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 防止分化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cr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索教学规律,通过排忧解难,树立信心;创设情景,侧重听说;激发兴趣,自觉学习;指点学法,帮助提高等方法,有效地防止分化。
  【关键词】探索;规律;防止;分化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两极分化。虽然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不少,但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七年级下学期起逐渐掉队,到了八年级两极分化现象明显,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学得科目增加,教材内容广泛,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面面俱到的顾及;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儿童和成人的成分都有,极不稳定。他们不再唯教师之命是听,对教师的教育时违时从。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因此,我们必须探索教学规律,有效地防止分化。
  1 排忧解难,树立信心
  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自信心,而树立这种自信心的基础是无“忧”无“难”。因此,教师要端正教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提高。实践证明,教学脱离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按少数尖子来确定教学要求,是导致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应该把起点、进度、训练量定在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身上,一切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另外,特别要注意给原来不及格的学生多跳一跳的机会,也能摘到几个果子。这样做,对尖子生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从速度和分量上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也感到摘果子并不容易。
  2 创设情景,侧重听说
  学生听说能力差,就不可能进行口头练。单位时间内所接触和运用的词语句式就必然很少,熟悉和巩固所学语言材料就会很困难,学习成绩也就不理想。要知道,初中生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听觉灵敏,爱说爱动。多听听说说,会兴致勃勃,津津有味,比较容易学会;常伏案读写,会单调乏味,发生厌倦,劳而少功。七年级、八年级所学词汇,大多是活用词汇,领会词汇较少,只有通过生动多样的听说活动,才能进行密集反复操练,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会运用所学词汇。教材里的句型是按便于进行听说训练和原则设计的,课文也是生动活泼的口语,只有侧重听说,才能把教材教活。如果侧重读写,就会把活的语言教成僵死的文字。因此,我们要创设语言情景,侧重听说。
  创设语言情景,可以借助实物、图片、简笔画等,让学生在语言和实物之间建立直接联系;也可以发挥教师语言的直观作用,把学生带入真实的语言情景中;还可以组织对话表演,让学生在情景中使用语言。
  侧重听说,教师既要多给学生听的机会,又要善于设法吸引学生专心听,学生听得懂了,就会产生模仿说话的要求,教师如能及时给以鼓励,促成他们大胆大声说英语,说的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3 激发兴趣,自觉学习
  心理学家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学科具有内在的兴趣。学生开始学英语时,一般感到新奇有趣,其爱好程度往往超过其他学科,但好景不长,过了一年半载,往往有不少学生感到厌倦。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受各种因素所抑制,如没有收获,遇到困难,发现差错,得了低分,受了批评,作业负担过重,师生关系不好,都可以使兴趣降低,甚至消失。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保持这种兴趣,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习兴趣的最经常的源泉是感到学有所得。教师每上一节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使学生课课有收获,经常看到自己有进步。初中生要是能听懂教师和别人说的英语,自己能用几句英语来表达简单的思想,能看懂课外的几段简易英文,他们就会感到有收获,兴趣盎然。觉得能够学好,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积极性也就会越来越高涨。
  4 指点学法,帮助提高
  教和学是一个统一体。教师的每一教法,每一练习方式都在不断地、不知不觉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学不得法,常表现为:对生词死记硬背;对语法刨根究底;对英语听不懂,说不出;对汉语摆不脱,离不了。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造成困难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成绩下降。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的道理,不只是要尽力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力求使学生会学。指点学法,必须贯彻在教学过程中点滴归纳,反复运用的原则。初中生不爱听脱离教学实践的、成套的抽象大道理,给他们指点学法,只能在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点滴归纳出来,不能依靠一次或几次全面介绍。当然,学法不是一经教师归纳指点,学生就能掌握的,学法要转变为学习能力,还必须经过自己反复运用。教师在帮助学生归纳出某一学法后,还必须注意引导他们经常运用,达到心领神会,深知熟用,形成习惯,转化为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营销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前任务布置、课堂学生展示、课后总结的方式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特定任务的设计、准备和完成,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在任务的完成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营销教学 主体作用 综合职业能力    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训练有素的中级人才和适应企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是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升学考试的
期刊
在我国教育事业中,教师担负着教学和育人的两副重担,要完成这两项任务,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要求幼儿园的教师不单单是看孩子的阿姨,更应是是幼儿知识的启蒙者和灵魂的塑造者。当前幼儿教师队伍工作强度较高、待遇较低造成的幼教师资队伍不稳定,开展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1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    幼儿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道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只有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的榜样。因此,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有资格为人师表,才有资格以身作则。教学与师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
期刊
【摘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如何从实际出发,建立独具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就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阶段性总结,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出改进的思路与设想,以便逐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培养体系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任务驱动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即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课程
期刊
“亲爱的同学,时间过得真快,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你一定掌握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本领,这儿为你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你可要加油啊!祝你考出好成绩!”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吉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业务能力的基本要素和目标市场定位,确立了课程体系优化的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并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 实践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计量单位,并按照学分进行教学安排和学籍管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实施旨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加学习自主权,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自
期刊
【摘要】本文从军用公文选材的思维特点人手,论述了选材的思维方法及要求。  【关键词】军用公文 材料选择 思维特点 思维方法    材料是作者写入文章之中的事实或论断。如何选择材料、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无非是围绕主题占有丰富的材料,有科学的方法,军用公文的写作也是如此。但军队作为特殊的行业,有许许多多特殊的规定,在军用公文写作上也就有了自己的特性,其中材料选择就表现出与一般写作中的材料选择的不同思维特
期刊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乐论中,有关声乐理论、词曲的创作整理和发声技巧等方面记载颇丰。而我国的民族声乐源于古代的戏曲、曲艺、民歌等,它正是根植于数千年华夏音乐母体,不断从中吸取蕴积丰富的营养,所以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毋庸置疑,这些著作对于今天的声乐工作者(无论是学习技法,教学研究)都是极其珍贵的声乐文化遗产。文章试图通过简单的搜集、整理和注释,让声乐学习者对其有相关了解,并从古代声乐论述中寻觅以资借鉴。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以幼儿的安全为前提。然而许多不安全的隐患总是在不以为然的疏忽中悄然而至。如何让幼儿在幼儿园愉快平安地度过每一天,这是我们老师必须面对、履行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把培养幼儿良好为习惯作为日常工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