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企业文化要素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力资源战略主要是关于人的战略,因此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之匹配,本文就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企业文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255-01
  一、企业文化内涵分析
  (一)企业文化概念。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在组织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行为模式,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制度相结合的产物。”[1]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象征,它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企业管理和经营理念的体现,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企业员工主人翁的意识,自觉把企业发展与自身利益联系在一起,企业应该注意企业文化的培养,打造企业竞争中的软实力。
  (二)企业文化的内容。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样企业文化也分为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方面来说主要指能够看得到的硬件,诸如厂房、标识、工作服、工作设备、办公设施、宣传材料等,精神方面则包含领导人的气魄、员工的整体面貌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宗旨以及企业展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等。此外还有制度层面的文化表现,即保持企业良运转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战略中的重要性
  (一)企业文化引导人力资源战略的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招聘、培训和开发、激励制度等环节都需要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下顺序进行,在任何一个环节工作的开展都要基于现有企业文化的价值引导而开展,诸如招聘人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通过笔试、面试的考察要选拔出符合企业文化价值的人才,如果与本企业的文化价值不相符合,即使招聘进来也不能与企业发展相匹配导致人员流动比较严重,反而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在培训开发环节中也应该把企业文化贯彻其中,重视并有目标的对的员工进行培训和开发,让员工看到企业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理念,这样的员工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回馈社会,同时也带给企业带来更长远的收获。
  (二)企业文化成为员工的行为导向。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被广大多数员工认可的价值观和理念,企业文化规范着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做什么,怎样做,都是由于企业信奉的价值观和生产理念来引导的。所以一个特定的员工来到企业只有对企业文化表示认可并遵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要求自己才能够使得自身和企业的发展在一个较高层次的连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真正把企业发展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自身行为,并关注企业发展并愿意为企业发展全力以赴,这样的员工也必定会得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从而使得个人和企业获得良性发展。
  (三)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在人力资源战略中,工资福利方面的激励必然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但是这种激励所能达到的效果远不如精神方面的激励来得更加持久。这种精神方面的激励是和企业文化相结合在一起的。公正客观有序的招聘选拔制度,对于不同岗位员工开展的培训和开发,以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薪酬制度,公平的职位晋升制度,对员工及其家庭的人文关怀都能够给员工一种物质激励无法达到的精神激励效果。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忠诚和归属感,能够最大限度挖掘每个员工的潜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当下企业的竞争力是多种要素合成的综合竞争力,企业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在优秀企业文化的激励下都必然会产生积极向上竞争的氛围,拥有良好企业文化熏陶的企业能够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每个员工都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在相互的竞争中共同促进企业总体的提升,这样氛围的企业势必比拥有同样学历和技能的员工的企业凭添了无形的竞争力。
  
  三、创建着眼于人力资源战略的企业文化
  (一)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奖惩和晋升机制。当员工在某个岗位上做出某种工作成绩的时候,公司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来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当员工在工作中玩忽职守,出现重大事故影响公司绩效时候,也应该有相应的惩罚作为约束,使得员工奖罚分明,并且能够在考核以及工资中有所体现,并且作为晋升的重要指标。
  (二)诚信品格在企业的培养。诚信的企业才能够长久的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样诚信为本的员工才能够给企业带来持久的工作动能,因此企业应该特别重视员工诚信品格的培养,特别在考核过程中把诚信作为衡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些出现徇私舞弊坑蒙拐骗手段来获取利益的员工,一旦发现一定不能姑息纵容。
  (三)着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指一群人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配合并能够自觉驱除影响目标完成的不利因素。团队的每个人在自觉的主动基础上的合作能够产生极大的凝聚力量。公司应该把培养部门与部门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的自觉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贯穿到公司各个岗位中,把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密切串联起来成为一个坚强的群体。首先要把企业近期所要达到的大的目标向员工讲清楚,然后把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的目标分配给相关部门相应的岗位员工,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公司整体目标中的价值,把自身的工作优劣直接和公司的战略大目标相结合以此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其次建立科学的团队管理制度。想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就必须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工作范围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岗位有限责任制,责任到人,以保证岗位的高效运转。
  最后让员工成为企业管理的共同参与者。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中高层管理者小部分人的事情,应该更多倾听来自基层员工对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得整个的公司内部员工在不自觉中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风气,大家共同探讨最新的工作方法,一起克服攻坚任务,这样可以使得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既提高了员工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拥有这样员工的企业也提高了综合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慧阳.构建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商业经济,2006(1).
  
其他文献
束河,中国魅力名镇,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束河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rn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
期刊
期刊
摘要:体育经济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把大众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而相对的体育产业,指的就是以活动的形式向全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服务的行业,是体育服务业的总称,本文主要就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能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体育经济;产业;市场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有人调侃白领应该是“白骨精”,因为他们是白领、骨干、精英,可想而知,在面对竞争激烈、节奏加快、压力骤升的环境坚持下去是多么困难。一颗强大的心脏对于白领来说才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可以让白领们轻松上阵!  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激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白领们的心理负荷日益加重,由此造成的心理疾患也越来越多。快节奏会使人产生紧张感、压力感和焦虑感,引起心理应激反应。这种心
摘要:医疗服务性收费的问题还是很多的,为了纠正我国医疗系统的服务性收费问题必须要加大医疗服务收费透明度,加强医疗服务收费的制度规范,从根本上实现医疗服务性收费的制度化转变。本文分析了我国医疗服务性收费的特点,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医疗服务性收费规范化对策,为医疗服务性收费的制度化控制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医疗服务;收费;特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次级贷款危机起源于结构化融资的债务抵押证券(MBS),本文通过分析结构化融资的实质,揭示危机发生的原因是泡沫化的房地产价格和CDO、CDS等衍生工具的运用,追求超额利润的衍生产品把风险扩散到了整个金融领域。我们应该避免由于贪婪而带来的资产泡沫,追求实体经济的切实增长。  关键词:结构化融资;资产证券化;次级贷款;思考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学校教育管理等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独立学院既具有普通高校的普遍性特点,又具有其起步晚、经验少、师资力量薄弱等自身发展的特点,要搞好独立学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就务必充分认识当前这支队伍所面临的内外挑战,从人格教育、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系统工作,实现强化独立学院学生干部队伍的目标。  关键词:学生干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部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降低白血病患儿PICC带管出院感染率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家属接受出院前居家PICC置管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儿家属接受出院前居家PICC置管常规
摘要:当前由于医药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百姓对就医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使得医疗市场领域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医院的管理者们对于医院新闻宣传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  关键词:加强;医院新闻;宣传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257-01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机构在不断地进行改革