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植物茎中的凝集素

来源 :植物生理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凝集素的发现迄今已有一百来年的历史,但凝集素的生理功能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至今尚未有一个定论。近来动物凝集素的生理功能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植物凝集素方面则仍无多大起色。不过最近对木本植物茎中凝集素(主要是树皮凝集素)的生理功能,倒是提出了一些颇有意义的看法。血凝活力广泛存在于木本植物茎的抽提液中,据推测存在一种与茎的增厚有关的凝集素。树茎中的凝集素一般呈现结合GlcNAc或GalNAc残基的专一性。不过最近却发现了几个不同寻常的凝集素:一个结合含唾液酸(NANA)的寡糖,另一个结合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HA测定在老年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免分析法测定健康变化组104例及老年10种疾病组149例,HA的含量。结果:随龄变化组:血清HA含量变化低-高的顺序为:健康青年组〈健康中年组〈健
目的:研究海水浸泡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变机理。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10);平原休克组(n=10);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组(n=10)。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浆磷指酶
为早期心肌再梗塞的诊治提供一些实践经验,总结了27例再梗塞患者的诊断依据、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结果。诊断依据为再发胸痛、ECG变化和血清酶再升高。再梗塞发病率为7.6%,其严重并发症
ABD染色体组中国春小麦叶片原生质体的大小及其中叶绿体数目均大于野生一粒小麦(A染色体组)和粗山羊草(D染色体组小麦)。但在这三个种中,原生质体光合速率以野生一粒小麦为最
小麦幼苗叶尖经ABA处理后,SOD和CAT活性、维生素C、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下降加快;而经KT处理后,则下降减慢。体外试验表明,O_2~-直接引发叶绿素破坏。
为评价珊瑚/骨髓复合人工骨(简单复合骨)的成骨效应,将复合骨植入兔背部肌袋和颅骨缺损,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取材后通过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其成骨情况。结果显示:复合
<正> 棉花(Gossypium)组织培养工作起步较晚。1971年Beasley首次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胚珠的珠孔端诱导出愈伤组织,1983年Davidonis获得第一株体细胞再生植株。近年
植物激素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而实现其作用。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是:植物激素与受体结合,通过信号传递,激活反式作用因子并作用于激素调控基因的顺式作用区,调节基因的转录和翻
采用邻苯三酚在碱溶液中的自氧化反应产生O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A322值的变化以观察和比较了7种菊科植物对O2的清除作用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它们均对O2有显著的清除和抑制作用,其中无以菌陈
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为一创伤较大的手术,仍面临一些严重并发症问题,更未杜绝死亡。该文回顾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356例,男性308例,女性48例,年龄31~82岁。临床病理分期:0期6例,Ⅰ期32例,Ⅱ期148例,Ⅲ期1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