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科技入户主推技术水产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

来源 :海洋与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asdf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养殖水体既是养殖对象的生活场所,也是粪便、残饵等分解容器,又是浮游生物的培育池,这种“三池合一”的养殖方式,容易造成“消费者、分解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生态失衡,造成水中有机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大量富积。这不仅严重影响养殖动物的生存和生长,而且成为天然水域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如何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是水产养殖优质、高效的关键技术。渔谚有:“养好一池鱼,首先要管好一池水”,是十分恰当的比喻。
其他文献
珠海市金湾区于2005年成为广东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区.2006年全区渔业科技示范户100户,面积6000亩,分布在3个镇,其中对虾养殖示范户30户,面积5000亩;罗非鱼养殖50户,面积4
期刊
罗非鱼是一种广盐性的鱼类,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食性广,病害少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鱼种之一。罗非鱼的养殖相对比较容易,专养罗非鱼的利润较少。南美白对虾在
斑鳢(Channa maculata)一、养殖进入冬季,大部分斑鳢已育成可上市的商品鱼,其活动能力、摄食量没有夏、秋季那么旺盛,但在养殖中仍需根据池塘的载鱼量(也称允养量)、摄食量和其它因
1 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成因  1.1 药物防治理念和方法是导致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根本原因  药物防治的理念和方法长期在水产动物病害控制中根深蒂固,即使在当前相当多的药
期刊
2008年1月底以来,广东省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雨天气,降温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损失程度之大为历史罕见。为落实省海洋与渔业局2月15日在广州召开的全省渔业救灾复产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