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探析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oyan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发展,高校利用网络载体进行德育工作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高校网络德育载体的特性和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高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龚彬(1970—),男,四川达县人,内江师范学院人事处,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内江64111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29—0059—02
  
  经济全球化及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对2l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校的德育工作,更是上升到突出的位置。传统的德育工作面对网络的冲击显得十分软弱无力。应对挑战,就要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借助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网络活动等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德育功能,改进德育工作,全面占领高校德育工作阵地。因此,高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要充分挖掘网络功能,努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是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新的着力点。
  
  一、高校网络德育载体的特性
  
  1.丰富快捷的承载性。互联网不受版面和播出时段的限制,其信息容量是无限的,网络信息滚动播出,源源不断,并且还会随着交流而呈现出内容的倍增。网络不仅容纳巨大,所传播的信息浩如烟海、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而且可以越过千山万水同时覆盖遍布全球的用户。这就给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有利于扩大高校德育的覆盖面。
  
  2.对象的选择和可控性。网络作为载体是开放的,所承载的信息纷繁多样,既有大量健康的、进步的、有益的信息,同时也有黄色的、反动的、迷信的内容。网络为高校德育提供了现代化平台,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和渠道。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易受到影响和诱惑,在接受网络载体影响上,极具个人趣向的选择。因此,高校德育为实现其目标必须实施主动控制。高校德育载体运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境界,从网络载体中获取、处理、分辨、选择和开发利用信息。
  
  3.隐秘渗透性。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的公众信息平台,为每个使用者所利用和再创造,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毫无顾忌地开展信息的交换和利用,打破国家地域、时间空间、民族宗教、意识形态、文化体系等一切旧时代的阻隔屏障,各种思想文化、学说理论通过网络载体得以无限地延伸渗透。西方国家也把利用网络载体作为其和平演变的重大战略,借助网络载体信息的丰富表现形式,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和渗透。
  
  4.互动共享性。网络载体是多维交互的,所承载的信息不能像物质形态物品被个人占有而排他,而是为人们无限制地“重复取用”,具有万能的共享特性。因此,在网络载体上可以使用互动式的教育网络设计,使整个教育过程都能让参与者之间以一种交互方式呈现教育信息,即在网络载体上既可以接受也能够表达。
  
  5.虚拟协同性。通过网络载体交流渠道的高度畅通,并与参与网络学习的群体相结合,可以营造各种虚拟的学习场景集合。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载体实现协同工作,能使学习信息全面交融和呈现。受教育者既可以通过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获取知识,也可以通过别人的学习过程获得知识。
  
  6.个性化的开放性。网络优越的表现形式,为大学生张扬个性提供了便利和舞台,越来越成为他们表现个性的重要方式。每个学生可以使用网络载体,根据自己的个性,进行开发式、探索性的学习,最终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实现了因材施教。利用网络载体实现网上教学,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给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各种各样方便快捷的学习资源。
  
  二、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高校德育工作是面向人的工作,高校学生成千上万,每个学生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德育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在构建网络德育工作体系时,就要针对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对象,选择不同教育方法,尽量使网络德育管理工作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实现方法和对象的高度匹配,使教育达到实际的效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2.实效性原则。一个方法体系的建立都必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形势千变万化,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网络德育管理工作方法体系是一个实效性的体系,使德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其中,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大胆创新,不断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深入认识和把握高校网络德育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使高校网络德育管理工作收到实效。
  
  3.引导与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网络是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媒介,网络信息丰富多彩,难免泥沙俱下。引导和监督是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两个重要原则。加强引导,就是加强正面信息的宣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阵地,帮助高校师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信任。加强监督,就是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手段,防止网络“黑客”和有害信息的侵扰,保证网络信息的健康、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文化原则的要求。
  
  4.网络“上、下”相结合的原则。网络具有互动性,网络管理者必须走进网络世界,参加网上活动,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和生活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虚拟空间的问题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和反映。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网下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渠道作用,把网上、网下紧密结合起来,使教育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的基本策略
  
  1.立体、多面、交互式策略。道德素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五种因素构成的。因此,网络德育就不能只专注于其中的某一方面,而要注重这五个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并把它们协调统一起来。根据网络社会道德的状况、特点和性质以及道德教育的一般过程和规律,要采用立体、多面、交付式的网络道德教育方法,通过传授道德知识、多重身份体验、网上多媒体直接感受、音乐艺术的感化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从而使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得以提高,道德情感得以丰富,道德意志得以锤炼,道德信念得以增强,道德习惯得以养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网络德育教育收到实效。
  
  2.个人示范和典型引导的策略。网络道德的形成和提高,首先是根据人的道德觉悟具有喜欢模仿和追求卓越的心理特征。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人们在道德上觉悟,榜样是帮助人们提高觉悟的无穷力量。通过透视“黑客”现象,发现黑客也有想当反传统、反专制英雄的心态,即使当不了,也有崇拜这种英雄的心态。在网络社会的多重身份中,也有想当“大师”“大虾”的 心态。因此,个人示范和典型引导确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要选择历史和现实、现实和虚拟中合宜、感人、高大的典型形象给学生效仿,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使他们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网络德育教育收到效果。
  
  3.“学习”“省察克治”“积善”的策略。首先是学习的策略。在虚拟的网络社会,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由集中学习向分散学习转变,由注入式的单向型学习方式转向交互式的双向型学习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图书馆不断涌现,给信息共享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未知的领域越来越多,需要人终身学习,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能者为师”“胜者为王”的新动向。在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要求大学生自觉学习科学、正确的知识,在网络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学习,自动获取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允许的、真实的、科学的知识,并通过分析整理,去掉表面虚伪错误的东西,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仅要求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学习有关的伦理道德知识,才能够顺利实现自身的社会化,也才能够在现实社会成为一名好公民,在网络社会成为一名好“网虫”。
  其次是“省察克治”的策略。明代思想家王阳明通过总结,提炼了“内省”“自讼”“思过”等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就是要发挥人的自觉主动精神,在自己内心深处用道德标准检查、反省、查找自己存在的坏毛病、坏念头,主动加以克制。这是与学习和教育紧密相连的,是学习教育的深入和结果,只学习,不内省,好比水过地皮湿,学习得再多也难以在品德上提高。要求大学生“省察克治”,就是要求他们重视网络主体的自我塑造、自我约束,通过反省,达到道德自律,提高道德修养。
  再次是积善的策略,就是精心培养自己的善心和善行。在网络社会,由于它所具有的“去身体”“去中心”“多重身份”等特征,人的生存体现为一个个符号,人的交往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交往。在这种无人在场或者说没有“熟人”的社会里,人获得了空前的自由,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因此,就忽视“小善”,而看重“小恶”。倡导积善,就是按照孔子所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要求去做,不做恶事,多做善事,自觉修身养性,培育善心。同时,要倡导大学生,使用“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强调在无人监督时不仅不能放松,而要更加注意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谨慎小心,强调要在“隐”和“微”上下工夫,坚持慎独,不容许任何邪恶念头萌发,不容许任何不道德行为发生,防微杜渐,使大学生道德品质纯净高尚。
  
  4.占领阵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策略。网络对德育教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开辟各种红色网站,传播各种健康信息,提高大学生抵抗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和网络行为自律意识,构建起坚固的“精神防线”。在具体管理策略上,首先选择具有网络知识、掌握现代科技手段的年轻教师,充实队伍,增强活力,并对他们实施培训,使他们成为熟悉业务、精通网络技术、善于管理的内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让他们主动创新,及时处理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使网络德育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要以敏锐的思维,抓住网络德育问题的核心,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工作。其次要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发挥信息的正面引导作用。比如在校园网上建立“德育红色网站”,对大学生开展正面引导和正面德育;通过设立网络BBS等方式,实现与学生进行实时交互,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双向交流、讨论;建立网上德育信息数据库,使德育占领网络空间;在网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高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对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促进德育教育质的飞跃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日前,包茂高速公路陕西省紫阳至安康段,因交通事故出现堵车,一对新人因担心错过良辰,决定在凤凰山隧道里临时举办婚礼,并邀请隧道里过往司乘作为嘉宾一起见证这幸福时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的收费公路是连接芝加哥和东海岸的交通要道,路画条件优越.其常务负责人科尔表示.首轮无人驾驶汽车试验有希望在年底之前进行。
10月913,是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建院60周年的纪念日。公路院院史馆在公路交通综合试验场科技楼正式开馆。院史馆分历史厅和科技厅两个展区,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8月9日,由教育部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师范大学联席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40所教育部属和地方师范大学的参会者,与伊犁师范学院、喀什师范学院、昌吉学院3所新疆院校的主要领导一起围绕着“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这一会议主题,共同就师范院校“十二五”规划及未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海河教育园新校区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截至2月16日,全院各教学系部、二级学院、处室和工业中心相继完成本部门建筑项目接收,并及时启
2016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全面加大力度进行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3.88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并将农村公路改造提升作为今年秀洲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导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日益激烈,为了解决这一深层次的矛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保护体系,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林业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林业生态保护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必须深入的研究以及分析,确保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新的一种发展理念,重视经济的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祖细胞,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试验过程中,其免疫调节和抗纤维化活性逐渐受到关注。在炎症反应中,移植的MSCs介导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
从今年11月25日开始,由新加坡Nu Tonomy公司研发并推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上路。目前,这一业务已先在小范围内试行一一只有6辆无人车在纬壹科技城约6.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运营,并且对
采用"课堂与学校社区调查表"考察了大学生学校社区感的特点和现状。结果发现:(1)"课堂与学校社区调查表"的信度良好。(2)在社区感的测量得分上,未发现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