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培养工匠精神的探究

来源 :时代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全社会都要弘扬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肩负着培育“匠苗”的重担,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在本文中,以汽车维修专业学生为例,介绍了工匠精神培育目标的设定、实践路径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 汽车维修学生 工匠精神
  A Probe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Automobile Maintenance in Vocational Schools
  Chen Jianlin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requires artisans from great countries,and the whole society must promote the spirit of artisans.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ers the burden of cultivating "craftsman seedlings”,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to have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s the miss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n this article,taking automobile maintenance students as an example,it introduces the setting,practice path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craftsman spirit.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automobile maintenance students,craftsman spirit
  2020年12月,首屆全国技能大赛在羊城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里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在汽车维修专业中开展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与实践,满足汽车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而支撑汽车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1 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目标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基于学生成长规律,从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校园文化、专业建设等处入手,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持之以恒的职业素养,守正创新的职业价值。
  2 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2.1 成立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领导小组
  2014年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把学生培育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中职学校德育目标之一。中职学校在贯彻执行德育大纲时,应将工匠精神培养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我校建立了以分管德育副校长为组长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面工作,确保人财物的保障、相关制度的出台和贯彻执行。汽车专业系也专门成立了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方案。
  2.2 构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体系
  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夯实工匠精神认知教育、突出工匠精神体验教育,强化工匠精神实践教育为主线,以德育活动、校园文化、课程设计、专业实践、社团活动、创业创新教育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工匠精神认知、体验、实践教育中涵养工匠精神。
  3 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具体措施
  3.1 夯实基础,开展工匠精神认知教育
  第一,德育活动,融入工匠精神。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有助于学生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学生形成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把工匠精神培育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德育活动。在职业活动周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报告会、“企业文化进班级”展示会等,让学生感受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了解企业文化,激发学生崇尚劳动、崇尚技能的热情;在技能节上开展“寻找技能小达人”、“争当技能雏鹰”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苦练技能;在班级主题班会中开展“树工匠精神,展青春风采”系列主题教育,培育学生追求完美的意识,不断超越自我的青春自信。
  第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工匠精神。发挥学校一墙一壁、一草一木的“文化育人”之功效,厚植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催生工匠精神落地生根。推进以职业特点对学校楼宇、路径通道进行统一命。这些命名既融入了“技能·工匠”文化元素,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真谛。推进学校环境提升工程,优化文化景观建设。在道路两旁悬挂优秀毕业生、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肖像。在学校中心区域修建匠心亭,在校园醒目位置放置巨大景观石,镌刻厚德精艺的校训、匠心等字样,依托走廊橱窗,进行爱国、诚信、创新、敬业、爱岗宣传。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凸显“工匠精神”元素,在教室墙体悬挂大国工匠人物画、体现“工匠精神”内涵的书画、汽车专业画,张贴励志标语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悟工匠精神。
  第三,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工匠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有关论述,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当代工匠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一脉相承,因此更应该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工匠精神培育上的感召力和能动性。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由学校负责搭建平台,通过定期举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社团文化节”、“汽车文化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成立传统文化兴趣小组、组织舞龙舞狮协会,将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建设中去,在汽车维修课程设置中开设国学选修课;三是深入开展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研学活动组织学生走访文化遗址、寻访民间艺人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勇于坚持、积极探索的精神。   3.2 突出重点,开展工匠精神的体验教育
  第一,课程融入,渗透工匠精神。为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将工匠精神所代表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融入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专业教学各个教育教学环节。在“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将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二大模块。在通识课程开设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工匠精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课程,创新编写汽车维修专业的《语文》校本教材,增设一些工匠故事,发挥文化课蕴含的工匠精神教育资源,激发学生信仰和践行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精神。专业课程中,开发了《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电气设备维修》等一体化校本教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充分挖掘专业知识和技能当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引入体现汽车维修职业特性的工作规范与标准、职业能力与素养等代表企业文化的元素,以典型素材和实际案例为载体,开展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二,现代学徒制,传承工匠精神。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推行现代学徒中传承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学校积极谋划,在总结前期与各大汽车知名企业开展的冠名班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走访调研、洽谈最后选择与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国际知名汽车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了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培养德技双馨的汽修人才,选拔了在师德师风讲奉献、专业技能上追求精益求精、教学竞赛上有成绩的职教名师作为现代学徒制班级任课教师,同时聘请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行业专家和合作企业的能工巧匠人员担任学院兼职教师或学生下企业时的指导师傅,形成“双导师联合授课制度”,通过言传身教,将职业素养、岗位能力、专业技能、企业文化传授给学生。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分别与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有限公司商榷,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总结能工巧匠成才之路,把彰显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纳入课程体系,合作开发配套课教材,编写融合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一体化教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3 加强实践,开展工匠精神的实践教育
  第一,专业实践,锤炼工匠精神。专业教学是学生理解和接受工匠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安排学生真实体验实践项目,将企业7S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严格遵守维修作业标准,采用过程评价手段,形成集“教、学、做、评”于一体的教学课堂,培养学生专注敬业的态度,专业规范精益求精的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其次是嚴格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制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领域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最后一年在相应汽车维修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校企共同推动实习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由企业对学生实施员工化管理,要求企业把学生作为员工进行培养考核。通过岗位锻炼,拓展和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职业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第二,专业技术社团,磨炼工匠精神。专业社团是磨练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汽车维修专业建有赛车梦工厂、DIY协会两个专业技能型社团,为工匠精神传承创造了有利条件。聘请技能大师作为指导老师,在专业领域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组织学生走访汽车4S店,邀请4S店进校园举办车展、组织校园卡丁车制作比赛。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塑造工匠精神。为了做好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成立了汽车维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领导小组,选派青年教师参加校外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指导学生项目实际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壮大导师队伍。二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开发了《汽车运用与维修创业教材》专业的应用型课程。三是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建立汽车维修专业金扳手汽车维护中心。同时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讲堂活动,先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领导、优秀毕业生代表来校开展创业讲座。
  职业教育不仅传授学生技能,更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今日的匠苗才有可能成为日后的大国工匠。实践证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发挥活动、课程、环境等在育人方面的积极因素,拓展育人的平台,只有这样学生工匠精精神的养成教育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杜扬洋. 培养工匠精神 提高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J]. 劳动保障世界,2019(26).
  [2]陈建林. 在德育教育中养成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索[J].职业,2018(15).
  [3]应建明. 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探索[J].职业,2017(32).
其他文献
摘 要:研究了一類转移概率部分未知的离散Markov跳变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基于依赖型 Lyapunov泛函和自由权矩阵方法,对离散Markov跳变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将自由连接权矩阵引入跳变系统进行证明推导,极大地降低了固定连接权矩阵带来的保守性。  关键词:离散跳变系统 稳定性 自由权矩阵  Research on Stability of Discrete Jump System with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成就巨大。本文梳理国内外关于矿产资源产业的研究现状,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矿产资源产业发展实践,并根据其产量的变化情况划分四个发展阶段,包括资源产业起步发展阶段(1949-1977年)、资源产业蓬勃发展阶段(1978-1994年)、资源产业蓄力发展阶段(1995-2002年)、资源产业高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贡献和发展经验,并指出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存在环境约束与矿产需求不协调、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协同供给体系不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本文回顾了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将新时代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总结为立足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空间结构、“点”“线”“面”相结合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引领周边地区发展、破除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多维手段帮扶欠发达地区发展五种模式,从制度优势与有为政府、央地财政关系、区域均衡与人的均衡等视角分析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并从解决南北分化、协同推进大中小城市建设、细化经济区划、完善
中国共产党对民营经济政策的百年变迁,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呈现出鼓励与限制、改造与曲折、修复与优化和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演进历程。这一政策的变迁历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过程和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内在逻辑,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为逻辑起点;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理论为逻辑方向;以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改革发展中相互促进为逻辑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逻辑终点。新时代对民营经济政
税收是国家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在促进经济发展、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和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炒房热”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健康发
铜石金矿田为山东省鲁西地区重要的金矿集区,1989—1994年勘查评价的归来庄金矿床,被原地质矿产部定义为“新地区、新类型、新发现”,更是改写了鲁西地区无大型金矿床的格局。近年来,铜石金矿田金矿找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累计发现大型金矿床1处、中型金矿床1处、小型金矿床3处、金矿点10余处,已查明上表的金金属量近50吨,目前已经成为山东省继胶东之后的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区内发现的金矿床类型复杂多样,其成矿主要与中生代铜石杂岩体、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具有优越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较大的资源潜力。本文在系统总结、归纳
作为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冰雪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当前黑龙江省的冰雪经济规模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开发历史短、文化培育不足等,为了进一步促进冰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夜间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文章通过溯源夜间经济的发展历史,认为现代化夜间经济兴起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并非西方国家的
制度的内部结构设计和制度接口设计是管理制度设计中不可分离的两项任务。制度接口是指目标制度与其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较为重要的是制度-制度接口与制度-文化接口。本文提出了制度接口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建立制度接口性能的计算模型、识别制度结构中与环境具有交互作用的模块、确定变量及其测量和采集方法、执行力设计、对所设计方案进行效果评估、计算临界心理成本和编制心理成本表等。随着管理领域越来越多地使用技术设备,管理制度设计有从人文科学向工程科学方向发展的趋势,表现为以制度结构图和数学模型逐步取代以往的单纯文字设计
绿色智力资本已经成为科技型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考量因素。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探讨科技型企业绿色智力资本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517份关于科技型企业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绿色智力资本的三个维度,即绿色人力资本、绿色结构资本、绿色关系资本,以及动态能力都对环境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动态能力在绿色人力资本与环境绩效之间以及绿色关系资本与环境绩效之间都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在绿色结构资本与环境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数据检验的支持。建议科技型企业重视绿色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