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理念对改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激发兴趣;自主探究;鼓励创新;发展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27-01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小学信息技术老师要与时俱进,改革以前的传统灌输的方式,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创新,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例如指法学习是非常枯燥,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创设情景,积极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我首先利用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三)学科整合,促进学习
  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说“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利用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在《初识PowerPoint》时,可以播放其他学科教师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可以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上,从而产生要学好PowerPoint的想法。再如在《信息的下载》伊始,我结合语文课中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播放有关维也纳的文字、图片的PowerPoint的幻灯片,再结合数学课中的《年月日》播放有关年月日知识的电子报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够唤起学生原始的学习动机,不要教师进行过多的激励,学生都能自觉地进行学习。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理念对改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书法中有飞白,那是意境;在绘画中有虚有实,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教学中也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信息技术的操作有许多都是相似的,明白了此既明白了彼。教师不必讲得太多,指导得太细。比如在“画图”软件中,教师讲解了矩形的画法,那么其他椭圆和圆角矩形,就不必再讲解了,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
  三、鼓励创新,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信息素养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Word、PowerPoint”中的电子作品创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切记千万别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多学习、多钻研,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做到数形结合,音形兼备,转变传统数学教学抽象,枯燥的现状,而且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起到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TN915.43,C4
摘 要 很多初中学生都会对物理学习感到吃力,这一现象在女生中更为常见。多媒体资源的配备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机结合成为可能。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打破物理知识的繁琐和抽象,让学生通過多媒体直接与物理世界对话,体会到物理知识的魅力。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整个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19-01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
摘 要 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學英语课程中辅助老师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的氛围变得生动有趣,还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了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 小学英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R857.3,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25-0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画面和形象生动的内容、动听的音乐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具有趣味性,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TN91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教育技术正逐步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它不仅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而且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数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TN91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23-01  随着计算机发展的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