微创植入8字钢板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儿童下肢成角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微创植入8字钢板半骨骺阻滞法治疗的35例儿童下肢成角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拍摄双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下肢机械轴线、股骨胫骨角(FTA),并结合临床测量结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13 ~20)个月,35例下肢成角畸形获得满意的矫正,并恢复了正常的下肢机械轴线,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