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起,出版参考杂志社承办的“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审”活动,自2014年启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业内人士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赞许声不断。主其事者欲锦上添花,编辑出版《优秀审读报告专刊》。此事很有必要,对编辑培养和出版行业的良性发展具有很好的助推作用。作为该项活动的热心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受嘱写几句话,也算是反映一个老出版人的心声吧!
  “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是一个创新。追溯近现代图书出版评优史,梳理目前各类图书评优,可以发现,选题策划、内容组织等成书之前的各类环节,有国家层面或行业内的项目优选活动,如五年重点出版规划之类的国家级选题规划、优选活动,又如古籍整理出版补贴之类等专题评选。而成书后,各类图书奖评比就更多了,大到国家政府奖,小到行业图书奖等等。尤其到年终或年初的时候,此类奖项可谓纷至沓来,数不胜数。唯独对书稿加工过程中的整理、审读等环节,缺乏相应的评选活动。因此可以说,“优秀审读报告评选”独树一帜,必将在出版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定会影响几代出版人。
  首先,“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会引领编辑脚踏实地,练好基本功。尤其在目前浮躁心态充斥社会的情况下,引导编辑写好审读报告显得更加必要、及时。据我的从业经验,一个编辑如果没有认真细致地通读书稿,绝对写不好审读报告。而在写好审读报告的同时,往往能很好地积累编辑的审读判断力和职业敏感性,提升编辑的综合实力。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辑赵嫄曾经获得第一届(2014年度)“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比活动”二等奖,对这项活动有比较深的感悟,她曾表示:“这次获奖对我个人的编辑工作是很大的鼓励。通过参加这次评选活动使我认识到,认真撰写审读报告不仅有助于对书稿的整体认识和把握;同时日积月累,编辑的工作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
  其次,优秀审读报告的评审会推动更多精品佳作的产生。撰写审读报告是整个出版过程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好的审读报告是优秀图书出版的基石。可以说,没有优秀的审读,很难有优秀图书的产生。如果报刊社也能引进优秀审读报告,必将大大提高他们的质量,改变长期以来杂志报纸质量整体低于图书的局面。当然,报纸杂志的审读报告的门槛可以低一些,内容可以简略一些。
  再者,一个出版社重视编辑的审读报告,关乎出版社长久发展。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出版社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在于培养和用好人才,尤其是编辑人才。编辑人才的成长,对出版社的发展意义重大。图书质量的提高,也仰赖于优秀编辑。这两点均离不开撰写审读报告这样的基础性工作,可谓一肩挑两担,一头是编辑人才的成长,一头是精品佳作的产生。
  对“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我有几点建议:
  1.要求参评的审读报告更加规范。审读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选题报告+初审报告,由责任编辑撰写,主体是责编。内容包括书稿的意义;书稿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和文字的);问题的处理。复审和终审只是附录性质,供评奖时参考。我认为不一定非是原始材料,后补的也行,因为审读报告无论成于何时,均属原创,无处可抄。
  2.评审标准问题。第二届评选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参评的出版单位中古籍出版社明显增加,而古籍社的图书多是大型文献丛书,承载民族文化的基因,评审时应更加重视以下内容:图书在历史或文献史上的地位及重大性;图书内容的珍贵性和复杂性;责编处理问题的能力。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周一良批校十九史》审读报告”有幸在第一届选评中获奖,一部分原因在于本书系周一良先生批校十九种正史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
  作为出版行业的老编辑,我参与了“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从创意、调研、策划到运作、诞生的全过程,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郝振省、魏玉山两任院长以及出版参考杂志社李建红社长麾下的团队,在活动中体现的对出版行业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谢!
  
   (作者系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总编辑)
其他文献
本刊讯 柠檬为俗称柑橘的一种类型,在柑橘产业中,柠檬产量次于橙和宽皮橘,位居第三位。我国柠檬主要产区在四川、云南,随着人们对柠檬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的认识,柠檬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果。国际上关于柠檬的功能成分研究较多,大量报道了关于柠檬在调节血脂、血糖、尿酸方面的功效。我国从事此类研究的人员较少。因此,科普类柠檬书基本是空白。  华中农业大学柑橘研究团队的马兆成博士致力于研究柑橘类植物的功能
期刊
“平台型媒体”的关键词是开放、激活、整合和服务。它不仅做内容,还会在平台上提供各种规则、服务和平衡的力量,并向所有内容提供者开放,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发现机会、展示才能,从而成为媒体上的“产消者”(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角色融合的产物)。  热词:平台型媒体 转型 互联网思维 内容创造 市场运营  “互联网+”这个词已经被提了很多年,许多传统媒体趋之若鹜地进行尝试,但至今为止,成功转型者却寥
期刊
本刊讯 (记者 刘宇阳)本月,2016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在京隆重开幕,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发布了《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为数字出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分析。  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累计用户规模达到17.2357亿人。电子图书产品规模从2013年的100万种,增
期刊
农业学术专著是农业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 出版优秀的学术著作在促进学科发展、推动学术创新方面意义重大。所以,准确把握农业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不断创新选题策划方式,是组织优秀学术专著的基本保障。  热词:农业学术专著 “十三五" 策划方向 策划方式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各大出版单位都在积极制定“十三五”学科出版规划,这对提升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出版单位跨越式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农业
期刊
本刊讯 7月15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16年第三届编辑大会。集团暨时代出版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民发表重要讲话。集团暨时代出版公司总经理田海明作大会主题报告。会议由集团暨时代出版总编辑林清发主持。公司所属各出版单位全体编辑、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420余人参加大会。
期刊
主业是时代出版发展的根本,精品力作又是主业发展的根本。为此,在本次编辑大会上,公司设立时代出版公司专项出版基金,每年从年度利润中划拨1000万元用于精品图书出版资助、优秀出版物奖励和重大发行项目扶持。其中,精品图书出版资助600万元,优秀出版物奖励资金200万元,重大发行项目200万元。公司强化基金使用和管理,成立出版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基金管理规章制度,评审资助项目,以及确定资助数额等重
期刊
为大胆探索编辑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激活优秀骨干编辑创新能力,利用和发挥好优势编辑资源,打造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知名优秀编辑、优秀团队,公司宣布设立首席编辑和名编辑工作室。对带领编辑部做出突出贡献的名编辑,公司则设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名编辑工作室”,鼓励名编辑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带好团队,做强优势板块和专业特色,构建依靠编辑、培养编辑、使用编辑、让优秀编辑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本届编
期刊
编辑是出版的主体,是贯彻落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核心力量。时代出版牢固树立编辑在出版主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编辑素养,强化编辑队伍建设,夯实内容生产的根基。编辑大会是时代出版公司“做强出版主业”的年度例会,从2014年至今连续举办三届,对推动主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时代出版将2016年第三届编辑大会的主题确立为“挺拔主业年”,目的在于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
期刊
随着文化与科技的不断融合,标准已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竞争中新的制高点。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挖掘本国拥有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加快推进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进自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整合、数字化加工、数字化投送,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发达国家正借助其技术优势觊觎他国文化产业资源,试图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通过各种标准形成产业壁垒,达到打压他国文化产业获取经济利益,争夺文化为核心的国家间软实力竞争的
期刊
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比活动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参考杂志社于2014年组织发起的,今年是第二届,活动旨在响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的出版质量管理专项活动,促进精品创作生产。这项活动不仅受到了总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和中国编辑学会的指导与帮助,也得到了各出版单位的积极响应。2014年在举行颁奖活动的同时,主办方还邀请行业资深专家就“规范审读报告,提高图书质量”专题进行研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业界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