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联合移植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一例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是一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往往发生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果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则预后凶险.我院2005年5月施行的1例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实体器官移植后新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报道十分罕见,我科诊治1例稳定期.肾移植受者新发天疱疮,经治疗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与治疗经验.结果 16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在肝移植术后2 d~4.5年.经检查发现患者的出血原因主要为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3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3例,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出血2例,十二指肠降段黏膜下小动脉出血、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后出血、胆道出血及不明
目的 比较应用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低温保存和体外持续肝脏灌注(ECLP)系统常温保存无心跳供肝的效果.方法 按保存方法不同将供肝随机分为A组和B组:供肝切取后,A组用HTK液在低温下保存10 h;B组用ECLP系统在常温下用稀释的自体血液持续灌注10 h.两组供肝再经过60 min冷缺血期后,连接ECLP系统用稀释的自体血液再灌注4 h.观察再灌注后1、2、3、4 h四个时间点的胆
一般认为,活体供肝移植时,移植肝体积与受者肝标准体积之比(GV/SLV)在30%以下,或移植肝重量与受者体重之比(GRWR)小于0.8%,即定义为小体积.我们既往的研究表明,小体积肝移植后的近期疗效不佳[1,2]。
期刊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同种异体内皮祖细胞(EPCs)对糖尿病大鼠后肢血管病变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链佐星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然后将其两后肢股动脉结扎,制成血管病变模型.将模型分为两组,移植组大鼠左后肢为实验侧,自结扎部位以下每0.5 cm注射分离白糖尿病大鼠外周血的以荧光染料标记的EPCs悬液0.5 ml(含EPCs 2.5×105个),右后肢为对照侧,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空
目的 探讨保存不同时间的大鼠部分肝脏移植后的肝细胞再生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近交系雄性Lewis大鼠为供、受者,按照实验设计分别将供肝于4℃UW液中保存1 h(冷缺血1 h组)、8 h(冷缺血8 h组)和16 h(冷缺血16 h组).然后进行原位肝移植.移植肝恢复血流前,用3-0丝线结扎供肝左侧中央叶、左外叶及尾状叶,保留右侧的肝叶.即可制成大鼠50%体积肝脏(以下简称"半肝")原位移植模型.术
目前临床肝移植多采用非转流手术,术中阻断门静脉可导致肠道淤血、肠上皮的缺血缺氧,使肠道内环境改变,引起肠道内菌群失调,大量产牛细胞内毒素被吸收入门静脉[1].尽管肝脏枯否细胞可以清除内毒素,但移植肝的枯否细胞功能减退,移植肝成为内毒素损伤的主要靶器官,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2]."放血疗法"已为多数临床医牛接受,但肝移植中去除门静脉淤血多为经验性,缺乏实验依据.我们建立兔肝脏原位冷灌注模型,观察恢复
期刊
目的 探讨影响尸体肾移植长期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984年2月至2006年4月间的2256例尸体肾移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首次肾移植2164例,二次肾移植91例,三次肾移植1例.术前行血液透析者1653例(73.3%),行腹膜透析者319例(14.1%),未进行透析者284例(12.6%).1996年之前组织配型主要采用ABO血型和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1996年后采用H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结核的发病特点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1991年1月至2007年4月间的2333例肾移植受者中有37例术后发生结核病,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结核病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肾移植术后结核的发病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肾移植受者术后结核的发病率为1.59%,发病时间为术后1~91个月,中位时间为术后7个月,22例集中在肾移植术后1年内;29例为肺部结核或肺部结核合并有肺外病灶,其
移植术后感染严重影响着肝移植患者的预后.由于认识以及治疗药物的局限性,其中真菌感染(尤其是少见菌种的感染)更容易出现凶险的结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