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星球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dfasfafjdkjfkek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文字这东西,一定要成为阳光的容器。”
  这句话是那个创造我的人留给我的。可惜我还没有见到那人,他就离开了我。于是他在我生命里的唯一印记,就只是一封留给我的长长的信,关于那封长信,也是后话了。
  他创造了我,却抛弃了我。
  但这没什么稀奇。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知道了:我们这族是注定在宇宙里流浪的生命,什么都不能成为我们停止漂泊的理由,而我,骨子里也和创造我的这个人一样。
  我没有名字,没有梦想。我是一个没有来路也不知去处的人。甚至我对自己仅有的认知,也是来自我路过一颗蓝色星球的经历。
  这个蓝色星球,对我来说是那么重要。因为——在这里我才真正清晰坚定地感觉到:我存在过这个宇宙间。
  那时我已踏过宇宙里九亿十七万八千零八颗星球。然后我来到了这个蓝色星球,本以为这只是第九亿十七万八千零九次的重复登录和离开,但却太不一样。
  02
  蓝色星球,它是活的。没错——活。
  之前我见过的唯一算得上的“活”,就只是一种形态——转动。所有的星球,围绕自己、大一级的中心、再大一级的中心……无边大的中心,绝对或相对地转动。这是我枯燥生活中的唯一变动。我把它看做“活”的唯一标志。因为这些,我知道,原来它们还是运动的,我也是有生命的,我所在的空间还是有一点点变化的,这也算是我们活着的唯一标志了吧。
  但藍色星球的这种“活”,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力量。我的脚踏在软软的褐色固体上,它竟然在羞涩地向下陷;米色的光在透明质感的东西里滚动;还有带着清新味道的轻快的抚摸;融化一般蔓延得无边无际的碧蓝;比这碧蓝更广的地方凝着成团的洁白……它们在动!不是在转动!不用围绕中心!这些在动的东西长着不同的模样,东西和模样多到让我惊讶不已!
  可是让我更惊讶的是,这些东西给了我大脑这样的碰击:褐色的固体叫泥土,米色的光是阳光;还有……还有空气、风、海洋、天空和云朵……
  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些?为什么我知道这些事情就仿佛是血液流淌那般的自然?我一时有点头痛。我渴望想起自己是怎样知道这些的,头却越来越痛,痛到我的眼前由白变紫,然后慢慢黑下去……神智恍惚间我在黑下来的视野里模糊地看到五个清晰的字:“你总会知道”。
  03
  眼帘慢慢打开,我在越来越清晰的视野里看到一汪水蓝。我猜自己是沉入了海底,因为这水蓝就像不染铅华的底层海水,干净得令人心灵安定。
  可是我错了——那汪水蓝之上,是细细卷卷的睫毛。那水蓝竟是瞳仁的颜色。
  瞳仁!我大惊失色。这个宇宙里除了我竟然还有其他生命!
  我慌忙又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发现了林立着的大东西、在地面上自己跑动的小东西……我摇摇脑袋,希望像知道自然事物一样知道它们的名字,可是我发现面对这些,我的大脑是空白的,没有那种记忆深处的碰撞感,只有迷茫感充斥着我的整个躯干。我只能知道自然的事物:我们俩身旁的这棵是树,树底下有花,花在泥土里……
  那水蓝微微咳嗽了一声。于是我回过神来,细细打量起水蓝:跟我一样的形状,有手有脚有头,我们仿佛是同样的生命啊。可是我俩也有不同:水蓝的头发很长,软软地散在风里,我的头发却短短的硬得扎人;她的肢体似乎都比我娇小,浑身透着柔弱的感觉,而我在水蓝面前仿佛大了一号;还有,她的鼻子眼睛和整个脸蛋都生得又小又精致,美丽不可方物。
  04
  仿佛时间静止风都凝固,我听到了声音——“你是谁?”,水蓝说。
  我整个人顿了顿,这是我在宇宙里第一次听到生命的言语!我竟然听得懂宇宙里其他生命声音里的信息吗?然后我突然反应过来,水蓝和我是一样的生命形态,所以我们很像,并且我们懂得对方言语。
  我之前在孤独里成长,在真空里徘徊,在寂静里流浪。我从未说过话。那么那么多年在宇宙里游走,我都不知道自己可以说话,甚至不知道自己可以发出声音,此刻我想说一句话,却突然对自己将要发声这件事充满恐惧,无来由的恐惧。
  于是我望着水蓝的瞳孔发呆。过了很久,仿佛时间又开始流淌风又重新解冻,我终于开口:“我……是谁?”我不知道是在问她还是问自己。
  这三个字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可是就像挖出了深处的晶体一样,我把埋在身体里许久的语言能力尽数回忆了起来。我的脑海里究竟有多少封存的东西?封存起它们的,又是我的创造者,还是宇宙里的孤独?
  我的头又开始痛起来。
  水蓝清灵灵的笑让我回过神来:“你是谁我怎么会知道呢?”
  对啊。我是谁呢?我身边这个东西是什么?那边那个东西是什么?而还有我们两个又是什么东西?……
  于是,我一个个问题问水蓝,她一个个地回答,就在她轻柔虚渺的介绍里,我认识了一点这个世界——我们叫“人”,人还分男女,长我的样子的是男而她那样的是女。我不认识的那些东西分别叫:房屋、汽车……还有水蓝戴着的叫做手表,她身穿的叫百褶裙……
  05
  在给我介绍世界的过程中,水蓝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凡是自然存在的东西,我都能立刻叫出名字;可是关于人的情感还有关于那些人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一无所知。
  于是她就一天天地给我介绍有关人情感和人创造的事物。
  像这样给我介绍世界的日子持续了很久很久。水蓝每天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总要回一个叫“家”的地方。
  一开始,她总说我没有地方可去,要我跟她一起去家里,她说那里有她的家人,就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可是我不想见其他的人,我只想见水蓝一个人。于是我一直都用摇头回答她的邀请。
  每天和她告别,爬到高高的榕树上,钻进我过夜的树洞里。看着水蓝的背影越来越小,最后融进黄昏越来越淡的天幕里,消失在视线。我每天都重复这样的目送,然后躺在树洞里想她水蓝色的眼睛、她柔软如风起的声音和她温暖如冬阳的笑靥。奇怪,我怎么总想她?   06
  有天晚上,我仰躺在树杈间,嘟囔着:今天的星星真是好亮啊。
  星星?!
  我枕在脑袋下面的手臂突然僵住了。那一刻血液似乎也凝固了。
  我开始盯着夜空,一动不动。
  一整晚。
  没有人知道我那天晚上在想些什么。
  第二天,我跟水蓝说:“我要离开这个星球了。”水蓝的睫毛抖了抖,然后覆盖住那汪水蓝色的海,再睁开的时候,她的眼睛真的成了一片海,因为有透明的水珠顺着睫毛滑下来,落在她长长的发丝上,坠在里面,像散落的金刚石碎片。
  “从我第一次遇见你……我就清楚你早晚会离开,因为……你一直不曾属于这里。我一直没有问你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想你愿意的话,会自己告诉我的,可你没有。但没关系,现在……我依然不会问你的。”
  她很努力地笑起来,依然是温暖如冬阳的笑靥,可是水珠不断地滚下来,那冬阳变成了一场美丽的海市蜃楼。
  “你最初都不会笑的,哈哈,现在终于会笑了……可你心里总会有汹涌的孤独和不安,即使现在它们也还会时不时在你眼睛里出现。”她的水珠还是不断地落下来,却又笑着逗我:“嘿嘿我是不是很聪明,这都能发现?”
  我不说话,抬起右手的食指指尖,沾了一滴她脸颊的水滴。她的笑声带着重重的鼻音:“这个你以前没有见过,一直没有教过你它叫什么名字。这叫泪水。是我告诉你的最后一个名字了。”
  07
  水蓝的话勾起洪水一般的回忆。
  这些年,水蓝不停地告诉我身边一切的名字,我俩身边的、她的书本上、她画出来的……
  我的生命里只有她一个人,而这一个人恰好带着我认识了整个世界。
  我突然不受自己控制一般地喊:“不要!”说完连自己都怔了怔:“不要最后一个是眼泪,你再告诉我一个名字好不好?”水蓝眨了眨眼睛,冲我俏皮地歪了一下头,“当然。”
  我看着她泪水溢满的眼睛,发现我的脸上也全是泪水。在越来越模糊的视线里,我看到那汪水蓝。我又一次沉入了海底,不染铅华的底层海水,干净得令人心灵安定——一切仿佛都回到了我们第一次相遇,却是时过境迁。
  我陷在那片海里,轻轻说:“我想知道,你的名字。”
  这些年,我们每天都过的一样,她远远向我跑来,所有我想要知道的事物她都一一给我介绍,然后我们道别,然后我看着她消失在黄昏里,最后我在树洞里想她的眼睛。
  我们之间的交流除了她介绍世界我了解世界,几乎没有别的言语,除了她在最初劝我去她家的那些话。
  我们互相的称呼就是“你”,第一次见识时,她告诉我世上一切都有名字,她也有。可她的名字我一直没有问,她亦没有问我。
  我们是这世上最彼此了解的人,也是这世上最彼此陌生的人。我们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这默契让我们太了解彼此,也太陌生彼此。
  水蓝温婉地笑了笑,她说:“就是你心里的那个名字吧。你心里一定有给我取的那个名字吧?——就像我心里记着的那个你的名字一样。”
  水蓝。
  这就是我在这个星球上记住的最后一个,却也是记忆时间最久的名字吗?
  08
  “你闭上眼睛,然后你睁开眼睛……我就会离开了。好不好?”,我说。水蓝听话地眨眨眼睛,“那你也闭上眼睛好不好?”我最后一次看着睫毛盖住了那片海,“好”,说着我也闭上了眼睛。
  第九亿十七万八千零九次离开一个星球。我准备起飞,我知道不久高度就会一点点升高,然后我就会永远离开蓝色星球。
  水蓝的话我一直都很认真地听,但这次没有。我偷偷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满眼的泪水已经把这个世界变得迷蒙。氤氲中我看到了那片海——和我一样睁着眼睛的水蓝。这是我们两个第一次欺骗彼此,却也是最后一次,唯一一次。
  我开始升高,极大的加速度。我低着头向上飞。水蓝开始一点点变小,她的声音也一点点变小:“你是我的惊喜!一生再也不会有第二个人了!你要快乐!一定要快乐……”
  我最后听不见水蓝的声音了,只看见她的嘴唇最后动了两下——我知道她在喊给我起的名字,可是我却听不到了。
  直到永别,我都不知道她在自己的世界里,叫我什么。
  直到永别,我都没告诉她,在我的世界里,她叫水蓝。
  09
  我看到已经缩得很小很小的水蓝环抱住了自己的膝盖,倒在草场上,她一定哭得很厉害吧。我抬起右手的食指指尖,看着从她脸颊沾来的那滴泪。——刚刚她的笑声带着重重的鼻音:“這个你以前没有见过,一直没有教过你它叫什么名字。这叫泪水。是我告诉你的最后一个名字了。”——我脸上的泪一滴滴滴下来,落在食指上,和水蓝的那滴泪汇到一起,然后重重地坠下去,斩断了我和她的最后一点联系。
  我连最后一个有关她的东西都失去了。
  只是还好,她在最后告诉了我,那叫泪水。
  也是还好,因为生命里有过她,所以我也是有过名字的人了。
  那滴泪水掉到下面广阔的海洋里,我却不敢低头。我怕看到下面的海洋,我会忍不住想起我的那片海洋,那片小小的透彻的水蓝。
  再见,水蓝。
  世间有些离开真的没办法找到理由,再多的为什么也没有用处。我是注定在宇宙里流浪的生命,我不能让任何事情成为自己停止漂泊的理由。
  对不起,水蓝。我给你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却终于还是没有交给你,藏在了自己这里。我一直没有说出口,你也是,你也是我的惊喜。你是我孤独生命里唯一遇见的人。也是我漫长旅程里唯一的惊喜。你,也要快乐。
  10
  我不再数我到达的星球,因为我知道,离开那个星球以后,我从此只踏上过一个星球。
  我继续在宇宙间穿梭,落脚、启程、落脚、启程……
  我时常想起来我的创造者留下的那封信,“文字这东西,一定要成为阳光的容器。”我决心把那个星球的故事写下来——用我的文字。
  我一直在想水蓝,忍不住想她的模样。每到一个星球,我就垒上那里的一块土石,直到有一天把这些垒起来的土石雕成了水蓝的模样,比真实的水蓝还要小巧。
  我把雕成的水蓝轻轻装进那封写给她的信里,我把记忆也一并装进去,埋进信封的深处。
  那一刻,我的记忆突然刷一下打开——很长很长的信、捏成的那个人、埋在深处的记忆……创造我的那个人,在很久很久以前做着和我一样的事情……
  我突然知道了我的来历——有一个人在思念中创造了我,正如现在,我创造了水蓝。
  11
  我把那一切放在一颗星球上。
  然后我离开了。
  我又要开始在宇宙间流浪了。
  不久,有着水蓝模样的这个孩子也会像我一样开始她的流浪,她会遇到,她会创造,她也许也会像我一样说——“有句话是那个创造我的人留给我的。可惜我还没有见到那人,他就离开了我。于是他在我生命里的唯一印记,就只是一封留给我的长长的信。他创造了我,却抛弃了我。但这没什么稀奇。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知道:我们这族是注定在宇宙里流浪的生命,什么都不能成为我们停止漂泊的理由,而我,骨子里也和这人一样。”
  我依然流浪。我如昔孤独。
  可有些事情不再一样。
  我没有梦想,可我有过了名字。
  我不知去处,但我知道了来路。
  我路过那颗星球,于是我的一生真正活过……
  我依然流浪……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宣言和行动纲领。连日来,中国天主教各级爱国组织、教区以各种方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理解重大意义与丰富内涵,在实践中凝聚思想共识,提高政治站位。
1944年8月的一天,隐蔽在海门县城北八字桥一带的新四军游击队,与下乡“扫荡”的四、五十名日伪军遭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中指导员茅锡堂中弹负伤,一颗子弹深入大腿内侧骼凹部位,血流不止,伤势很重。游击队方面限于医疗条件,无法医治,万分焦急。时任锡类中学校长、海门籍神父袁斯,与广济医院院长蔡国梁是同窗好友,交情很深。
我在宜宾教区做牧灵福传工作,在服务教会中得到了地方统战部、民宗局及相关部门给予的大力支持,使我的牧灵福传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使教友在敬主爱人、爱国爱教中深化信仰,为此我对党的宗教政策由衷的感谢。当习近平总书记登上天安门城楼,当三军仪仗队出现在我们眼前,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作为天主教神父,我在激动中深感自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风向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路明灯,是推进人类公平、正义、和谐、共融的建设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人才能巍然屹立,实现了14亿人民过上
6月24日,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举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系列讲座第四讲。外事部陈建明主任以“红色记忆:追忆伟大的长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题目主讲。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房兴耀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元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兼秘书长郭金才主教出席。“一会一团”常务副主席沈斌主教主持。
一、坚持爱国爱教传统,坚持中国化方向任何一个天主教徒一生都具体地生活在一个民族和国家之中,他所生活的国家、民族、社会和家庭为他提供着必不可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作为天主子民一方面要感谢天主赐予这一切,更要爱护和维护为我们生存发展提供一切物质与精神条件的国家、社会、家庭和他人。因此爱国与爱教是天主教徒的神圣职责。
教会自逾越奥迹中领受了人生命最后真理的恩赐,她就走进世界,到处宣扬耶稣基督——临于我们中间的天主圣言——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14:6)。传报与基督相遇的喜乐,是教会的一份礼物和神圣光荣的使命。圆满的喜乐是人能够分享天主的生命、圣三的爱,并与奥秘相通(参阅若一1:3-4)。《若望福音》告诉我们,天主父是生命本身,是生命之源。
实现我国宗教中国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和理论方面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阶段这一新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中,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现实路径探索也需要契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使宗教中国化行稳致远,使广大信教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7月12日,在吉林市正式开启“扶难助老居家探访”慈善行动。7月14日,与南京市党外人士联谊会等组织共同开展“携手同心·挚爱芳华”助困(助学)活动,向10位品学兼优但家境困难的中小学生发放助学金。
批判教育学(Critical Pedagogy)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批判教育学一直致力于培养人的批判性反思和实践,将自由、公正、包容和团结等品质的培养作为教育的原则,力求实现人的解放。但目前,批判教育学的发展受到了保守势力质疑与打压。本文尝试通过对历史上大学教育体制和“经院主义方法”的考察,同当代教育学者弗来雷的学说展开对话。通过这种古今对话,尝试找到批判教育学说发展的新路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落实宗教政策。紫竹林教堂在1996年正式归还教会。2004年8月紫竹林教堂被列为天津市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是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2005年8月,紫竹林教堂被列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特殊保护单位。天津紫竹林教堂,位于天津市平区营口道16号,因此处为原法租界圣路易路,故称圣路易教堂,又因其地处原紫竹林地区,亦称紫竹林教堂。现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