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支护应力监测及二衬裂缝处理分析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da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砼表面应变计监测喷射砼表面应变为手段,对某隧道开展初支应力、二衬应力监测,获得各监测点的应力时间曲线图。通过对砼表面裂缝采用高强度粘结剂加固,其围岩拱顶压应力值降为原二衬应力值的40%,表面再铺以碳纤维加固,拱顶压应力再降25%,监测分析可得支护承载能力有较大提高,应力场最终趋于稳定。
  【关键词】应力监测;裂缝;支護施工;压应力
  0.引言
  监测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变,掌握隧道开挖过程中,时空效应对监测点喷射混凝土受力的影响。对施工力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并能为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判断依据。结合某隧道支护施工应力监测,分析监测断面初期支护应力时间曲线和二衬应力时间曲线图,确定围岩变化情况、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建立对围岩支护全过程的稳定性分析,判断隧道支护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指导安全施工。
  1.工程概况
  该隧道洞身横穿舌状丘陵的鞍部,舌状丘陵两侧地形起伏较大。隧道左洞最大埋深73.7m,位于ZK106+160处;隧道右洞最大埋深77.3m,位于YK106+160处。山体自然坡度30°~40°,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变化在503.7~547.3m之间。设计为双洞单向交通隧道,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ZK106+940~ZK107+410,全长470m;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YK106+885~YK107+395,全长510m。隧道左洞采用2.8%单向下坡,右洞采用3%单向下坡。隧道主要由卵石土、碎石土等堆积体组成,为Ⅴ级围岩隧道,地下水及其丰富,洞顶静水压力达36m高,隧道土体在遇水后呈软塑状,自稳能力差,施工中多次出现初期支护沉降、变形现象,造成初期支护开裂和拱架侵限等情况,且左洞存在严重偏压。
  2.应力监测及结果分析
  2.1 监测工作布置
  为准确监测预期支护效果,应力监测主要分析初支应力、二衬应力监测成果。初支喷射混凝土应力监测,是初期支护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隧道施工作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在每个喷射混凝土量测断面布置3~5个测点,每个测点布设1个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变计,二次衬砌应力监测,每个代表性的地段布置一个量测断面,每个量测断面布设3~5个测点。采用混凝土表面应变计,每个测点内外侧各布置1个应变计。
  2.2初支监控成果分析
  ZK107+295监测断面,拱顶压应力较大,左、右拱腰和拱肩监测点压应力相差不大,曲线之间近似平行,受力较为均衡。在监测时间16d后,曲线明显出现拐点,斜率降低,趋于水平,应力值保持在0.7MPa~0.8MPa之间。分析认为:随着隧道开挖初期,各监测点压应力增长明显加快,16d以后围岩受力趋于稳定,表明围岩与混凝土初衬间粘接紧密,初期支护达到了较好的稳定效果。
  YK160+950监测断面,右拱肩处的压应力最大,左拱腰处在监测初期出现较大的拉应力,最大值达-6MPa,分析认为:该截面右边围岩明显偏压,应力场发生明显变化,由于初期支护的进行,拉应力有所降低,但左、右拱腰处均保持均受拉,而左右拱肩、拱顶均保持受压之势,该截面最不稳定,变形大,且出现6mm左右的裂缝,小于安全系数,应及时跟进二衬支护,以稳定应力量值,控制初支变形。
  2.3二衬应力监控成果分析
  ZK107+295二衬应力监测断面中大部分监测点应力值较小,且分布均匀。右拱脚、右拱腰内侧的压力值明显大于其它各点的压力值。分析认为:右侧内侧的压力凸显,是由于隧道整个右侧收到岩层的偏压,在二衬支护内侧表面出现局部应力集中,并根据现场巡查,发现确实在该段右侧截面出现了少许细微裂缝,但该应力集中并不影响围岩的稳定性。
  ZK106+950二衬应力监测断面中未出现初期支护中的拉应力,左拱腰和右拱腰处已处于压应力状态,在二衬支护监测初期,压力值趋于稳定值的75%以上,基本未出现初期支护受偏压情况的发生。表明围岩受力变形较稳定时间为一个月左右,随着二衬支护的完工和开挖面的延伸,其应力变化值较小,围岩从欠稳定状态逐渐转为稳定,由此可得二衬支护为围岩稳定储备了一定的安全性。但拱顶与左拱腰处监测数值与其它监测点差值较大,围岩受力并未完全平衡,由于二衬支护中裂缝的出现,其围岩二衬承载力有所削弱,但处于可控状态。
  3.二衬裂缝处理分析
  根据在ZK106+950处二衬应力监测中,得到围岩因二衬支护裂缝的出现,其应力平衡得到了较大削弱,拱顶压应力为6.5MPa,与平均压应力之间相差4MPa,支护承载力降低。左洞衬砌混凝土中出现了5道不同宽度的纵向裂缝,在后续施工中,裂缝不断向前发展,直至ZK107+030位置,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在该处设置了施工缝,并进行了注浆加固处理,裂缝最终在该处停止向前发育,裂缝总长达至80m。由于左洞受到外部堆积体的严重偏压,裂缝宽度一直在不断加大,通过对洞内设置压力注浆锚杆、偏压位置设置树根桩、地表采取深孔压浆等措施,裂缝宽度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最终裂缝宽度为6.0mm左右。
  根据裂缝宽度发育情况,决定引用注胶加固方法对裂缝进行处理,在二衬表面裂缝中注入高强度粘结剂和二衬混凝土进行充分的粘接,然后养护混凝土到一定强度后,表面粘结剂上再辅以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在整个加固实施过程中,对该效果进行了一年多的应力监测,其监测断面为ZK106+950处,监测时间曲线图见图1:
  图1 ZK106+950断面二衬应力—时间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监测点处数值相差较小,曲线变化平缓,应力值在0~2.5MPa之间,压应力降低,受力均衡稳定,拱顶处在注胶加固时段,应力值保持在2.0MPa~2.4MPa之间,粘贴碳纤维布后,应力值降至0.5MPa左右。计算得出混凝土表面裂缝进行注胶加固后,其围岩拱顶压应力值降为原二衬应力值的40%,表面铺以碳纤维加固后,拱顶压应力再降25%,且该处结构层中应力趋于稳定状态。因此可以得出,二衬承载能力在通过粘贴碳纤维布处理后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取得了理想的加固效果。
  4.结论
  (1)在隧道支护应力监测过程中,发现应力值变化很大时,及时采取辅助措施进行加固处理,围岩压力变化基本稳定,得知该隧道的开挖方式及结构支护参数设计比较合理。
  (2)注胶加固砼裂缝是一种新技术,将砼强度恢复一定值后,表面再辅以碳纤维加固,可将强度再次提高,通过应力监测发现,完全能满足围岩正常稳定。
  (3)应力监测保证了隧道开挖的安全顺利进行,避免了围岩安全事故的发生,取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初厚永.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监控量测技术[J].现代交通技术.
  [2]赵旭峰,王春苗等.深部软岩隧道施工性态时空效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2):404-409.
其他文献
5月5~7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主办召开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咨询会暨全球华人科学家环境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
【摘 要】数据中心虚拟化包括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三部分。通过将服务器虚拟化,可以有效提高其资源利用率,加快部署的速度,提升管理维护的便捷度,并且可以利用VMotion动态迁移来提高服务响应能力。通过将网络虚拟化,在提高各个虚拟网络之间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的同时,优化网络的基础架构,提升带宽容量和网络速度、降低网络投资成本。通过存储虚拟化,可以有效提高磁盘利用率,加快故障恢复速度,实现在
【摘 要】近年来,大楼轰塌时有发生。这其中很大原因都是因为地基不稳的问题。因为现代建筑以高层建筑为主,楼层较高,重力较大,对地基的要求也更加的大。地基的好坏成为建筑成功的关键。地基的下陷,很容导致楼层倾斜,甚至是倒塌。目前来说,在我国建筑中,超过一半的地基都是复合地基。因此对复合地基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主要将从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和分类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复合地基;应用分析;高
5月18日,第五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评选揭晓,作为地质界最有影响的青年最高奖,本届共有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隋旺华、成都理工大学李天斌等15名优秀青年地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为确保人们出行的安全性,施工企业必须提高城建道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技术水平。本文主要对城建道路沥青路面养护现状、技术要点及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城建道路;沥青路面;养护现状;技术要点;措施  1.沥青材料概述  沥青材料,以沥青为主要成分的一种有机结合料。沥青是
【摘 要】本文就220kV母線中的倒母线操作及母线检修操作存在的风险进行探讨。通过对一起220kV倒母线及母线转检修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220kV母线;倒闸操作;风险;对策  现220kV变电站220kV部分多为双母线接线方式,正常多以双母线并列运行方式运行。在将220kV某一母线由运行转检修时,务必先要进行倒母线的操作,在倒母线操作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也产生了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以及文化的繁荣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人与自然、环境和发展等方面会有一系列的矛盾产生,对人类居住环境及生态问题有形成不良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城市生态平衡,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要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安全问题实施良好的协调,这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在生态环境
【摘 要】在高层建筑、大型场馆及桥梁的建设过程中,钢管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且钢管混凝土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好坏。钢管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属于隐蔽工程,对其质量的检测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特殊性,本文阐述了钢管混凝土质量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钢管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钢管混凝土质量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质量检测;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方法  1.
【摘 要】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变暖,使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足迹得到降低的目标的低碳发展模式被各方所关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低碳城市的发展成为低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标准选择  1.低碳经济与低碳建筑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
【摘 要】土地的价值由不菲的价值发展到如今的贬值,这不得不归结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得不选择抛弃土地,进城务工或者变卖土地,由此引起我们大家的注意,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以下便是从这三大块进行阐述个人见解。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对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进一步改革,这一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