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突变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96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突变的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GIST,有关其临床病理特点以及预后的研究很少。本文探讨PDGFRA突变型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以期为治疗提供更多数据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GIST的患者病历资料,筛选出基因检测为PDGFRA突变型、并排除PDGFRA同义突变、非肿瘤相关死亡和临床病理资料缺失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并分析影响PDGFRA突变型GIS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纳入的59例PDGFRA突变型GIST患者中,男性41例(69.5%),女性18例(30.5%),60岁以下患者31例(52.5%);肿瘤均来源于胃,肿瘤≤5 cm者33例(55.9%),>5 cm者26例(44.1%);核分裂象计数≤5个/50高倍镜视野(HPF)者49例(83.0%);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标准:极低危8例(13.6%),低危25例(42.4%),中危14例(23.7%),高危12例(20.3%);7例PDGFRA第12外显子突变,52例第18外显子突变,其中D842V突变36例。D842V组与非D842V组的临床病理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21(0~59)个月,全组患者的1年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96.6%和91.5%,8例出现复发,3例死亡;6例D842V突变的GIST患者术后发生了肿瘤的复发,其中4例服用dasatinib或avapritinib后获得不同程度的肿瘤缓解。log-rank分析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拥有较好的总生存率(OS)(100%比83.3%,P=0.046);D842V与非D842V、第12外显子与第18外显子突变患者的RFS和OS均相近(均P>0.05)。单因素Cox分析显示,RFS与性别(P=0.010)、肿瘤大小(P=0.042)、核分裂象计数(P=0.003)及NIH危险度分级(P=0.042)有关;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危险度分级是导致PDGFRA突变型GIST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796,95% CI:1.326~123.501,P=0.028),男性的复发风险低于女性(HR=0.154,95% CI:0.028~0.841,P=0.031)。

结论

性别和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是影响PDGFRA突变型GIST复发的独立因素,而D842V与非D842V,第12外显子与第18外显子突变患者的复发与死亡风险接近。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谵妄发生现状,分析危险因素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CABG术后314例患者谵妄发生情况。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ABG术后谵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谵妄发生率为24.8%(78/314)。训练集谵妄发生率为25.7%(54/210),验证集谵妄发生率为23.1%(24/104)。经多元Logisti
目的通过改良婴幼儿泪道冲洗设备,在婴幼儿泪囊炎冲洗的护理过程中建立一种新型的冲洗技术体系,并评估其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眼科门诊就诊的泪囊炎患儿3 0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500例。观察组采用新型泪道冲洗体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泪道冲洗体系,比较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操作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婴幼儿泪囊炎一次探通后再
目的分析国内外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研究热点,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ACP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近年ACP相关文献,利用书目信息数据挖掘系统和图形聚类工具包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2 717篇,提取累计占比50%以上的高频主题词,其中国内主题词35个,国外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89个;国内研究热点包括:ACP和预先指示文化与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对哮喘患儿及其家长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将90例首次入院的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使用思维导图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对2组患儿在出院前及出院后第1、2、3个月评价用药依从性,比较出院时2组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结果出院前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3个月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
目的调查山东省三级医院护士长职业化建设现状,掌握护士长职业化认知与态度,为制订三级医院护士长队伍职业化建设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山东省三级医院护士长职业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对山东省55所三级医院2 629名护士长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山东省三级医院护士长选拔和培养体系较成熟;被调查者中,93.00%(2 357/2 534)是本科学历,18.40%(465/2 534)把全部工作时间用于护理
目的探讨同理心培训方案对手术室实习护士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手术室轮转的进入临床实习的第1阶段与第2阶段的实习护士共100名。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名。试验组给予同理心培训干预,对照组学生无上述培训。记录每个实习学生的人口统计学。试验组在培训前、3周培训后立刻以及培训后1个月做3次同理心调查问卷,对照组对试验组同理心培训不知情
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改良NIH分级对于部分中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仍存在不足。本文通过探讨中高危GIST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构建更为方便、准确的中高危GIST术后复发预测模型,以更好地指导中高危GIST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完整切除术、且术前未行靶向治疗、术后病理诊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姜胶囊或姜粉对癌症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有关口服姜胶囊或姜粉对癌症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辅以其他检索方式,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9年7月。由2名研究
目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DGFRA)突变是胃肠间质瘤(GIST)中少见的一种突变类型,包括D842V位点在内的大多数PDGFRA第18外显子突变患者对伊马替尼具有高度耐药性,其治疗是临床的一大难点。本文探讨PDGFRA-D842V突变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综合治疗效果及预后,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20年5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随着对GIST诊疗的进步,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疾病进入"慢性病"范畴。因此,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全程化信息化管理是每一位GIST同仁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每一位GIST患者都有进行全程化管理的需求,这也是保障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信息化管理的理念、符合GIST疾病特点的管理系统以及专职的GIST疾病管理员,是实现全程化管理的保障,也是实现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