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为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自身优势,构建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平台,培养德才兼备、勤善好学、技术过硬的技工人才,职业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也可以像很多高中一样实施“分层次教学”这一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使在校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特长,以适应将来激烈的竞争和择业需要。
关键词:技工教育;分层次教学;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扩招,高中的普及,中职学校的招生已不是昔日的论成绩择优录取,而是来者不拒了。中职生源的这种巨大落差,为技工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如何快速适应这种变化,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工,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不小难题。
二、问题的背景
(一)生源现状
近年来技工学校的生源十分复杂,他们大都基础差,起点低,面对这样一群层次参差较大的学生,传统教育中采用同一个标准,以成绩设线,不按学生的真实爱好,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学校的形象并严重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发展,最终波及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正是这种实际变化,促使学校、教师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之道,在实践中,广大教师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其中的分层教学法就是较实用且易于运用的好方法。
(二)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精细化的、复合化的特点。传统教育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教育大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分层次教学”就是在现有教育体制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学生对每门学科的认知深度、喜好程度以及价值情感在内的多方面因素提出的一种较为现实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初中、尤其在高中阶段运用的比较多,在职业教育中还处在探索阶段。如何真正把它成功应用到职教当中,是我们职教工作者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研究了诸多学生学习过程后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也适合职业学校的广大学生。
四、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法就是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它虽没有深奥的道理,但它却最行之有效,更加符合职业教育作为学生就业前培训的特点。更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基础与兴趣爱好进行不同的组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挖掘其潜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到最大限度的符合自身需求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五、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设置上,可适当开设选修课
根据技工学校的行业特点和专业特长,结合技工学校生源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社会科技大众知识欠缺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等候课,这样的好处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不再觉得难学难懂,避免部分同学上课不听讲,玩游戏,下课打假斗殴事情的发生,更大的好处是能弥补多数同学未上高中出现的知识断层。同时还可陶冶情操,丰富他们的课堂生活。
(二)可在专业的基础上细分
在学好必修课、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对主专业课程进行方向细分。比如我校在主专业化工工艺的基础上,又细分出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化工分析、工业分析、甚至更为细致的专业,如有机化工中的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各种具体化的精细化工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学生将来在就业市场上的提高竞争力打下基础。
(三)“分层次教学”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分层次教学”在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文化基础课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以物理为例,尽管在初中学过二年的物理,按理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物理教材应当轻车熟路,但实际上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可根据学生的对某些结构单元的喜好及将来要从事的具体岗位因材施教。但这样会相应对学校的师资及软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校的人财物也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分层次教学”具体做法是:
1.了解差异,科学分层
2.针对不同对象,按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分层备课
3.因材分层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1)在课堂讲课中,以中等层次为主、培优、辅差
(2)在课堂练习时,练习题难度分层,照顾全面?
(3)在布置作业时,做到有难有易,层次分明?
4.学生自主选做题,分层考核
六、分层次教学的预期成效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这种方法即可以使同学们在竞争中学会相互合作,也增强了他们在合作中保持自身特点,发挥自己独有的见解。
3、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密切了师生关系。
4、提高学校教育资源和设备的利用率及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就业竞争力,也相应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当然,每一种新的方法也有它的弊端,较为严重的一点就是它的实施有一定难度,主要来自于社会的不认同,很多人认为它就是简单的把人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等级,这使得许多人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从而影响个人的后续发展。
总之,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相互协同,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受益、使我们的教师受益,最终使我们的大众受益。
关键词:技工教育;分层次教学;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扩招,高中的普及,中职学校的招生已不是昔日的论成绩择优录取,而是来者不拒了。中职生源的这种巨大落差,为技工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如何快速适应这种变化,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工,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不小难题。
二、问题的背景
(一)生源现状
近年来技工学校的生源十分复杂,他们大都基础差,起点低,面对这样一群层次参差较大的学生,传统教育中采用同一个标准,以成绩设线,不按学生的真实爱好,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学校的形象并严重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发展,最终波及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正是这种实际变化,促使学校、教师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之道,在实践中,广大教师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其中的分层教学法就是较实用且易于运用的好方法。
(二)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精细化的、复合化的特点。传统教育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教育大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分层次教学”就是在现有教育体制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学生对每门学科的认知深度、喜好程度以及价值情感在内的多方面因素提出的一种较为现实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初中、尤其在高中阶段运用的比较多,在职业教育中还处在探索阶段。如何真正把它成功应用到职教当中,是我们职教工作者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研究了诸多学生学习过程后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也适合职业学校的广大学生。
四、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法就是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它虽没有深奥的道理,但它却最行之有效,更加符合职业教育作为学生就业前培训的特点。更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基础与兴趣爱好进行不同的组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挖掘其潜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到最大限度的符合自身需求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五、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设置上,可适当开设选修课
根据技工学校的行业特点和专业特长,结合技工学校生源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社会科技大众知识欠缺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等候课,这样的好处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不再觉得难学难懂,避免部分同学上课不听讲,玩游戏,下课打假斗殴事情的发生,更大的好处是能弥补多数同学未上高中出现的知识断层。同时还可陶冶情操,丰富他们的课堂生活。
(二)可在专业的基础上细分
在学好必修课、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对主专业课程进行方向细分。比如我校在主专业化工工艺的基础上,又细分出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化工分析、工业分析、甚至更为细致的专业,如有机化工中的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各种具体化的精细化工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学生将来在就业市场上的提高竞争力打下基础。
(三)“分层次教学”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分层次教学”在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文化基础课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以物理为例,尽管在初中学过二年的物理,按理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物理教材应当轻车熟路,但实际上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可根据学生的对某些结构单元的喜好及将来要从事的具体岗位因材施教。但这样会相应对学校的师资及软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校的人财物也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分层次教学”具体做法是:
1.了解差异,科学分层
2.针对不同对象,按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分层备课
3.因材分层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1)在课堂讲课中,以中等层次为主、培优、辅差
(2)在课堂练习时,练习题难度分层,照顾全面?
(3)在布置作业时,做到有难有易,层次分明?
4.学生自主选做题,分层考核
六、分层次教学的预期成效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这种方法即可以使同学们在竞争中学会相互合作,也增强了他们在合作中保持自身特点,发挥自己独有的见解。
3、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密切了师生关系。
4、提高学校教育资源和设备的利用率及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就业竞争力,也相应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当然,每一种新的方法也有它的弊端,较为严重的一点就是它的实施有一定难度,主要来自于社会的不认同,很多人认为它就是简单的把人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等级,这使得许多人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从而影响个人的后续发展。
总之,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相互协同,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受益、使我们的教师受益,最终使我们的大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