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合成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及其性能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Li2CO3和NH4VO3为原料,低温合成了Li1+xV3O8。通过对中间产物的热分析,选定了低温合成Li1+xV3O8的适宜煅烧温度为300℃。研究表明,Li1+xV3O8,原料Li/V摩尔比应大于1:3。以Li1+xV3O8作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为负极组装了模拟电池,高、低温合成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放电电压。XRD、SEM分析结果说明低温合成样品的结晶度低、粒径较小。
其他文献
探讨了一系列价格低廉的顺酐加氢制γ-丁内酯的Cu/ZnO/Al2O3催化剂,并运用XRD、TPR等技术对催化剂活性与物理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的n(Cu)/n(Zn)、不同的焙烧温度可形成不同的比表面积、孔容、孔
采用电控电位的沉积方式在半导体硅上制备出Ni-Pd-P薄膜,结果表明镀液中H3PO3含量的增加对P、Ni的析出有促进作用,对Pd的析出有抑制作用,随PH值的升高,镍含量不断升高,Pd、P含量不断下降,P含量对薄膜内应力
以醋酸介质中戊二醛(Glu)交联壳聚糖(CS)水凝胶的形成为例,研究比较了粘度法,电导法,光度法和荧光探针法用于监测凝胶形成动态过程的可行性性和特点,结果表明:粘度法具有简单、直观等优点,但
以阴离子聚合法合成的窄分布聚苯乙烯(NDPS)进行氯甲基化后,再与由基团转移聚合法合成的活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大分子反应,得到了主链为聚苯乙烯,支链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共聚
采用Nd(naph)3-Al(C2H5)3-(t-C4H9)Cl三组分烯土催化剂进行了丁二烯(BD)-异戊二烯(IP)的顺式共聚合,在聚合过程中引入有机氯代烃(RCl),以与聚合液中的烷基铝作用生成阳离子活性种,引发已生成的共聚物的环化反应及单体的环聚反
合成了邻香草醛甲硫氨酸席夫碱及其铜、锌、钴等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热分析及电子顺磁共振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并用EPR法探讨了它们对O^.-2的清除
合成了14种稀土元素与3-吡啶甲酸(HL)及邻菲咯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的REL3·Phen,并利用IR、UV、^1HNMR、TG-DTA和X射线末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u(Ⅲ)及Tb(Ⅲ)配合物
合成10种杂多配合物,采用细胞培养法,测定了各化合物对狗肾细胞的毒性及在无毒浓度下,抗狐脑炎病毒(FEV)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无毒浓度下,具有较强的抗狐脑炎病毒活性,两种化合物HPC-1,HPC-9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