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的礼育探索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重要意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开展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尤为必要。在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应充分挖掘儿童礼育中“童蒙养正”的独特价值。桂林卓然小学以践行“心之礼、行之礼、事之礼”为礼育内容,通过探索多位一体的礼育实施途径,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礼育探索提供了可借鉴案例。
  【关键词】传统文化;礼育;童蒙养正;价值
  【作者简介】叶琴珍,桂林卓然小学校长,广西特级教师,“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培养对象,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研究员。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重要意义。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全社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1]。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2]在小学教育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开展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尤为必要。但在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一些学校对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效果评价、与现实生活衔接等问题缺乏整体性思考和统筹安排,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不能系统地形成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特色。
  桂林卓然小学(以下简称“卓然小学”)为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多年来一直坚持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学校选取礼育作为重点,进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礼育探索,深入挖掘礼育育人价值。近年来,卓然小学的礼育(以下简称“卓然礼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与各位分享我们的实践成果。
  一、童蒙养正:小学礼育的价值追求
  礼育,就是礼的教育,即把礼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历史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轴心时代的中华文明,以儒家为突出代表,显示出对仁爱、礼乐价值的重视”。[3]“仁”和“礼”构建了中国社会系统的伦理体系,也形成了相应的道德价值标准。
  因而,在儒家教育中,礼育不可或缺。古代官学中,从周朝开始,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俗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礼育是首要内容。所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正是有了礼育,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的行为规范、人格修养和基本的社会秩序。
  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极为重视儿童的礼育。[4]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朱熹在《童蒙须知》中,从礼服冠履、言行步趋、洒扫涓洁、写字读书等方面,对儿童生活、学习、行为等做了详细规定。明代王阳明将学习礼仪列为儿童每日的必修课程,帮助儿童完善自我,健全人格。礼育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它有童蒙养正的作用。《易经·蒙卦》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养正教育,是儿童教育的最高目标。
  如今,在小学阶段实施礼育,仍然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也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儿童的认知特点看,进入小学阶段后,儿童开始逐步建立自我与家庭、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的认知,逐渐形成自我意识、集体意识和道德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情感和认知水平也随之发展,儿童有了融入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观诉求。不过,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情感还不稳定,自控力尚且不足,行为也容易出现偏差,需要经历由他律向自律的发展过程,所以,在儿童时期,通过礼育培养其良好的品性、德行、习惯、教养与意志品质,使之了解与掌握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顺利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
  二、践行“三礼”:小学礼育的主要内容
  古代的礼,归纳起来,大致包括礼制(礼法)、礼仪(礼俗)、礼义、礼教四个方面。儒家礼育的内容主要是礼制、礼仪和礼义,以此形成了一套处理人伦关系、体现道德修养的制度与规范[5]。小学礼育,要考虑时代性要求,从儒家礼育中礼义、礼制、礼仪的范畴,选取对学生终身发展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根据“童蒙养正”的目标,可以从“心之礼、行之礼、事之礼”着手,对儿童进行养性、养行和养气教育。
  1心之礼
  “心之礼”,即“礼义”,是对礼的精神内涵的认识。《左传》:“礼者,理也。”践行“心之礼”,重点在于帮助儿童明礼,在思想上认识到“德”“仁”“敬”的重要性,培养其品性,是为“养性”。
  “礼”的内涵之一是“德”。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立德树人”,完善人格,培养君子品德。《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德是礼的根基,礼是德的外化。《礼记》有云:“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儿童要先“明德”,再“行礼”,然后“立德”。
  “礼”的内涵之二是“仁”。孔子倡導培养有“仁德”的君子。“仁德”君子,体现于在自我修养中做到“克己”“复礼”,对待家庭成员有“孝悌”之心,待人处事做到“恭、宽、信、敏、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崇仁”是最高道德标准,“复礼”是行仁的重要途径。
  “礼”的内涵之三是“敬”。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礼者,敬人也”。敬,就是保持恭敬心、敬畏心,其中敬畏心是“敬”的最高境界,包括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规则、敬畏他人等。《论语·宪问》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儒家强调敬畏心培养,做到“修己”“慎独”,提升自我道德约束力,形成君子品格。   2行之礼
  “行之礼”,即“礼制”,是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礼者,履也”,其所重在于“行”,就是切切实实地去做,“言而履之”,“践而行之”[6]。学校践行“行之礼”,就要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如《教师行为指导手册》《学生成长手册》《学生礼仪规范》等,把礼育化入师生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例如,针对公共秩序,可设“行走礼”“集会礼”“观赏礼”等;针对待人接物的方法,可设“问候礼”“接待礼”“就餐礼”等,以此形成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提升共同的道德约束力,是为“养行”。
  3事之礼
  “事之礼”,即“礼仪”,是崇礼的具体仪式和程序。礼仪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示敬意或隆重而共同遵守的固定程序和伦理规范,包括仪表、语言、礼貌、礼节、礼典仪式以及某些约定俗成的社会风俗习惯(包括婚丧嫁娶、祭祀、人际交往等的礼节、礼俗等)。
  学校礼仪是师生之间沟通和社会交往的有效途径,也是彰显师生公众形象的重要窗口。学校礼仪规范应贯穿儿童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各个活动场景,经过长期践行,儿童可逐渐将外在的礼仪规范化为内在的修养和文明教养,将外力的约束化为内心的自觉,达成从行为到习惯、从习惯到性格的飞跃,是为“养气”。
  礼仪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各种仪式教育。仪式带有程序性和规范性,体现出庄严感、神圣感和仪式感,儿童通过参与各种仪式教育活动,感知其深刻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例如,参加升旗仪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参加纪念孔子仪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尊师情感;参加开笔礼,可以明确儿童的学习使命;参加成长礼,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参加毕业典礼,可以培养学生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之心等。学校应针对实际,形成固定的仪式教育活动,分布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三、多位一体的礼育综合途径
  如何实施礼育?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知行统一。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7]等原则。
  学校教育活动具有综合渗透性,因而,学校应将礼育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与育人目标、课程设计、实践活动、日常管理和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并延伸到家庭、社会教育中,形成一体化管理。
  (一)确定教育目标,进行顶层设计
  卓然小学基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的认识,提出了“中国风,国际范”的办学理念,以“卓然独立天地间”为校训,旨在培养品性卓然、学识卓然、能力卓然,生活独立、思想独立和人格独立的学生。其中,“中国风”倡导学生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卓然独立”的君子品格;“国际范”倡导学生培养国际视野,成为中西合璧、古今融通的“国际人”。重点实施礼育,目的是童蒙养正,培养具有“中国风”的卓然学子。学校根据目标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安排,成立了礼育领导小组,由学生发展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共同负责,实行一体化管理,分年段设立学生礼育发展目标,开发礼育课程与校本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形成评价机制,每学期进行检查评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四结合”,即将礼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与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形成多元立体的卓然礼育体系。
  (二)课程与实践融合,化入学生日常
  “文化传统的真正力量蕴藏在日常中,在常识中,在人类当前的生境中。”[8]要让礼育落到实处,就要有融合意识,通过课程、管理与实践的融合,把学生所学知识化入日常行为的实践与运用中。
  卓然小学基于儿童的心理需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分学段、循序渐进地开设礼育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国学课程、礼仪课程、茶文化课程等。从儿童的接受心理看,儿童喜欢“做中学”,在日常生活的参与、体验等实践活动中习得知识,掌握规律,明白道理。因此,卓然小学注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将礼育日常化、生活化,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效果良好。
  国学课程:以“卓然独立天地间”为价值标准,研发了《卓然小学国学校本教材(一至六年级)》,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从“四书五经”等经典中,节选部分与德、仁、敬、和有关的优秀古诗文,按不同学段确定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知礼、明礼,培养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礼仪课程: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习礼。学校制定了礼仪课程校本教材《卓然小学礼仪手册》,内容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西方现代礼仪,做到去粗取精、中西融合。例如,强调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分为仪表礼仪、交际礼仪、接待礼仪、就餐礼仪、庆典礼仪、公共礼仪六大版块,明确了各种礼仪规范,进行常规训练,使学生的行礼、守礼做到有章可循,有样可学。
  同时,将礼仪具体化,如见到老师和客人,要主动问候并行鞠躬礼;接物递物必须用双手;就餐前背诵《饭前四参》,放学前背诵《感恩词》等。这些具体的礼仪要求,结合大队部、各年级和班级的流动红旗评比,小队干、小班干的督导落实,化入日常管理中。学生将所学之礼自觉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久而久之,学生由他律到自律,形成了相应的行为习惯,言行举止变得彬彬有礼,形成独有的卓然气质。
  茶文化课程: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長,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儒家文化强调仁、礼、和的处世态度,与茶道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茶儒一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卓然小学在中学段开设了茶文化课,以茶行礼,以礼育人,学生在习茶艺、行茶礼的过程中,明茶道、养茶德。
  卓然小学的茶文化课程包括课内实操和课外实践部分。课内实操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茶文化知识,掌握基本的茶艺技能;课外实践要求学生到茶园开展采茶、制茶等体验活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卓然小学的学生经常在各种对外接待与交流活动中,以茶会友,以茶行礼,展示茶道,展现卓然学子良好的公众形象。   (三)校内向校外延伸,形成礼育文化生态
  卓然小学在每个学期期末,对学生的礼育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按不同学段、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通过学生自评、班级同学互评、老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将礼育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的德育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评价的场域,涉及学生在校、在家和在社会(公共场合)等各方面。例如,学生每年均有机会到校外开展研学活动,在研学活动中,将礼育评价(重点是“行之礼”和“事之礼”)作为重要的内容,以此衡量学生对礼育知识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
  学校是礼育的主要实施机构,还需要与家庭、社会联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知礼、行礼、守礼的礼育文化生态。学生反复体验、感受在校内所学的礼仪规范,并在生活中践行,礼育效果才能强化,以保证校内校外教育的一致性。卓然小学充分调动家长和社会的力量,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家校联动,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特别是主动走出国门,到日本、新加坡、欧美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学校进行友好交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卓然学子积极展示经典吟诵、茶道、曲艺表演等“中国风”传统文化,体现了“博文约礼、卓然独立”的形象气质,同时,也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礼仪文化知识(例如日本的“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礼仪文化)。礼育文化由校内向校外延伸,进一步彰显卓然小学“中国风、国际范”的办学特色。
  叶澜认为:“传统之意义在于有助当代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的发展,使教育承担起现时代‘育人’这一最为本真的责任,使教育成为真实意义上的、基于中国文化教育传统的当代中国教育。”[8]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的礼育探索,具有童蒙养正的重要意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育时代新人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20-03-17].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叶澜.变革中生成:叶澜教育报告集[M].庞庆举,选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3]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聯书店,2015.
  [4]赖换初.儒家礼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求索,2004(2):103-106.
  [5]刘泽华.先秦礼论初探[G]//陈其泰,郭伟川,周少川.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6]力行.以礼育君子[N].学习时报,2015-07-20.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教基一〔2010〕7号[DB/OL].[2020-03-17].http://wwwgovcn/gzdt/2011-01/21/content_1789749htm.
  [8]叶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马龙珠)
其他文献
【摘要】略读课文有其教学价值,但要适当给学生搭建“小支架”来帮助学生“攀爬”。教师只有在了解“支架”与略读课文的作用后,才能搭建适当的“小支架”助力学生学习,让学生克服在略读课文时遇到的障碍,降低学习难度,使其更好地感受略读课文的魅力。  【关键词】学习支架;略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刘茂勇,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扬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
期刊
【摘要】一堂高效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将教学落实到“学生学”的层面上。基于此,为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文章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原理,提出高效课堂的四个环节:激趣、提点、善训、巧思。  【关键词】课堂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马劲,桂林市桂林中学校长,高级教师,广西第二批园丁工程优秀学员,广西百名名校长工程培养对象,广西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学员。  【基金项
期刊
【摘要】在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蒋兴超老师执教《小石潭记》,秉持其一贯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这堂课能够遵循规律,紧扣文本,表现圆熟的教学机智和点化之功;“有我”在场,金针度人,展现深厚的阅读功力和语文素养;长于巧构,深得奥义,彰显卓异的思维品质和价值追求。  【关键词】教学风格;认知规律;整体设计  【作者简介】严华银,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师干训中心教授,江苏省语文
期刊
【摘要】文章以“素养为本”为目标,对高中“电化学原理”一轮复习进行教学设计,目的是为落实“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的课程理念,构建以“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模型。在“电化学原理”一轮复习课堂教学设计中,通过设计凝练电化学基础知识,提出有高阶思维的系列电化学问题,提炼电化学概念、学科思想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远迁移能力的方式,提升学生解决复杂的、陌生的电化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
期刊
【摘要】整本书阅读在我国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面对走进教材、走上课堂的整本书阅读,教师应依托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确定整本书阅读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重视通读全书,在课堂中组织情境阅读活动,以提升“这一类”书的阅读经验,保证整本书阅读教学规范而有效,摆脱整本书阅读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课程标准;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  【作者简介】王国文,合肥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合肥市优秀教师;王珊,二级教师
期刊
【摘要】常态课堂是青年教师快速而扎实成长的阵地,然而目前的听评课中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状况。“TCASA”课堂观察模式能提升青年教师在常态课上听课和评课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文章从“TCASA”课堂观察模式的关联性、规范性和成长性特点出发,审视“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及表现、达成教学目标的策略和方法、评价和反思”五个维度的意义和价值,并尝试在具体的学科实践运用中促进青年教师听课和
期刊
【摘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文言和现代两个单元的山水游记,各册还散有山水游记篇章,可见山水游记已成为文学文本的重要一脉。文章以《小石潭记》为例,从“文本的显著特点”“教学策略的恰适选择”“课堂的无限打开”和“教学的价值追求”四个方面,阐述山水游记的文本解读与教学选择。  【关键词】山水游记;核心要素;《小石潭记》;文本特点;策略选择  【作者简介】蒋兴超,高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期刊
【摘要】深度学习是指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基于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与深度加工,是以完善认知方式、丰富思维策略和提升发展性学力为主要目标所开展的学习活动,常蕴含在知识的生成过程、方法的完善过程和行为的反思过程中,具有过程性、综合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典型特征。研究者以“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教学为例,在吃透教材、学情和教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基于主动思考、深入理解和勇于探究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可能性”是探索概率与统计的开始,也是培育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重要内容。学生虽然不难理解“可能性”的概念,但对“可能性大小”“随机性”概念的理解往往是教学的难点。传统教学主要通过手工收集数据,聚焦可能性大小的计算结果,却弱化了实验活动体验,这不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可能性大小的本质,也很难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研究者借助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技术,增强实验活动体验,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任务之一。为更适应该学龄段学生的学习特性,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用表现性评价。文章以“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为例,探讨对学生学习能力及价值观的引导,示范如何让学生在多元而有效的表现性任务中了解国家象征、培养爱国情怀。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爱国教育;道德与法治  【作者简介】吴晓婷,一级教师,厦门市骨干教师。  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