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经不同比例甘草炮制后对去氢吴茱萸碱药动学的影响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ak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比较吴茱萸生品和不同比例甘草制品中去氢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变化,揭示吴茱萸甘草炮制的科学内涵.方法 吴茱萸甘草制品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制吴茱萸项下方法进行制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大鼠血浆中去氢吴茱萸碱的质量浓度;采用PK Solutions 2.0按非房室模型模拟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及药动学参数.结果 去氢吴茱萸碱的给药剂量从15 mg·kg-1增加到60 mg·kg-,AUC和Cmax显著增加(P<0.05或P<0.01),浓度为60 mg·kg-1时,Tmax显著延长(P<0.01);当以15 mg·kg-1的剂量做参照,给予30 mg·kg-1和60 mg·kg-1剂量去氢吴茱萸碱会有近似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53.72%和168.16%;灌胃给予去氢吴茱萸碱浓度为60 mg·kg-1的吴茱萸生品或不同比例甘草制品醇提物后,与同剂量的去氢吴茱萸碱单体相比,AUC和Cmax显著降低(P <0.001),生物利用度仅有3.95%~5.78%;与吴茱萸生品相比,仅100∶6比例甘草制品中去氢吴茱萸碱的Cmax增加(P<0.05),生物利用度提高.结论 在吴茱萸生品醇提物中去氢吴茱萸碱的Cmax和生物利用度均较低,采用100∶6的甘草炮制后可以提高去氢吴茱萸碱的Cmax和生物利用度.
其他文献
目的 考察不同“发汗”时间玄参药材化学成分差异及“发汗”对玄参镇痛、抗炎活性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发汗”时间玄参中活性成分哈巴俄苷、安格洛苷C、类叶升麻苷、肉桂酸含量及变化.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测“发汗”与未“发汗”玄参二者的镇痛活性差异,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分析“发汗”与未“发汗”玄参二者的抗炎作用差异.结果 玄参“发汗”过程中,随着“发汗”天数的增加类叶升麻苷、安格洛苷C、含量上升比较明显.药理研究表明,“发汗”前后玄参都有镇痛、抗炎活性,经“发汗”的玄参镇痛活性和抗炎活性要强于未经
目的 优化龟甲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龟甲中L-羟脯氨酸含量、酥脆度、膨胀度、总合氮量和浸出物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影响龟甲炮制工艺的各个因素水平.结果 龟甲的最佳炮制工艺:取20倍量粒径为18 ~30目的 河砂,并保持河砂温度在260℃条件下进行炮制.结论 该炮制工艺稳定可靠,条件合理,可为砂烫龟甲的炮制工艺提供基础数据.
目的 观察热敏灸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和Caspase-9表达的影响,以阐明热敏灸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50只7dICR新生小鼠,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15只、模型组15只与艾灸治疗组20只.艾灸治疗组再根据艾灸前后小鼠的尾温变化,分为非热敏灸组8只(尾温未升高)和热敏灸组12只(尾温明显升高).采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情况;DAPI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脑组织凋亡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Caspase-9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梗死面积增加,脑组织
目的 鉴别金钱草中掺伪品,为金钱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将供试品进行酸水解后,用HPLC法检定.结果 对比掺伪的供试品水解后均产生两个特征峰,可以此为鉴别是否掺伪的依据.结论 该法可准确的检出此种掺伪品.
目的 对龙骨、龙齿的经验鉴别及商品名称的定义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鉴定与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从历代书籍记载的来源、商品规格、药材与饮片性状等方面论述龙骨、龙齿的鉴别及龙齿商品名称的定义.结果 龙骨、龙齿在来源、药材与饮片性状等方面均有不同.龙骨的商品规格分“龙骨”“五花龙骨”;龙齿的商品规格分“白龙齿”“青龙齿”“五花龙齿”.结论 对龙骨、龙齿的经验鉴别和商品规格的分析,对提高中药人员鉴别能力、保证临床疗效与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目的 考察利用ITS序列进行药材藏菖蒲及其常见混伪品(石菖蒲、多被银莲花、岩白菜)特异性PCR鉴别的可行性,研究藏菖蒲和混伪品的ITS序列以及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方法 在ITS条形码研究的基础上,为藏菖蒲设计了特异性PCR引物对ZCP-CP19s/CP19a.利用二步法反应进行扩增,并优化扩增条件,缩短鉴别反应时间,获得了特异性PCR反应程序.结果 在系统发育树中藏菖蒲聚成单系,应用该反应程序的实验结果发现,在PCR产物中,正品出现目的 条带,而混淆品不出现条带.结论 基于ITS序列设计的特异
目的 观察加味二妙颗粒联合干扰素清除慢性宫颈炎伴HR-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加味二妙颗粒与干扰素联合用药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及阴道微生态改变与HR-HPV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将57例慢性宫颈炎伴HR-HPV持续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加味二妙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29例、干扰素组28例,1个疗程为3个月,2个疗程为观察终点,比较两组HR-HPV转阴率、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过氧化氢及白细胞酯酶变化以评价阴道微生态改善情况.结果 ①HR-HPV联合用药组HR
目的 观察逍遥散合二陈汤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门诊收治80例HIV/AIDS患者,随机l:1分为中药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中药随访治疗6个月,观察血脂改善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经逍遥散合二陈汤治疗的HIV/AIDS血脂异常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经治疗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的甘油三酯和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逍遥散合二陈汤能够降低HIV/AIDS血脂异常患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改善患者临床
目的 研究干燥方法对秦艽药材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能力的影响,为优化其产地加工,提高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用DPPH法、HRSA法及FRAP法对不同干燥方法的秦艽药材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选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及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测定不同干燥方法秦艽药材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发汗处理的药材抗氧化活性均高于不发汗药材,阴干药材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烘干药材羟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
目的 评价调中化湿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胃动素(MTL)、五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影响.方法 将60例GERD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中药组予调中化湿汤治疗,西药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兰索拉唑肠溶片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治疗,疗程均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比较两组患者HAMA-14、HAMD-17、SF-36评分,以及患者血清MTL、5-HT、DA浓度.结果 (1)治疗结束后,中药组的愈显率高于西药组的愈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