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到——“到此一游”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一个中国孩子到埃及旅游,在卢克索神庙的石刻上写下“某某某到此一游”。此事引起轩然大波,觉得太丢中国人的脸了,太没素质了。指责,当然义正词严,但值得思考的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若说 “太没素质”,又是怎样造成的?
  二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祖国”毫不足奇,名山大川、文物古迹、道观庙宇,墙壁上、山石上、廊柱上乃至树干上,几乎随处可见这类或写或刻的张三李四“到此一游”。孩子们司空见惯,不以为非,也来模仿一下大人的作为,在他不过觉得“大人动得,我也动得”。所以在责备孩子之先,是否应当先检讨一下,我们中国的大人(或曰成年人)为什么会给孩子作出这样的“楷模”?
  三
  我们的旅游胜地对这些乱写乱刻,似乎没有什么严厉的阻止措施。偶或看到 “请勿在此乱写乱画”的标牌,也显得三分温柔七分无奈,恳求多于禁止,更没有立法禁止这类破坏的措施。对涂写损毁历史文化遗存的行为,处罚力度还不及从图书馆的书上撕下一张图片。
  那缘由,大约是将“旧物”的保护视为怪异。北京市对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保护性拆除”引起过轩然大波,一位中央大报的老总竟不知这姓梁和姓林的是“何方神圣”,更遑论他们的故居是否应当保护了——照他们的想法,这些都要保护,哪来“旧貌换新颜”?“拆哪”!好像比保护更有文化。比起这种大规模拆除,几个“到此一游”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永厚先生没有喊“救救孩子”,而喊出了“救救爷爷”!
  四
  如果追溯历史,“到此一游”似发轫于“题壁”,至少唐宋以降,曾是一种风习。那时,读书人都会写点诗词,但写了却没有发表的处所,流传的方式只有辗转传抄。受追捧的,可以弄到“洛阳纸贵”;不受追捧的,恐怕也就一二知交自娱自乐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动了,就想让人知道,于是酒楼、驿舍、道观、庙宇的墙壁,每每充当了作者们发布诗词的场所。一些千古名句就这样传承下来。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就分别是题在黄鹤楼与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的。李白到黄鹤楼,看到崔颢的诗,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成了文坛佳话。苏东坡诗佳字好,这首题壁诗也成了庐山旅游必有的谈助。所以名家的题壁,曾不断丰富了旧日遗存的文化内涵。
  五
  题壁的,当然未必都是大名家。宋代一位姑苏女子,远嫁他乡,在歇脚的村店壁上,题词一阕,有“肠欲断,意悬悬,北头何处是乡关。临妆莫遣红颜照,收拾菱花把剑弹”之句,因其离愁别绪感人,被记入书中,此女名虽不传,词却传了下来。
  另一位后蜀孟昶的侍妾,就是那个吟过“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花蕊夫人,押解途中,于葭萌关驿站壁上,也题过半阕小词,道“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因押解者催促上道,不曾写完。瞬息繁华如云烟过眼。当时骄奢淫逸,不惜民命,及至临灭国而增怨,闻杜鹃而伤怀,不亦晚乎!只能算“亡国之音哀以思”了。
  题壁成为一时风习,题写诗词的水准自然参差不齐,那些村野小店对此未能久存,因此能藉此流传的极少。古人笔记中就有记载某村店壁上的题壁词,待到有人前去寻访,连村店也已在断烟荒草中了。施耐庵写《水浒》,让落魄囚徒宋公明在浔阳楼壁上题了一词一诗,惹下天大祸事。那诗词自然是做小说的代言,但也可作为题壁风习的一个佐证。
  六
  因为题壁成了一时风雅之举,故连识字不多、水准不济之徒,也往往要在壁上“秀”上一把。结果让人倒足胃口,成了对文化遗存的亵渎。安徽当涂采石矶(今属马鞍山),有李白墓,虽是衣冠冢,却因传说李白在此入水捉月而死,名噪一时。白居易即有“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之诗。但后来到此凭吊者,都想附庸风雅 ,令人哭笑不得。看不过去的人,写诗相嘲:“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这些“掉大斧”的,总算还能诌上几句,更有连几句打油也不能的,就只好耍弄“到此一游”的把戏了。吴承恩作《西游记》时,写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出去,到了五根肉色柱子下面,以为已经跳出了如来手掌,便拔根毫毛,吹一口气,化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柱上题道:“齐天大圣,到此一游。”题毕,还在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这可真算神来之笔,他大约也不满于这些“到此一游”的涂鸦,所以才把猴尿拿来配搭。可惜许多人未必读《西游记》,即便读了也未必注意到这猴尿的谐谑,所以猴尿照旧到处在撒,弄得孩子也看样学样,令人伤怀。
  七
  随着文化的变迁,到了今天,能做像点样子诗词的已经不多。陈子展先生曾慨叹连大学中文系的教师也很少能写像样的诗词,其他更无论矣。不但诗词不能做,就是写字也因打小儿缺少训练,不成模样。平民如是,“达官贵人”也无二致,不过因为位高权重,照样有人吹捧,还要开研讨会,还要树碑刻石,徒然流为笑谈。倘再以各色的“到此一游”配搭,不免令人长想吴承恩那一谑。
  八
  风习是要随着时代改易的。诗词一道虽已衰落,但好之者仍不妨好之。好在现代资讯发展神速,有感而发者,不但可以在报刊上发表佳作,还可以在博客、微博、微信上发布,与人共享;就是“到此一游”,也可以手机拍照,传送、转发,与人同乐,比那干巴巴、湿乎乎的“到此一游”,不知要生动多少。
  美景今已无多,旅游者又云屯山积,如果都要去涂上几笔,难免祸延木石。有人倡议建一堵墙,专供涂鸦,意在疏导,但我担心若今日涂鸦,明日覆盖,平添了许多纠纷与麻烦;倘若每天上万、十数万、数十万游客都要留题,要建多少墙才能满足涂鸦的需要?建墙之事,只怕难行。
  每一时代,要有每一时代的旅游文明。有了互联网,有了智能手机,写字、摄影、留言、作诗都很便捷,何必定要涂那些“到此一游”?
  九
  对于人文的或自然的文化景观,都说是民族的瑰宝,是不可用金钱衡量的物质的与精神的财富。讨论对这些财富的爱惜,便不能不回溯一下国人的财富观。
  我们中国,大概是最早喜欢讲“公”的国度。《礼运·大同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从那时起, “天下为公”就成了不曾中断的说辞。洎乎近世,孙中山讲“天下为公”,毛泽东讲“毫不利己”。但是,讲归讲,这“天下为公”却闻之弥近,望之弥远,好像真应了:越是说得欢的事,越是做不到。
  其实,我们自古都把天下看作帝王的私产,帝王不但富有四海,就连国家政事,也当做“陛下家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些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当然也都是帝王的私产。在“私产”上涂涂抹抹,谁也管不着也不敢管。清代乾隆,就有此好。就是到了当代,官当大了,也就觉得有资格到处留题。上行下效,难于禁绝。
  十
  小民百姓自然没有王者的气魄,不敢“要怎样,就怎样”。但他也有另一种心理。既然这东西不属于我,它的好坏也同我无关。如果这东西归他所有,是绝不会在上面乱涂的。试看出没于鉴宝、寻宝一类节目中那些小心翼翼捧着“宝物”的藏宝者,谁会在属于他的“宝物”上涂写刻画?只有在他看来不会属于他的东西,才不知爱惜,甚至有一种破坏或显示也曾拥有的冲动。阿Q所谓“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的心态亦属此类。
  十一
  在全体国民中树立起爱护国家各种文化遗存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关的立法,需要从上到下的守法,需要对中华文化瑰宝的敬畏,更需要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是一阵声讨,或一个妙方儿便能奏效的。
  十二
  如果从上到下缺少对文化的敬畏,缺少理解,缺少尊重,“到此一游”恐怕难于断绝。即便可以大洒金钱弄出一些金碧辉煌的文化赝品,也并不就是软实力的提高。“到此一游”,似乎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或“文化自炫”泼了一瓢冷水,令人清醒。
  (作者系新华通讯社高级编辑、望周刊社原副总编辑、本刊编委)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7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献
1963年1月至3月,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被从卢浮宫里“借”了出来,先后安排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和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展出,有近两百万美国人慕名前来参观。名画展出及之前抵达美国的相关安排成为盛大仪式,点燃了一向被欧洲人贬为“文化沙漠”的美国的文化风暴。美国人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对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并渐渐上升到掌控世界文化话语权的霸权地位。  请注意,美国没有文化部,其联邦政
期刊
吴宏聪,1918年生,广东蕉岭人,毕业于西南联大,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2011年8月去世。吴先生逝世后,中共中央组织部及习近平、张德江、李源潮、刘延东、汪洋等同志致送花圈表示悼念。 ——编 者  在吴宏聪教授的追悼会上,我凝视着他静静躺着的遗容,想到以后再不能看到他玉树临风的神采,想到他对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贡献,想到他几十年对我的支持和栽培,想到我们曾经同欢乐、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不
期刊
两个“大三角”聚焦东北亚  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才一周,就选择俄罗斯作为首次出访的国家。习近平访俄期间受到隆重接待,在经贸、能源、投资、地方、人文、环保等多个领域,两国签订了一系列颇具重要性的合作协议。  2012年底以来,朝鲜接连运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人造卫星,并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作了核弹小型化、武器化的初步尝试,朝鲜半岛呈现乌云压城之势。在此之际,美国国务卿克里紧急出访东北亚,就
期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间,多少不甘屈服的血性儿女挺身国难,誓死抵抗。杨靖宇及东北抗联等英雄事迹已耳熟能详,百代流芳,然而,另一位功败垂成、死于非命的抗日领袖赵侗,至今面目模糊,毁誉难分。在国民党看来他是“当代岳飞”、“民族英雄”,死后被追赠陆军中将;在共产党眼里他则是卖身投靠的叛徒,抢地盘、搞摩擦的“马前卒”,其事功荣辱,有着天壤之别。  多年来,关于“满族第一抗
期刊
1949年7月6日,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日理万机之中,毛泽东出现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会场,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一幅毛泽东与郭沫若、茅盾、周扬在主席台上的合影,多少显示出当年的情景。会后,郭沫若出任中国文联主席,茅盾任副主席并主持相当于后来的中国作家协会的工作。这年9月,茅盾以主编的身份函请毛泽东,为即将创刊的《人民文学》题写刊名。毛泽东复函如下:  雁冰兄:  示悉。写了一句话,
期刊
2012年底,中央领导人王岐山在反腐工作座谈会上向专家推荐了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他说:“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此书因此备受关注。  《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是托克维尔的两部传世名著,虽然内容上各有所表,但政治思想上却有着高度的内在关联性。  【法国大革命“绝对不是一次偶然之事”】  在《
期刊
不要以为这又是在说教。耐心读下去,你会发现这是一篇颇有水平、颇有分量、颇有独到见解、颇有针砭意义的史论,有心人当不可错过。——编者  2012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诞辰110周年,翦先生之所以值得史学界追念和缅怀,是因为他的思想和理论著作闪耀着时代和历史的光辉。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他的《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一文的发表,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个人迷信横行的年代,像是一副清醒剂
期刊
广东省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改革开放先行区,毗邻港澳,地理位置特殊,特别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暴露得比内地省份更早、更充分,可谓环境复杂、充满挑战,各方面的关注度较高,是释放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正能量”的敏感区。全社会对广东未来发展前景和民主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然是吸引媒体记者关注的重点。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广
期刊
很多年里,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一位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销声匿迹于人们的视野中,即便在近年重新发掘钱基博的背后,也是其子钱钟书巨大的身影。但自2007年钱基博诞辰120周年之际,华中师大召开“钱基博与国学研讨会”,到几家出版社系统出版规模庞大的钱基博作品集,一个“诂经谭史、学贯四部、著作等身、成就非凡”的国学大师形象已逐渐清晰起来。历史,就是这样一个被创造、被发现的过程。  【共和国的新生活】  1
期刊
“创新”是今年广东省政协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我担任致公党广东省委主委的时间很长了,担任省政协委员的时间就更长了,对此我有很多感触。应该说,以前政协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太大,包括一些民主党派,内部组织的活动很少,后来活动越来越多,社会上很多有识之士也表示要积极加入政协,成为政协委员,这个现象在以前是少有的。近年来广东省政协的一些创新举措令我印象深刻:  一是省政协主管主办的《同舟共进》杂志,它在全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