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商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ki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与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在实施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将会计工作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既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财务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但是也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风险,如果不能做好相关处理和管理则可能会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基于此,本文就从会计信息化的概述出发,分析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会计信息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风险,进步一探析运用会计信息化实现财务管理的对策.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蚕种生产过程中后期死蛹死蛾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后期死蛹死蛾发生的措施。
2月4日,国荣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卫国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过了这个春节,他来上海就18年了,种桃子也种了18年。正值耕耘时节,早上7点,果园的工人们上班了。机械化解决了大部分的劳动力,工人的数量一只手数得过来。王卫国为他们布置今天的“作业”,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桑园野外昆虫严重危害桑叶产量、质量,部分野外鳞翅目昆虫携带的微粒子病原与家蚕互感[1],对桑蚕种质资源保存及研发利用、蚕种生产等存在潜在威胁。近年来,由于气候温暖、湿度较高,加上某些蚕农盲目加大农药使用量、未及时翻耕除草等,农艺措施不到位,病原孢子、野外昆虫越冬能力和抗药性增强,使得桑园病虫害更易发生[2]。
为促进蚕桑与食用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特色桑枝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主任张剑飞研究员、土肥水管理岗位科学家张建华研究员联合国家食
期刊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种生产的毁灭性蚕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该病的流行危害曾给我省蚕种生产造成过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展开了一场防除微粒子病的攻坚战,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防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蚕种微粒子病带毒率大幅度下降,蚕种质量明显提高,建立了平面防微、立体防微、微观防微三大防微体系。主要体会如下。
以浙江省主推品种“菁松×皓月”为对照,对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专用蚕品种“中2016×日2016”的繁育性能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中2016”与“菁松”的平均死笼率、克蚁收茧量没有显著的差异,“日2016”与“皓月”的平均死笼率、克蚁收茧量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克蚁制种量上,“中2016”平均克蚁制种量明显低于“菁松”,“日2016”平均克蚁制种量明显高于“皓月”。
为保全茧质和提高工效,研究纸板方格蔟和塑料折蔟两种方式对家蚕斑纹限性新品种“造A×兰B”营茧情况、茧质指标、丝质成绩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纸板方格蔟的营茧率、上茧率、平均茧层量和平均茧层率分别比塑料折蔟高1.87%、3.27%、4.74%和1.39%;粒茧丝长多62.83 m、解舒丝长多94.48 m、净度高1.5分;但采茧效率,塑料折蔟比纸板方格蔟高1.83倍。
并对目前事业单位财政财务审计工作现状加以阐述,提出重视专业审计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水平、加强财务管理监督以及健全与完善财政财务审计机制等应用策略,希望能为进一步提
通过正交设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10个不同桑品种的黄酮提取工艺及含量成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以75%乙醇、提取时间80min、提取温度60℃、固液比1:15为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不同桑种的桑叶中总黄酮物质含量差异显著,变幅为19.690~53.231mg/g。大叶野生子与九龙拐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品种,含量分别为53.231mg/g、48.760mg/g。本研究证明抗性较强的品种有利于黄酮的合成,但确切的机理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盐边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幅员面积3269km2。辖12个镇乡、88个村(居)委会,总人口21万。其中少数民族乡4个,少数民族人口6.43万,是一个有汉、彝、苗、傈僳等31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多民族聚居县。盐边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产业是盐边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据考证已有500余年发展历史。目前,果桑产业后劲十足、前景广阔。作为盐边蚕桑产区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致富产业,也是盐边县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