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考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han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体制的改革也进入到了关键时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改变劳动力素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偏低的现象,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让教育主动承担起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历史使命,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但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因此,对于中小学教育,有必要进一步澄清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的弊端,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一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只有改革和创新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要以法律作保障,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此,笔者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作以下思考:
  
  一、对应试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思考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它主要面对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教育内容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课程负担过重,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倾向,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一,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应试教育”面对少数学生。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注意培养少数有希望进入重点中学或考上大学的学生,给他们“吃偏饭”,重点辅导,而对升学无望的学生听之任之,造成大多数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不仅使他们的学习得不到长进,而且在心理上受到极大的伤害,形成学生中的两极分化。结果是“吃偏饭”的学生将来未必个个成材,而被“遗弃”的学生本应该有发挥的潜能却被遗弃或压抑。这种教育只能是一种扭曲了的教育,其特征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它的立足点在选拔。所谓伯乐与千里马,老师不应当只是伯乐,因为伯乐是着眼于挑千里马的,而不是着眼于培养千里马的。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在于造成相当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上成为被淘汰的对象,致使大部分学生不但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反而成为社会沉重的人口负担。
  第二,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应试教育”造成现在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的现象。尽管有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本身是全面的,但教学时已把那些不考的课程和内容自然地放弃了。这就必然把升学作为培养目标,一切围绕分数转,从而突出智育,忽视其他各育。在不少学校里,德育被架空,或被当作维持教学秩序的手段;体育成绩由于被计入升学总分而成为“应试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则形同虚设。甚至于连学生的早读和自习也全部变成了统考的语文、数学等主课。这些重要的教育内容,完全丧失了应有的地位,尽管智育被突出,但其中最重要的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内容也往往被忽视。“应试教育”从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狭隘视角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这种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完全背离了教育方针的要求。这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办学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
  第三,教育主体上的模糊性。历史原因造成我国学校教育在很长时间内不重视人的主体性发展,教育要促使人的社会化被片面理解为对社会的顺应,而很少强调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表现为:学生的独立人格得不到尊重,教师常以批评、训斥、禁止、惩罚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剥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权利得不到保证,教师常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一味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主权;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从教育目的、教学制度到教材教法过多强求一律,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如此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在独立性和自主性上表现为缺乏自尊,自信,缺乏独立判断、自我调控、自觉自理的品质和能力;在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表现为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回避矛盾,缺乏社会交往、主动参与,缺乏大胆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和批判性上,不善独立思考,喜欢循规蹈矩,缺乏理解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主体性的模糊不清,致使一个人缺乏本应具有的主体性,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受教育者活泼主动地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教育效果上的虚假性。由于现行用人制度和考试选拔制度的某些负面影响,加之中国长期以来旧文化传统和科举制度的影响,不仅在教育界,而且在社会上,较普遍地存在着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这一思想观念。因此,为了应试而暗渡陈仓,用教师的能力代替学生的能力。教师编了很多练习应考能力的题,让学生先练习,最后再去应付考试。所以,以分数为唯一标志的水平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这种教育效果就带有必然的虚假性,最终,应试教育无法完成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
  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问题,始终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但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决定了它本身难以承担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难以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难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因此,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二、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行改革和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延伸,教育体制非改不可,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必须更新观念,达成共识。只有冲破“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各级党政领导应率先转变观念,不要给教育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指标, 也不要把升学率或达标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工作的唯一依据。学校教育工作者更要转变观念,为了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必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把握教育规律。学校教育应着眼于使学生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础,为青少年日后进入社会做好必要的思想、品德、知识和能力准备。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积极态度,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和配套改革措施,并且加快薄弱学校的建设步伐,力争办好每一所学校。加快招生制度和社会选才用人制度的改革进程,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创设宽松的政治气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最终要通过教师去落实,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要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文化修养和教育教学基本功。《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就必须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培养教师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将有效地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另外,要把职业道德建设当作重中之重,其核心是师德建设。应当肯定,广大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钻研进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但部分老师职业道德低下,缺少敬业精神,不能以身垂范。因此,必须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教师队伍,使其做到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根本保证。
  第三,构建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青少年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提出明确、具体、全面系统的要求,培养他们全面发展。要把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来对待,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隐性课程(即环境课程),使三类课程形成合理结构,发挥其整合一致的育人功能。要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构建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强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考试,淡化分数,变单一的书面知识型考核为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全面素质评价。为实现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科学化,要以“学生素质状况报告单”取代以往单一的学生成绩报告单。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伟大变革,任重而道远。为了保证其顺利进行,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还要依法治教,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等各种教育法律制度。
  
  三、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思考
  
  依法治教事关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是我国教育工作从主要依据政策转移到主要依据法规,进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通过法律的形式,确保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举措,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教育法规是全面依法治教的法律保障。它集中体现了全党、全社会重视、支持教育的共同意愿,确立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方针和基本原则。《教育法》总则中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从这一性质要求出发,《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还规定了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特征。
  这些教育法规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规定了我国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重大举措,突出强调了各级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的责任,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础;确立了各类教育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把教育关系主体的行为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针对确立的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结合我国实际,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各种教育法规,在全社会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要把各种教育法规纳入全民普法计划,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地普及各种教育法规的精神和法律规范,形成一个有利于全面依法治教的良好舆论环境。尤其是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教育法规,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第三,贯彻教育法规,实现全面依法治教,必须建立和完善教育执法监督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工作。教育执法监督机制包括各级权力机关对教育法律实施的监督,各级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的执法和监督,司法机关的执法及教育纠纷的调解、申诉和仲裁制度。要加强教育法制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教育的执法程序。要建立健全有关教育的调解、申诉和仲裁制度,以及行政复议、诉讼等多种手段,及时妥善地处理日益增多的教育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要抓紧制定与现有教育法规实施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快教育立法的步伐。
  另外,各级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要严格依法治教,做贯彻实施各种教育法规的模范,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和尊严。
  第四,为保证学校教育质量提供法律依据。教育法规明确规定办学者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教育方针。但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相当数量的中小学难以切实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仍然以应试为目的,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应着力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如果只重智,以偏概全,学生不可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面,更何况连篇累牍的机械操作并不是真正的智能。学习教育法规,以法治校,转变观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障教育质量的提高。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法制。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各种教育法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牢固树立依法治教育的观念,并结合《纲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把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一、以“德”育人,端正思想  在班主任工作中,德育为首。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综合知识比赛、文艺表演、观看优秀电影电视节目、办学习园地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育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立场坚定、明理诚信、健康向上、是非分明、乐于奉献、勇于团结、敢于拼搏、勤俭节约等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爱“心”沟通,情系学生  爱教育就要爱学生,爱学生就要情系学生,用心沟通学生。班主任工
期刊
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2001~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教学活动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
期刊
上好周会课,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功,对于如何上好周会课,大有研究探讨的必要。以前我对班会不是很看重的,班会上只是总结总结情况,传达传达要求,布置布置任务,再就是遵照学校要求开个禁毒、安全、法制等主题班会。高一第一学期,就学生未来三年的学习,我准备了一个主题为“长知识、会思考、有习惯”的班会,效果出奇的好,不但学生听得认真,许多同学的“周记”中都谈到了对这次周会的感想。学生对班会的态度和感想启发了我。
期刊
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中心,是学校管理操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科学管理的探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班级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管人重在管心,人千差万别,人心各相异。所以,如何管心就是一个难解的课题。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管理手段过于理性化,死扣教条,一切照章办事,不注重管理个体的特性,一味“严”字当头,就会把人心管“冷”,出现许多不必要的教育失误。可是,如果在管理中,非理性化的手段过多,没有一定的纪律约束,班级管
期刊
“教学不应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获取技能、学得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作文技能的形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不是几节专门的作文教学专题课所能解决问题的,寓作文教学于日常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技能的形成以及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依此看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得牢牢抓住学生心理,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会处理问
期刊
近年来,学生犯罪的案例在逐年上升,应当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犯罪行为不仅给学生自己、受害人以及双方家庭都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还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家长和教师对学生人身权利的侵犯  学生在家庭中相对于父母是弱者,家长偷看其日记、拆阅其信件、限制其人身自由、不顺心时便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孩子犯一些情节较重的错误,要么辱骂、虐待、遗弃,要么放任不管。学生在
期刊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与更多的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创设探究的情景,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又能使学生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分享。  首先,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
期刊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老师明知学生有错误而不及时批评指出,无异于怂恿其继续犯错误,但在批评时如果施行“无麻醉手术”言辞直接,可能会使学生加剧错误的程度,弄不好可能会增加师生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注解谈话的方式,讲求批评的艺术性。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最好是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的场合,否则学生会认为你是故意让他当众出丑,这自然会增加他的抗拒心理,因为
期刊
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有的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张弛有度;而有的课气氛沉闷,平铺直叙,课结束了,紧张的气氛远没有丝毫缓解。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是教师没有认真备课?不是的,因为在知识上并没有什么漏洞。认真对比思考,原来这缺了的东西,正是教师的激情!有了激情,才能给课堂增添活力。  怎样才算有激情?教学中的激情,就是要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学科如痴如醉,也就是说,要能点燃学生对本学科的激情。就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短暂,容易分散,只有一些具体、有趣的事物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主动、愉快地学习,是使课堂教学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那么,“趣”从何来?    一、“趣”从新课导入中来    新课的导人如同电影、小说、戏曲一样,在整个教学中起着从旧知到新知的诱导作用以及新旧知识逻辑上的衔接作用和诱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