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不能打破,但可以完善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ome_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江苏省文科考生白湘菱无缘“清华”“北大”,甚至自己很喜欢的南京大学,很多人表示不满:女孩子对历史没兴趣,但是因为一个B 就放弃一个“状元”,放弃“985”“211”这样的名校,是不是太死板了?
  虽然三门主科成绩考出全省第一,白湘菱无疑是优秀的,但简单化地将江苏高考语数外总分第一名的考生视为“状元”并不准确。按照江苏省的录取规则,其实两门选测科目的等级成绩也是纳入高考的。如果历史课成绩换成分值的话,江苏省的文科状元也许就不是白湘菱了。
  因為一个B ,白湘菱的命运也许很难改变,毕竟尊重规则的话,就难免会出现合规而不合情的事情。社会只有通过改善规则,来尽可能地避免“不合情”的状况出现。至于白湘菱,人们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年轻的白湘菱,未来的道路还是一片光明。
其他文献
适应  名言速记: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费洛姆  素材分析:  一条道上走到黑,不见得是最明智的选择。选择改变,适时改变,或许你能收获另一种不可思议的人生。  美国波士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H·巴洛有一段时间住在乡下的农庄里,农庄前是一片树林。有一天,巴洛教授在树林边散步时发现,长得最粗最壮的那棵红杉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蚂蚁。显然,蚂蚁将红杉当成了安乐窝。  巴洛教授很讨厌这
希望孩子考上一所好学校,几乎是所有父母共同的心愿。在分数主导升学的当下,渴盼孩子考进以应试闻名的衡水中学,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完全可以理解。但当父母们为孩子“强加梦想”的时候,是否也该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为了自己或家庭的荣耀还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很多人会说,这是当下竞争异常激烈的教育大环境使然。父母们之所以如此急火攻心,很大程度上确实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但这也并非是“举吊瓶参观衡中”的充分理由。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压实家庭和国家监护责任、增设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后的強制报告制度、创设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制度、强化法律责任……2020年10月1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高票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将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补齐了现有法律
公司为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不管多忙,他都会亲自到场面授机宜。在做总经理前,他是个文案专员。在公司的点子会上,他总能独辟蹊径地想出好点子,赢得甲方认同。每每遇到甲方交代的重要案子,项目经理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交给他执行,至于其他同事呢,只需按照他做出来的方案操作即可。如此冲锋陷阵中,他觉得自己的脑瓜儿似乎越来也灵活。  为此,他沾沾自喜了好长时间,觉得这是个人能力和价值的最好体现。可是有一天,忙中得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总感觉很难下笔,一是经历太普通,从小就希望多读点书,生活平淡而知足,虽然成绩略有波动,但“车到山前必有路”,也并未经历过什么太大的挫折;二是忘事太多,又不擅长行文,把自己的成长经历简略写来,要么凌乱,要么碎片化。于是,在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整理出了高中的这些年月来经历的事情。以下文字虽稍显平淡,却是我真真切切想要诉说给大家的,希望能够给各位提供借鉴。  坚定梦想,与“文”结缘 
厦门寒江雪艺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曾发布一篇署名为厦门寒江雪艺术馆负责人邱某的文章,文中称其将把部分个人收藏的瓷器捐给北京的一所大学,并称“将加赠宋元明清的红楼梦人物近8000件瓷器”。对此,有网友提出质疑:《红楼梦》成书于清朝,怎么会出现在更早的宋元明时期的瓷器上呢?  值得注意的是,邱某2016年就曾因给北京一所大学捐赠瓷器引发过争议。当时,他捐赠了一批中国古代陶瓷藏品,但在公开后引起收藏界的质疑
学会放弃  名言速记:有取有舍的人多么幸福,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鲁达基  素材分析:  历经岁月,人总是要成熟的。我们有时会在人生得失间犹豫徘徊,结果反而导致我们失去更多。其实,人生总是要学会放弃,才会得到更多的收获,正如文中所说,放弃一棵桃树,才能收获一片果园。  12岁那年,比尔·盖茨进入湖畔中学读书。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开始学习Basic编程。学校有一台PDP-10计算机,这种
我国美学界试图摆脱认识论的主客两分、二元对立思维,从存在论的整体观上去重新思考审美现象的活动肇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朱立元先生在此间发表的系列论文中,较早地反思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并将这些成果集中地体现在了他于1998年出版的《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之魂》一书中。但由于既定的学术范式的惯性作用,我国主流美学中的形而上方法和实践—认识论哲学导向依然占统治地位。从2001年开始,随着朱立元教授
我不知道自己对什么行业感兴趣,但我知道我喜欢什么。  在高考之前,我从未真正意识到“选择”这个词代表着什么。因为,我没有选择的余地。  “好好学习”,这四个字充斥着我的整个高中时期,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是怎样,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行业感兴趣。但我知道,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更喜欢欣赏别人优秀的作品。于是,在高一时,我选择学习我的心中所好——美术。  那时候,我对未来的设想很模糊,学习的压力、生活的琐事总是
有人说,贝聿铭是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的去世让“世间再无几何美”;有人说,他是中西合璧建筑的开创者。其中有肺腑之言,也不乏溢美之词。而对于这位华人世界中知名度最高的建筑师,我们对其的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纪念其名声和成就上,也应去探寻其建筑风格和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  有观察家评价:贝聿铭是一个难得的跨文化样本,他从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的确,源自东方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