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现代诊断与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y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意识水平、瞳孔、内脏功能、生命体征、颅内压等情况进行重症监护,并积极采取相关治疗方式,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出现意识恍惚者26例,出现瞳孔放大8例,内脏功能衰竭12例,高血压并伴随体温升高39例,出现颅内高压31例,其中12例出现脑水肿。根据相关临床判断方法,结合重症监护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80%患者病症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急性脑血管疾病重症监护工作是急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及时性
其他文献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对比两组疗效。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6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同时与65例正常健康人(未检出肝炎病毒,乙肝携带者,肝硬化,肝癌)人员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检验,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白蛋
选取45例行常规健康体检且在血液采集时出现溶血现象的病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5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且血液标本正常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标本状态以及血液标本送检时间
将收治进行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观察组采用硬膜外给药镇痛。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和VAS评分显著少于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1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包括其基础疾病、患者情况、诱发因素、真菌种类等。统计调查结
对16例腱性锤状指患者采用末节指骨基底横行钻孔引入可吸收线缝合固定伸肌腱重建止点,观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10个月,按照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7%;应用改良
抽选90例PIH患者,轻中重度各设定30例,选择同期的正常妊娠和未妊娠患者各28例。抽血检测患者血清CysC含量差异,同时测定 BUN、UA、Scr。重度PIH患者体内CysC为(2.2±0.5)mg/L,
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住院患者的1500份尿液标本,分别采取UF100全自动分析仪(尿沉渣分析法)、Clinitek500尿干化学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法)以及手工涂片显微镜检查检测1500份住院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住院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留置套管针,对照组采用输液器针穿刺。试验组外渗6例(6%),
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患者73例(A组)及无微血管病变患者27例(B组),检测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A组HbA1c、hs-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