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职前学习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zhang7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教师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教师学习,对于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师生存状态,实现教师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教师学习行为并非仅仅指其职后的学习与培养,也包括职前的学习和锻炼。本文对目前教师职前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期帮助教师顺利、充实地度过职前学习阶段。
   【关键词】教师职前学习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87-02
   职前学习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相对于在职培训和职后进修而言,教师的职前学习趋于淡化。职前学习是在师范生培养阶段之上,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学识水平,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平台来提升自身专业引领能力,积累丰富的从业经验,尽早适应和熟悉职业特性,完成角色转变。新课程背景下的职前学习,在反思实践环节,主观能动取向以及理念跟进方面的重视程度需亟待提升。实践中总结经验,让反思实践成为教师职业的习惯;自主研究学习,让职前学习从空泛走向实在;追踪先进教育理念,让学习主体深入领会并内化其精神内涵。众所周知,人才的培养需要先进的教育,教育的核心在于优秀的教师。因此,职前学习不仅是教师自我更新的现实需求,更成为教师未来发展的深厚积淀。
  一、针对教师职前学习的几点思考
  一些人把新教师在入职期间的诸种不适现象归因于其经验不足亦或实践能力的缺乏等等,当然,这只是其中的部分原因,更深层次却在于教师自身的主体性因素。教师是职前学习的主体,主体的学习方式与策略,意识与理念在职前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笔者主要从教师职前学习的主体性视角提出以下思考。
  (一)反思与实践的弱化
  反思性实践对教师的职前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自我反思既是对实践的有效审视,强调行动与思考之间的共生互补关系,同时也是教师突破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思维定势,生成智慧创造力的过程。教师职前阶段的成长是经验基础上的反思使然,不少教师在职前学习的过程中将反思与实践孤立地看待,没有系统地进行思考重组并追踪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致使反思与实践相割裂。反思性实践是集反思与实践于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达到二者的互动整合。
  另外,职前学习中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联系的不够紧密,主要表现为教师在理论上投入过多,忽视了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需要激发探索的热情,现场切身体验,才会创生实践的智慧。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积累丰富知识经验,催生反思意识更值得推崇。目前,由于实践方式单一化对教师学习途径的限制也难以改善实践视域下的反思效果。因此,打造多元交流平台,超越模式束缚,探寻务实高效的实践方式还需深入研究。
  (二)主观能动意识的缺失
  大部分教师在职前学习过程中能够关注以前做学生时积淀下来的经验,然而师范生期间的学徒观察和体验模仿并不意味着在职前过渡期主动学习钻研的求知态度失去了意义,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习动力的直接体现,它决定着教师学习的方向,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具备坚强的意志力是教师战胜惰性,克服困难,自信自勉的内心状态;自我监控学习进程,合理建构知识体系,适时调整学习策略,能够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许多研究表明,教师对职前学习的目标规划不明,缺乏探索的动力,学习效率低下,有时也伴随着学习倦怠情绪的产生。凡此种种导致教师没有专心投入职前学习,不能熟练地驾驭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当前,教师在自上而下的硬性任务要求下,外部的学习压力加剧了教师“工具化”的学习负担,造成职前学习急功近利的心态,进而导致教师在发现问题意识驱动下的自主学习现象越来越少。淡漠了主体的情感投入,缺失了主体自主自觉的学习意愿,创造性的水准便无从谈起。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将不利于职前教师学养魅力的塑造,缺少自发性,层次性和针对性,背离了职前学习增进教师自动自能,全心参与的精神初衷。
  (三)教育理念的滞后
  师范院校的培养对象主要是为中小学教育提供师资资源,这从客观上要求广大职前教师切实关注前沿教育动态,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全面转变教育观念,同时,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潜心研究也尤为重要。限于高校课程与学时的设置安排,师范生并未深入吃透新课程的理念实质,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育观念仍占主导地位,对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主体教育、开放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视不够,教育理念滞后于前沿发展动态。
  职前学习主体往往从理论到理论,从学科到学科,未能出色地完成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这与新课程强调密切与生活和时代联系的方向以及倡导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的要求不相适应。思想决定行动,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缺失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会与基础教育的实施相脱离,也对素质教育的贯彻提出了挑战。此外,相对于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来说,职前教师在与人交往的智慧认知,管理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还较为薄弱,有待不断提升认识。
  二、改进教师职前学习的相关建议
  教师的职前学习是终身教育理念延伸至职前阶段的有效体现。该阶段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预备期不仅是教师主动参与,倾心学习,寻求启发的体验过程,同时也是对优秀教育理念的吸纳,自我设计与定位的塑造过程。笔者基于教师职前学习的现实思考,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一)提升反思意识,以反思促实践
  反思实践是职前教师将教育知识转化为教育能力的实践取向。实践经验之上的反思学习变革了传统意义上囿于因循理论夯实的学习方式,为教师提供了职业适应的思维方式,真正提升反思意识对教师来说才是“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的深刻诠释。教师在职前学习的过程中应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活动,以科研任务作为学习的载体,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中培养学术合作意识和科研思维能力,为教师今后的专业发展之路做好准备和铺垫。
  通过反思促进实践既是职前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最终目的。在反思中感受什么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在反思中养成观察、分析、研究教学的习惯,最后在实践中体悟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创生。“反思——实践”是一种回顾的思考过程,指导应用的过程,促进了职前教师的成长,实现了在过程中体验、在思考中品味收获,顺应了课程改革的新思潮。
  (二)修正学习动机,由“他主”到“自主”
  教师职前学习的质量与其内生意愿密切关联。只有当职前学习的动机由外部强化转变为内在自觉时,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才能彻底得到激发,便于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职前学习主体应自觉明确学习目标和研究任务,自我规划与调控,如此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将会使其体验到学有所悟的认识升华,从而感悟教师职业的幸福和价值。
  教师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通过阅读性学习、网络远程教育、教育观摩与考察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丰富自身的学识储备,形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基于自我导向的学习理念视角下,职前教师可以主动对学生进行调查访谈;主动去比较不同版本教材以利于对其创造性地使用;主动研究不同教师的讲授风格并观察其效果等等。通过不同的内容和途径拓宽学习视野,扩大学习自由度,潜移默化地促进教师职业教养的提高。
  (三)关注教育改革动态,对课改再研析
  “在学习中转变观念,在研究中转变行为,自觉实践新理念”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在职前阶段的奋斗目标。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科学地总结教学经验,使之上升为教学理论。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进展,职前教师应密切关注,特别是现代教学观念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备课活动,动态地观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有效促成师生的愉快合作,同步发展。
  事实上,理论钻研和实践探索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教师职前学习的品质,牢固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阔创新思路。创造性思维在教师间同科互动,同伴互助的学习模式中,更利于激发切磋交流教育信息的动力效能,引领教师共同寻求、深入研析新课程的理念精髓,把握新课程目标所倡导的教育准则。组建学习共同体可以给职前教师提供更多机会与在职教师、专家学者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传播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带动全员共同成长。职前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优化知识结构,形成终身学习力,不断突破专业发展阶段,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社会的快速变迁加剧了知识激增的变化频率,新形势下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学习力,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生存的竞争引发学习的革命,职前学习阶段教师不能低估在实践中自主学习的效果,忽视深度反思的力量,因为实践是能力生成的泉源。现如今,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学习,职前教师更要对新理念、新知识持敏感态度,充分吸取先进的养料,在学习中提升全面素养,升华专业成长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王凤秋,马洪丽.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职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3]李志厚.论教师学习的基本追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4).
   [4]孙德芳.从外源到内生:教师学习方式的变革[J].人民教育,2010(19).
   [5]樊香兰,孟旭.教师个体学习力:意蕴与诉求[J].中国教育学刊,2011(05).
  
其他文献
以TiO2(P25)、Fe(NO3)3·9H2O、Zn(NO3)2·6H2O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合成可磁分离的ZnFe2O4-TiO2/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采用UV-Vis、Raman、XRD
【摘要】班级作为学校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是教育成果和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之处,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与加强自我教育、班集体教育的实效性,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重要的任务互相契合;与此同时,班级文化建设的加强,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需要,也是完善学生管理体制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全面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7
面向21世纪的竞争,人才战略的制定成为大部分企业的必修课。骨干员工作为企业的后备中坚力量,对公司决策执行的效度高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的能力素质是否优秀直接关系企业
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设备制造企业意识到以ERP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企业在实施ERP项目后却并不能达到原先预期的效果
【摘要】作为教师,我们要爱护祖国的花朵,培育栋梁之材,读懂每一本书,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学生。作为一名老师,我还要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要让鸭子学游泳,兔子练长跑,老鹰学高飞,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关键词】教师爱表扬鼓励沟通在快乐中学习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7
【摘要】真正的教育是通过自我教育而实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发生相应的变化,自我教育将逐渐成为教育的重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文章主要是通过自身实践谈一些关于自我教育的作用和方式。  【关键词】自我设计自我调控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77-0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就业本领。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实践,文章力图多角度提出如何培养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83-01 
【摘要】“双语”幼师学生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是“双语”幼师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不良心理现象,不认真对待就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通过对逆反心理的表现和形成原因的分析,找到帮助”双语”幼师学生调适逆反心理的对策。  【关键词】“双语”幼师学生逆反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80-01  在校“双语”幼师生在年龄与中学生、广大青
通过预浸料模压工艺制备了2.5D石英纤维增强硼酚醛树脂可陶瓷化复合材料,采用TG测试、马弗炉静态烧蚀测试、力学测试、氧-乙炔试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2.5D纤维增强硼酚
本世纪以来,美欧等西方主要国家理论界非常重视对风险管理的研究,COSO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已发展到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