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腹腔镜与传统腹股沟切口手术治疗低位腹腔型隐睾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小儿低位腹腔型隐睾116例(127侧)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8个月~7岁[(2.74±1.89)岁];右侧57例,左侧48例,双侧11例。116例患儿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腹腔镜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腹腔镜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发现13例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19.40%),同时行对侧鞘状突高位结扎;单侧手术时间(53.62±4.44)min,术中出血量(6.57±1.05)mL;双侧手术时间(75.22±4.11)min,术中出血量(7.86±0.35)mL。所有患儿切口一期愈合,无明显手术瘢痕;术后阴囊血肿1例,予相应处理后好转。本组患儿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儿睾丸发育良好,无睾丸回缩或萎缩,无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发生。(2)传统手术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手术时间(44.32±3.22)min,术中出血量(8.50±1.50)mL;双侧手术时间(68.70±5.16)min,术中出血量(10.23±0.71)mL。术后切口感染2例,阴囊血肿8例,均予相应处理后好转。患儿术后均获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期间2例睾丸回缩至腹股沟区,2例睾丸萎缩,余病例睾丸血供良好,无睾丸萎缩或回缩;2例患儿因对侧新发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但手术时间长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腹腔型隐睾,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美观等特点,术后睾丸回缩、睾丸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减少,可作为手术治疗小儿低位腹腔型隐睾的常规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