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 ,突出重点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tryer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高考之后,有的老师感慨:“考的都没讲,讲的都没考。”考生更是呐喊:“考的都不会,会的都没考。”高考该如何应对?有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备考与高考有差距。就高考历史试卷来说,选择题占据了很大比重,拿下选择题,可以说就拿下了历史试卷的半壁江山,因此,历史选择题是文综历史的重中之重。但由于选择题具有灵活性和考点多样性等特点,想拿高分并不容易。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准确快速地选出正确答案,拿到高分?有没有什么技巧呢?笔者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选择题为例,分析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直击重点,找出正确选项
  考场上,面对选择题给出的一段材料(即题干),该从何处入手?如何对材料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先看题干还是先看选项?哪些字词要重点关注?如何对材料进行深入挖掘?这是考生做题时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轻松选出正确答案。
  1.化繁就简
  化繁就简,即简化题干信息。考生在做选择题时,首先要通读题干,找出题干重点强调的部分,提取关键词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对题干信息进行翻译,最后把题干的重点信息简化为一句话,这个时候,很多答案也就“自动现形”了。
  【例1】(2018·全国卷Ⅰ·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参考答案】C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通读材料,提取关键语句,可以把材料信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时候,题目就非常简单了。从简化的信息可知,当时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A项夸大了舆论对战争的作用,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左右甲午中日战争的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日本利用舆论手段攻击中国的“野蛮”,并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西方媒体是在美化日本的侵略行为,并无鼓动中国民主革命的意图,故排除。
  2.举要删芜
  举要删芜,即抓取关键史实,忽视无效信息。题目中往往会给定与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有关的史实概念。比如就时间这一点来说,有多种情况,有的是直接给定具体时间,如20世纪40年代;有的则需要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自行判定,如洋务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考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史实为重,准确理解题干所涉及的历史概念,充分对应所学知识,精准定位到正确选项。
  【例2】(2018·全国卷Ⅰ·31)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参考答案】D
  【答题分析】根据时间和图片可知此题考查“一五计划”。由材料中“1953年”“資源勘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此时正是“一五计划”轰轰烈烈进行之时,故D项正确。A项的说法太过于绝对,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表明中国已经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所以1953年并没有“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故A项错误。我国并不是从1953年才开始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故C项错误。
  3.顺水推舟
  顺水推舟,即在已理解材料信息,史实已准确定位的情况下,结合选项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理解其蕴藏的深刻含义,结合与之对应的知识点,这样正确答案也就“水落石出”了。
  【例3】(2018·全国卷Ⅰ·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参考答案】C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结合材料中“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及所学知识可知,其强调的是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然后,对其观念产生的背景进行挖掘,可知五四运动后,关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出现争论。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材料中列举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关于革命道路的争论,并未得出应走何种道路的明确结论,并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在走何种道路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词太绝对,故D项错误。
  二、柳暗花明,排除错误选项
  在运用了化繁就简、举要删芜、顺水推舟三种方法后,如果仍然难以定位到正确选项,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难以抉择时,我们不妨转换思路,合理利用排除法,排除干扰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史实有误类
  史实有误类,即选项本身违背史实。在选项中,命题人会设置一些包含错误史实的选项,一半正确一半错误,含有这类错误表达的选项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时候就需要考生牢固掌握史实,直接排除出现史实错误的选项。
  2.对应错误类
  对应错误类,即选项中所给的信息与材料有关,但与材料所给的信息不符。命题者往往会将同话题的其他知识点作为整道题的结论并把这些结论设置为选项,单看意思与材料息息相关,但认真研究后会发现,其与材料反映的信息完全不符甚至完全相反,与正确答案貌合神离,可排除。
  3.材料无关类
  材料无关类,即选项与题干毫无关系或基于材料难以推断得出,这是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设置的干扰选项。单从选项来说,它们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难以直接推断出,属于无中生有,因此可排除这类选项。考生要明确一点,所有的结论必须基于材料得出。
  做历史选择题时,我们想要准确快速选出正确答案,只使用上述一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因此,考生需要结合题干,优先选择最高效的一种或多种解题方法,对考查范围内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化“难”为“易”,轻松取得高分。
其他文献
巍巍天大  天津大学(以下简称“天大”)坐落于北方经济重心天津,素来以“严谨”著称,“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爱国奉献”不仅仅是校训校风里闪光的字眼,更是天大人身体力行的准则。与此同时,天大还是一处浪漫之地,当严谨与浪漫相逢于此,便融成了天大独特的魅力。  1895年,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天大前身)在天津成立,它诞生于内忧外患的战争年代,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任。虽然时间的长河早已冲淡一切
期刊
熬过了昏天黑地的高三,挤过了千军万马的独木桥,战战兢兢地填报完高考志愿,终于迎来了那一张振奋人心的录取通知书。大学的大门在向你开启,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南北风俗、气候、文化差异极大,那么北方的同学来到南方上大学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南北气候差异。南方的气候并不像北方那样四季分明,许多地方甚至只有夏季和冬季,夏天热到你窒息,在室外行走就像蒸桑拿一样;冬天冷到你无处
期刊
一步步走向高考,就如同一个人的朝圣:一个人,意味着纵使身旁有千军万马与你同行,你也只关注自己想要的结果;朝圣,我并非指最后的高考分数或录取结果为“圣”,而是指在浩瀚无垠的知识之海里遨游,不断进行自我认知的过程。  认识你自己  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希腊的德尔菲神庙上有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我想这应该是我奋斗的根本动机。  步入高三,仿佛“头悬梁,锥刺股”的决心在所有同学的心里扎根:曾经一起玩耍的伙
期刊
一说到“孩子王”,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职业,那就是教师。在教师这个行业中,有一支相对比较特别的队伍,名叫“幼师”。  幼师的神圣使命  还记得我当初第一次踏入神圣的学前教育课堂时,教授并没有做自我介绍,也没有热情寒暄,她只说了一句让我至今也没有忘记的话:“你们以后面对的是3—6岁的孩子,责任重大。”  也许很多人不记得自己3—6岁时的生活情景。3—6岁时的我们非常活泼好动,但是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有待
期刊
初相遇  以为是“不食人间烟火”,  结果是“柴米油盐”  四年过去了,我依旧记得那年夏天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心情。  “×××同学,你已被我校财政学(公共管理与税收实务方向)专业录取。”  财政学,这三个浑身散发着“高大上”光芒的字瞬间把我带入想象的太空。学了这个专业以后,是不是就能看懂CCTV2的财经新闻?是不是就能看透红红绿绿的股票走势图?是不是可以像别人说的那样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期刊
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为“南师大”)随园校区里有两棵树龄已逾百年的银杏树,这两棵银杏树根粗叶茂,似乎将南师大百年的变化刻在了自己身上,成为一代又一代南师大人青春的见证者。  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当时的学堂监督李瑞清就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这是南师大最早的校训,同时也奠定了南师大质朴传统的特质。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南师大名家辈出,文化底蕴深厚。走进金陵女子学院的贻芳园,吴贻芳先生的“厚
期刊
如果你以为人力资源就是一个单纯负责招聘的职业,那你就错了。一个标准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包括六个板块: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包括招人、选人、培人、考人、提人、辞人等一系列工作。总之,人力资源就是一个围着“人”来转的职业。  人力资源这个职业的门槛并不算高,因此中文专业的我毕业后从一家小型公司的行政人事做起,正式跨入人力资源这个行业。  招聘工作不简单
期刊
德语之难  马克·吐温曾说过:“假如学好英语要3个月的话,那么学好法语要3年,学好德语要30年。”  德语的表达方式较为复杂,有人曾这样算过,同样的内容,用中文写需要100页纸,用英语写需要150页纸,而用德语写则可能需要200多页纸。此外,德语的发音方式很特别,如果说俄语是大舌音,那德语就是小舌音。在每天的晨读课上,你都会听到德语班教室外面的走廊都是同学们嘴里含着口水“呵呵呵”的声音,好像含着一
期刊
新闻之缘  每一个填报新闻学的孩子都有过这样一个梦想:背一台单反相机,走遍大街小巷、山川大河,记录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我最终选择新闻学正是源于这样的情怀。  忙碌的高中生活中,对于一个走读生来说,最悠闲的时候便是每天中午12点整,端着碗坐在电视机前,边吃饭边看半个小时CCTV7的节目《乡土》。看着那些记者每天向我们介绍全国各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当时,我满脑子除了语数外与政史地的知识,还隐隐地产生了对
期刊
在平时的复习中,很多学子特别关心如何高效复习历史的问题。下面,笔者会结合多年的高考历史复习指导经验,从高考复习的两个关键点(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思路)来谈谈高效复习历史的方法。  一、关于夯实基础知识  1.跟着老师走,夯实基础知识  第一,考生要根据老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整理好笔记,梳理重难点知识,尽量要全面一些。如关于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重点识记的主要内容是五大制度:王位世袭制、内外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