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继发出血的因素

来源 :皖南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术后继发出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13例D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配对,比较配对前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匹配后DR术后继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匹配后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DR分期Ⅵ期、术前激光治疗次数>1次、术中剥除视网膜增殖膜占比及糖尿病病程、术前视网膜灌注压、术中收缩压(SBP)、术前空腹血糖(FBG)、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高于未出血组(P<0.05),出血组硅油玻璃体腔填充物、术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占比低于未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匹配后糖尿病病程长以及术前视网膜灌注压、术中SBP、术前FBG、术前HbA1c升高、术中剥除视网膜增殖膜均是影响DR患者术后继发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硅油玻璃体填充物、术前抗VEGF治疗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发现,糖尿病病程长、术前抗VEGF治疗、硅油玻璃体填充物、术中剥除视网膜增殖膜以及术前视网膜灌注压、术前FBG、术前HbA1c、术中SBP升高均是DR患者术后继发出血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道康宁公司新开发出兼具柔软性、稳定性、相容性的有机硅柔软剂DowCorning 8803.实验室的小样评估结果和染整厂的实际产品测试结果表明:该产品在应用范围小、抗皱树脂剂量高的情况下,有良好的剪切稳定性和相容性
期刊
保险粉存在易自燃、易分解,放出SO2使环境污染,不能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使用等缺点。新型剥色剂CY-730能克服上述缺点,其与催化剂作用,可生成强还原剂,用量为保险粉的1/5,而剥色效果则优于后者。
期刊
氯化法是羊毛防毡缩处理的主要方法,但含氯化合物的排放会产生AOX,对环境构成威胁。过氧乙酸被认为是环保型氧化剂,文章探讨了采用过氧乙酸剥除鳞片层的可行性。通过实验,系统地考察了过氧乙酸浓度、pH值、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剥除鳞片效果和对毛干强损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防毡缩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过氧乙酸能够有效地剥除鳞片,防止毡缩,其最佳工艺为:过氧乙酸浓度4 g/L,pH值6,处理
期刊
织物功能整理具有若干实际应用工艺要点。复合功能整理可采用一浴法或二浴法,抗皱和拒水拒油复合整理应采用一浴法,对于漂白和涂料染色织物可采用二浴法。织物经过易去污整理后会产生色差(ΔE 为0.565~ 1.453),不同整理剂所产生的色差不同,选择整理剂时应综合考虑色差变化和加工成本。以获得最佳性价比。在织物后焙烘免烫抗皱整理中,低甲醛整理剂更实用,优于无甲醛整理剂,生产中应控制好织物的含湿量、带碱量
会议
以二乙烯三胺和双氰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无甲醛固色剂,并将其应用到直接染料的固色实验中。实验表明,最佳的固色条件是固色剂浓度为1 g/L,固色温度为60℃,浴比为20,固色pH值为9,处理后的纺织物耐皂洗牢度(白布沾色)达4级,湿摩擦色牢度达3~4级。且在同等条件下与固色剂Y相比,可使直接染料的各项色牢度提高0.5~1.5级。新固色剂对色光影响较少,可剥离性能良好。
期刊
根据天然彩棉结构,天然色彩存在于纤维次生胞壁内,发色基团与羰基有关。通过高温酶退浆整理,可部分剥除纤维表面覆盖层,使天然彩棉充分显色,并保持较好色牢度;同时可起到去毛、除杂、柔软作用。经过苏宏α-淀粉酶2000L整理,实现退浆、精练、柔软工序,缩短生产流程。试验证明:棕色天然彩色棉机织物经整理后,色泽加深,除日晒牢度3级以外,皂洗、摩擦、汗渍牢度均可达到4 ̄5级。失重、强力损失与常规处理相近;毛效
期刊
期刊
期刊
丝绢固色剂LTGS6F处理织物后可明显提高色牢度,同时不影响织物的手感和色泽,应用效果可与进口固色剂相媲美。固色剂LTGS6F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完全剥除,固色剂的剥除和剥色可同时进行,效果较好。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始终围绕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企业主体、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政策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上海围绕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企业主体、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和政策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有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