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对学生欣赏美的影响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ueli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其“听”为元素作用于人的感官神经,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并运用音所产生的高低、长短、旋律,以及形成的音乐语言来感染人;这种听的艺术是其他门类专业不可替代的。音乐是情感艺术,它最擅于施放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感,也是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因此,音乐对于人的成长和审美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关于音乐教学对孩子欣赏美的影响,很多专家和学者也都有其评说。应当说,音乐的情感艺术时刻激发着人的乐观情绪,它是音乐表现必不可少的。
  一、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说
  关于人的性格,很多专家各有其见蒂。归结起来普遍认为:“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表现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性格是后天所形成的,比如腼腆的性格,暴躁的性格,果断的性格和优柔寡断的性格等。” 性格从本质上表现了人的特征。因此,性格有好坏之分。当然,永远具有一种乐观的心态,养成一种乐观的性格是人们所期待的。但是在大千世界中,谁也不可能天天极乐、天天极悲,那种乐之过急、悲之伤逝,或是乐极生悲都是不可取之。
  专家们认为人的性格是:“人类天生的共同人性与个体在后天环境与学习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个性”。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性格,性格不定性。小学生性格一般有三种特征:既情绪特征、意志特征、理智特征。在小学阶段,情绪特征是稳定的状态,没有太大差异。性格的意志特征尚未真正发展起来,随着儿童内部控制能力的迅速发展,儿童的自制力和坚持性将重新出现上升趋势。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同时欣赏一段乐曲,他们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为手舞足蹈、开心愉悦,有的孩子则木然无措、被动参与。手舞足蹈的孩子性格活泼好动,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开心欣赏的孩子性格文静沉稳,木然无措的孩子性格呆板内向。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性格迥异的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是参差不齐的;所有这些都来自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和自身性格。音乐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就在于孩子们接触音乐的多与少。如果孩子们经常接受音乐,自然受影响就多,感悟音乐情绪就多,从而逐渐形成乐观的性格。
  二、在感受、体验音乐中激发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合适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特别是小学生,首先要让他们愿意学、乐意学,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美,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用美好的旋律经常触及孩子的听觉神经,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大脑皮层中就产生优美旋律的记忆,这样,孩子的身心就得到净化,孩子的性格就变得开朗与阳光;长期听不到音乐或者很少受到正常音乐熏陶的孩子,他们的记忆中就缺少应该存在的美感。久而久之,他们的性格就会变得简单粗暴。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的注重课堂纪律、知识的灌输,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信心的形成。学生带着压抑的心情去上课,是不会快乐的。那么,怎样激发孩子在音乐课堂上的兴趣呢?首先,音乐课堂要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感受到音樂的美。教师要用温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言,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让学生接受不同音乐特有的情感,与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使之产生乐观的情绪。
  音乐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能陶冶人的性情。欢快的音乐让人放松心情,抒情的音乐使人愉快,活泼的音乐使人天真,摇滚音乐让人充满激情,古典音乐将人们带入到另一个世界……。不同种类的音乐给人们带来异样的感受和不一样的心情。在音乐课堂上,当学生听到抒情的音乐会跟着音乐的动律轻轻摆动身体,并很快能够融入音乐之中;当听到优雅的轻音乐,一些调皮的孩子也能变得安静起来,懂得去聆听。让学生通过聆听,逐步体验到音乐的塑造、净化、感染等功能,尤其是在每个孩子的性格养成方面,懂得去欣赏,使自己的性格变得开朗、乐观向上。经典、好听、赋有个性的音乐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什么时候学生仍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释放乐观情绪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作为音乐本身它需要人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应将感受和体验到的情感表现出来,将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而释放情绪的途径就是音乐活动。因为音乐活动它可以使学生具有轻松、愉悦之感,神经系统不受压抑;但教师在组织学生音乐活动时,也应注意到活动要高低起伏、强弱适度、快慢有序、急缓张驰的变化。特别是教学语言要富有节奏感和温和的状态。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有效地教学语言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给人以愉悦感。
  作为美育中不可或缺的音乐教育,它有其他几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孩子们审美方面,音乐,它有着直接激发、滋养补给、促进提升之功效。
其他文献
最近,学生频繁地跟我谈论到词汇记忆的问题。一位男同学直接向我说到:“何老师,如果我的词汇过关,我的英语就能考140,我就可以考北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阅读理解离不开词汇,语言交流离不开词汇,写作表达离不开词汇。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使用这门语言的各个环节:听,说,读,写。英国语言而学家D.K.Wilkins指出:没有语法,人们能表达的意义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就什么意义也表达不了(Withou
期刊
发展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弘扬华夏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的任务,文化与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现化教育在推动自身的完美化、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发扬光大。华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德育和教学过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能更好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多年来教育的光辉旗帜。随着新世纪的逐步深入,现代教育的步伐越来越
期刊
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比较恰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掌握课堂上的所有知识,课堂效率就会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比较高;如果教师采用的方式比较枯燥或者不适应学生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课堂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那么教师该采用何种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提高
期刊
《聲母识别——h/无擦音》个别化训练方案
期刊
俗话说良药苦口,很多人怕吃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在药的表面裹上一层糖衣,于是吃药便不再成为负担。现在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关键的原因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当。经常使用严格纪律来约束学生,使之在短时间内听从教师的指导,这种有如在强迫下进行的被动学习,学生自然不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自然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就想:能否也将语文知识裹上糖衣,让他们喜滋滋地吞下
期刊
中学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这就为物理教学规定了一种必要的、也是不可忽略的教学手段,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将起着主宰作用。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期刊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前提。语言的发展能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为核心,促使幼儿语言连贯性、完整性、逻辑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我根据自己这么多年的幼儿教育经验,就如何培养幼儿语言能力,自己经验如下:  一、丰富幼儿学习词汇量,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幼儿的词汇。利用故事、儿歌、看图讲述、美术课等
期刊
剪纸作为传统的民间技艺,它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我班把剪纸活动作为班级特色来进行研究,是因为剪纸既能培养幼儿动作及小肌肉的发展,又能促进幼儿多种智慧潜能的开发,尤其是想象力、创作力的发展。通过剪纸学习活动,把剪纸作为表达美,传递美,创造美的表现形式,,因此,我在班级特色教育中开展了剪纸活动,引起了孩子们极大兴趣。  一、激发幼儿剪纸的兴趣。  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是幼儿剪纸的心脏。如果幼儿对剪纸有
期刊
刚开始从教体育教学时,另我困惑的有两个问题: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课?如何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经过几年教学的磨练与总结,我似乎豁然清晰开朗起来。老师辛辛苦苦在课堂上认真示范讲解,也真真切切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也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有的学生胡乱做一通,有的做一两遍完事上一边自由活动了。在我心里时常打问号,为什么会这样?我给自己总结三点聊以慰藉,一是客观上体育器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所以,我们的教育应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我们的班级管理也应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管理。  俗话说,“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学生千差万别,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听话懂事,有的调皮捣蛋;有的活泼大方,有的拘谨胆小;有的乐于助人,有的斤斤计较等等。在这一方面,他可能很一般甚至很差;在那一方面,他可能就是佼佼者。如果我们仅以一样的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