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优化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n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启蒙阶段必要学习的四大模块,其中朗读训练通过口头的表达,通过言语的描述抒发内心的情感。小学生的认知浅薄,对于文章的情感内涵始终一知半解,朗读中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使得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潜移默化的深入文章情境中,触及文章的思想主旨,真切地融入到语文内容当中,发散思维,以朗读的语气语调变化,迁移思维的想象能力拓展。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朗读中,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学生的朗读能力停滞不前,朗读水平的差异较大,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朗读问题,因材施教实现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训练 优化
  朗读训练中,小学生呈现出的问题各不相同,教师应规避朗读训练中的过于集中化,予以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创设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的爱上朗读,享受朗读的过程,逐渐树立自主朗读意识。基于学生的朗读问题,及时填补学生的认知空缺,帮助学生走出朗读的理解误区,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指引学生代入自身情感体验朗读的内涵,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優化朗读训练,师生共同徜徉在朗读的过程中,在文本的内容熏陶下,吸收文学营养,激发学生的朗读智慧。
  一、范读朗读指导
  学生在拿到语文的教材时,一时之间不知以何种的朗读形式进行朗读,此时教师的范读将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存深刻的印象。教师应以身作则,根据教材中不同的题材内容,填充多样化的情感,使得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对朗读产生兴趣。小学生善于模仿,自我表现欲望较强,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在语文朗读中发挥出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让学生构建朗读的信心。例如:小学语文朗读:“小小竹排画中游”时,教师应读出抑扬顿挫感,一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语调似乎飞起来,以类似于说唱的形式,在朗读时伴有音乐的节奏感,凸显了学生的童真童趣。朗读“爷爷和小树”时,教师将重音放于“冷、热”上,以温和的语气表达:“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表现出爷爷的慈爱,相较于“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这句就可以显现出俏皮感,教师在示范朗读中,应做到表情到位,不止语气随着情境起伏,同时以肢体语言、表情语言来进行指示,增强学生的语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在朗读中鼓励学生放开内心的束缚,读出文章的内涵。一些学生的性格羞赧,朗读时匆匆而过,教师应鼓励他们放慢语速,逐字逐句地进行品味,同时对于朗读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及时提出鼓励,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读一小段或者一句话,这样小组之间自然有了一种竞争的氛围,都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每日开展朗读一练,让朗读成为日常的习惯,在风声雨声读书声中自在的成长。
  二、梳理朗读的流程
  朗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些小学生的文字积累较为匮乏,朗读中要先从读通顺开始,而后循序渐进地分析朗读的内容,深化感知朗读的文学魅力。例如:朗读“棉鞋里的阳光”时,先不进行示范,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并布置任务让学生在朗读后说一说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学生纷纷开始自由朗读,读后有的学生说:“文章讲述了我给奶奶晒棉鞋的故事”,有的学生:“带有棉花的东西都要经常用太阳晒,这样才暖和”。此时教师还没有说明文章大意,也不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学生充满探究欲望的情况下,让学生再次朗读,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部分,学生将一些生字生词“妈、奶、棉、照”等标注出来,在“被窝”后标注了儿化音,然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标注内容,看谁注意到了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结合自己的朗读感想表达出文章中提到较多的疑问词、感叹词,让学生对比不同疑问词之间的朗读差异,妈妈说:“棉被里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暖和不暖和?”朗读出妈妈温和教育的预期,小峰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也没湿,干吗要晒呢?”读出小峰的天真,奶奶问:“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应读出奶奶自然疑问的语气,相较于小峰的懵懂无知,奶奶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因此疑问时也带有自我联想的肯定语气,这些都应结合学生在朗读时的具体语气来引导,之后让学生结合以上的朗读经验,再次回顾课文进行文章的思考。学生在朗读中除了晒被子、晒棉鞋本身,还感受到了温馨的一家,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和谐幸福,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了更多的文章含义,并体会到了不同朗读语气的不同表达力度,构建了个性化的朗读思维。
  三、角色扮演激发情趣
  朗读若总是按部就班,学生很容易对长篇拖沓的朗读内容产生腻烦心理,教师应结合不同的素材内容,拓展朗读的空间,展开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例如:朗读“我要的是葫芦”时,教师可让学生展开角色扮演,分别扮演种葫芦的人、葫芦、邻居等,除了教材上指明的文字内容外,教师可创设情境空间,让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境环境,表述出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朗读理解进行文本的填充。有的学生扮演葫芦,当邻居跟种葫芦的人对话时,葫芦说:“终于有人来救我啦!”,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时对葫芦的心理造成了打击,因此其语气应充满了无知与执拗。打破教材中一板一眼的朗读内容,学生在角色中自由的发挥,邻居对种葫芦的人进行抨击,学生的表述不一,但都表示了种葫芦要除虫的概念,对此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情感较为充沛,不知不觉走进了朗读的情境空间中,乐此不疲地讨论朗读的话题。
  四、拓展朗读活动
  朗读过程中,教师可展开活动,让学生进行朗读辩论、朗读比赛等,除了分角色朗读外,还应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在早读中让不同的学生轮换领读,这样一些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展开自我训练,如朗读“小白兔与小灰兔”时,就让学生为小白兔与小灰兔辩论,通过朗读内容找出各自证明的证据,在朗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朗读训练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朗读基础,采取多样化的训练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顺藤摸瓜完成文章的探究。
  参考文献
  [1]肖洪艳. 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优化[J]. 装备制造与教育, 2007(1):94-94.
  [2]谢竞. 优化阅读加强指导提升认知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优化[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3).
  [3]陈敏. 优化课文朗读提升语文实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技巧[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6(3):22-22.
  [4]李占艳. 浅谈怎样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 课外语文, 2015(14):97-97.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课上教授给学生的是比较基础的内容,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课上重点训练的一项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要求。阅读能力的高或者低,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在语文课上如何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的是在小学语文课上如何强化阅读能力,探求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阅读能力 培养  语文是学习的重要基础,不仅是在语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和执行,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之下,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急需思考出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这已经成为了广大小学数学老师急需面对的一个重要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做出了深刻细致的思考,并且提出了自己對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观点,通过与广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关键学科,为学生以后接受更高级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在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教学质量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 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脚步的不断加快,情境教学法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使用。小学数学的大多数知识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核心素养展开语文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进步。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于小学生年纪小,身心发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素质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趋势。小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是教学重点,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加大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情感,相互作用,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重要性 实施对策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在小学教学阶段,只有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以及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小学教育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带动其阅读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阅读练习,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重要性 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利用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现象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从而有利于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
期刊
【摘 要】作文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文章中基于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作文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生活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生活化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开展,是小学写作的初始阶段,但是小学生的一些抵触心理逐渐成为了教学中的难点部分,其主要原因在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当前的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水平。我国的教育目的更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原则,坚持在各学科中渗透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发展的文明水平。由于小学语文学科具有教学资源丰富并且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经历的特点,本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进行了细致论述,并提出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教师要根据改革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强教学成效。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预习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感,因此教师要将课前预习落实到教学中去。微课作为信息时代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微课成为学生课前预习的工具。针对现阶段如何有效利用微课进行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