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定量成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现代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可预防及可治疗的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这是因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起,肺气肿和小气道管壁增厚是主要病理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组织(GOLD)在2020年11月18日发布了2021版诊断标准[1],其中仍然是以支气管扩张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小于70%(即FEV1/FVC<70%)为诊断标准,该标准已大量用于临床试验.
其他文献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肿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吸烟、职业、环境接触、电离辐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及遗传等均可能导致患者发病风险增加[1].NSCLC患者发病初期多具有胸部肿胀、痰血、低热及咳嗽等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及咯血.
目的:观察组织中微小RNA-25-3 p(miR-25-3 p)水平联合能谱CT定量参数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叶切除术治疗预后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6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基线资料,并于治疗前检测组织中miR-25-3 p水平,行胸部能谱CT检查.患者均行肺叶切除术治疗,随访19~24个月后评估患者预后,以复发为终点事件.根据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组织中miR-25-3 p水平及能谱CT定量参数,
目的:观察珍枣胶囊治疗老年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证素演变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60例.治疗A组患者给予珍枣胶囊治疗,治疗B组选择给予百乐眠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观测治疗前后血浆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证素演变规律以及中医证候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当,但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与治疗B组比较,治疗A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5-HT水平皆提高且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